《2020年新農人調研報告》:新農人培育成電商平台核心競爭力

9月21日,瞭望智庫發佈《2020年新農人調研報告》,《報告》認為,“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趨勢,不僅推動城鄉經濟形成穩定的正向對流,同時也為參與其中的平台型市場主體提供了歷史性的機遇。

《報告》以拼多多為例,將其農產品上行戰略,概括為模式創新+人才培育兩大核心體系。模式方面,基於中國小農經濟分散化的特點,拼多多探索出了“農地雲拼”模式。該模式以“拼購+產地直髮”為核心。消費端通過拼購將分散、臨時的需求,在時間和空間上形成歸集效應,為農民提供長期穩定的訂單。這也是拼多多能夠在競爭激烈的電商行業中,迅速脱穎而出的關鍵因素之一。

新農人迎來高速發展期

《報告》認為,新農人已經成為農產品上行的重要力量。同時,也給“新農人”賦予了明確含義,新農人即是指促進和帶動農產品上行發展的農業電商人才,主要具備四點技能:一是懂農產品種植技術;二是建立農產品品牌意識;三是擁有基本財務知識;四是懂營銷、物流和供應鏈常識。

數據顯示,拼多多正迅速成為全國最大的人才興農平台。截至2019年,平台直接帶動8.6萬名新農人返鄉創業,直連農業生產者超過1200萬。

《報告》認為,拼多多的“平台+新農人”的體系可以追溯到其創立之初的2015年9月。“通過新市場機制下合理的利益分配,引導受過高等教育、瞭解互聯網的新型職業人才返鄉創業。”

在拼多多成立初期,通過以新農人為分佈節點,對農產區的產品集聚、分級、加工、包裝等生產和流通環節進行梳理整合,推動區域性農產品上行,從而在短時間內形成由點到面的裂變效應。

目前,拼多多已經形成了完備的“新農人培育計劃”。

“多多大學”是拼多多旗下核心官方培訓平台,致力於設計高度匹配的內容培訓體系,幫助商家成長。拼多多平台上很多活躍商家,都是通過多多大學與高校合作而接受學習培訓的。

截至目前,“多多大學”的線下課程已經覆蓋21個省份,培育本地學員6700多名,直接引導店鋪超過3900家。在此基礎上,平台還將各地區的線下課程,通過線上進行大規模的推動,累計觸達了超過60萬的農業經營者。

不僅如此,拼多多還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開展人才培訓,計劃在5年內培養10000名新農商人才,並探索以農户為產業鏈核心利益主體的創新模式,從而高效助力精準脱貧。

在持續推進“新農人培育計劃”的同時,拼多多也創造性地開創了“多多農園”模式,在農村地區引入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培養新型電商經營主體,幫助生產羣體實現農民—農人—農商的轉變。

“多多農園”以建檔立卡户為集合的合作社為主體,由拼多多提供資金、技術和渠道支持成立“新農商公司”,培育當地青年成為“新農人”帶頭人,檔卡户則成為新農商公司的“股東”,不僅享受優先收購等特權來保障收益,同時還將獲得公司通過銷售農產品獲得的利潤分紅。

2019年起,拼多多在雲南保山、文山、楚雄、臨滄、怒江、曲靖,以及新疆喀什等地共開展了13個“多多農園”項目。依託這一項目,平台也推動“互聯網+農業科技”模式落地,使得區域農產品更有競爭力,產業上行規模持續擴大。

《報告》認為,從拼多多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農地雲拼”模式結合不同時期的“新農人培育計劃”,是拼多多能夠在競爭激烈的電商行業中,迅速脱穎而出的關鍵因素之一。

“為多元化培養農村電商人才,拼多多甚至通過邀請院士和大學校長等學術精英走進課堂和直播間,帶動全社會的年輕人關心農業、瞭解農業、熱愛農業,在新青年心中,埋下一顆電商助農的種子。” 拼多多新農業農村研究院副院長狄拉克説,“拼多多未來5年將投入500億支持農業農村新基建,聚焦於企業家式電商人才的養成,推動‘百縣萬商’,為中國農業帶來真正的改變。”

案例:利益分配與本地化成“保人才”關鍵

《報告》在分析拼多多平台新農人發展特徵的同時,也以典型案例進行具體説明。《報告》認為,拼多多的“平台+新農人”的體系可以追溯到其創立之初的2015年9月。“通過新市場機制下合理的利益分配,引導受過高等教育、瞭解互聯網的新型職業人才返鄉創業。”

在拼多多成立初期,通過以新農人為分佈節點,對農產區的產品集聚、分級、加工、包裝等生產和流通環節進行梳理整合,推動區域性農產品上行,從而在短時間內形成由點到面的裂變效應。

《2020年新農人調研報告》:新農人培育成電商平台核心競爭力

80後龐志玉來自廣西玉林,而百香果也是當地的特產水果之一。2016年,龐志玉用東拼西湊的兩萬元起步,在拼多多上開了百香果店鋪,從收貨、分裝,到打包、發貨都親力親為。

對品質的把控和鄰里的關愛,讓龐志玉的發展越來越順。到了2019年,龐志玉的“玉林百香果”在拼多多上已累計售出1500萬斤百香果,銷售額突破7000萬元。團隊也從當年由幾名家庭成員組成的“草台班子”,發展成目前僱員超70人,倉儲面積1萬餘平米,日訂單量穩定在4000單以上的公司。

在銷售形成規模的同時,龐志玉還主動給當地鄉親們傳授電商運營知識,而拼多多簡單易上手的特性在當地形成了極強的電商帶動作用。

同時,在此帶動下,玉林地區也迅速湧現出了一批“新農人”的代表,成為華南地區農產品上行的主要集散中心。在百香果等增量農產品需求的帶動下,當地誕生了一批小、快、靈的“村級”封裝、倉儲空間,使得鄉村地區常住人口中包括老人、婦女在內的人口,可以通過多樣性的工作方式,獲得更多收入,有效促進了農村就業。

而來自四川蒲江縣的楊添財則是拼多多本地化策略的典型代表。1994年出生的楊添財6歲起腿部肌肉開始萎縮,初二就退學待在家中不願出門,自閉長達7年。2015年6月,楊添財結識了另一位大他四歲的殘疾青年吳雲,兩人一起創業。

《2020年新農人調研報告》:新農人培育成電商平台核心競爭力

他們把精力集中在拼多多上,店鋪運營三個月就達到了3500萬元的銷售量。此後,僅用了一年時間,他們就做到了1.2億元的銷售額。

楊添財與吳雲共同創建了殘疾人品牌“一起走吧”,先後帶動50多位殘疾人就業創業,幫助500多位建檔立卡貧困户脱貧。楊添財還在周邊產地建立了一批小、快、靈的“村級”打包發貨倉庫,讓老人、婦女也能就近工作,獲得更多收入。

針對楊添財此類本地新農人,拼多多設置了專人對接機制,同時進一步劃撥專項流量扶持。在此基礎上,平台開始推動有條件的農產區,由初級農產品向農產品加工以及其他延伸產業鏈發展,以提升農業的附加值。在此帶動下,在雲南、貴州、廣西、海南等省份及省內少數民族自治州,集中誕生了一批種植、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使得越來越多一、二產業,開始在農村地區實現融發展。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温婧編輯/田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15 字。

轉載請註明: 《2020年新農人調研報告》:新農人培育成電商平台核心競爭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