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曹操捉刀原因是什麼 曹操生平

由 睢風娥 發佈於 經典

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曹操捉刀

曹操捉刀講的是匈奴使者覲見魏武帝的事,是曹操不自信的表現。話説,匈奴使者求見魏武帝,但是魏武帝曹操卻覺得自己容顏醜陋,不好接見使臣,於是便讓外表端正的崔琰來裝作他接見使臣,而他自己就拿着刀充作侍衞站在一旁。

曹操捉刀圖

等覲見結束後,曹操命人問匈奴使者對魏武帝的看法。匈奴使者實話實説,他認為魏武帝雖美,氣勢卻不夠,而站在邊上的侍衞反而是個真英雄。這話曹操本該高興,可不知出於什麼心理,他還是派人將使臣殺了。

從曹操捉刀不難看出,曹操雖然自立魏國,自稱魏武帝,但是他畢竟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在某種程度上算是亂臣賊子,在加上他生性多疑,唯恐別人揣度於他,再加上相貌不好,更是自卑。

但其實,一個人的氣勢並不完全和外貌有關係,真正的英雄,身上的氣質是普通人不能比的,就如崔琰和曹操,即使一個穿上帝王服,一個只是拿刀的侍衞,也不妨礙眾人對他氣質的肯定。

當然,除了曹操不自信之外,還有一種説法就是曹操想要試探羣臣,畢竟以貌取人一直都有,他可能是藉機想要看看朝中可有人對他的外貌有所不滿。因為曹操多疑的性格,以及他寧可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的氣勢,這種説法得到了眾多人的承認。

不過以個人看法看來,覺得還是曹操不自信比較多,畢竟如果自信便不會想出試探羣臣的想法。

曹操生平

曹操,字孟德,是魏國政權的奠基人,早年在漢天子手下做事,但是董卓出兵京師,圍困漢王,權傾朝野,司徒王允借壽宴為名,召集大臣,意圖出掉董卓,曹操自告奮勇,借王允寶刀,行次董卓,但不料被董卓發現,見勢不妙,急忙將寶刀獻上,才得以脱困。

曹操像

但最終被董卓發現他的意圖,只能逃跑,半路不幸被抓,但是被陳宮義釋,一路逃到親戚呂伯奢家時,誤會其要報官將其殺害,得知真相後説:“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陳宮憤然離去。

曹操只能一個人前往陳留,耗盡家財,終於拉起一隻隊伍,後來曹操,袁術等十八路諸侯一起討伐董卓,在虎牢關大敗董卓手下第一大將呂布,但是十八路諸侯各懷心思,沒有乘勝追擊,之後在王允的連環計之下,董卓慘死。

長安處李傕、郭汜發生內訌,曹操乘機進入洛陽救駕,之後便“挾天子以令諸侯”,後來孫權繼承父兄在江東的霸業,與曹操結好,袁紹得知起兵七十萬討伐曹操,而當時曹操只有七萬兵馬,然而因為袁紹謀士許攸因不被袁紹重用,投奔曹操,並獻計火燒烏巢,導致袁紹軍隊無糧草可用,曹操大敗袁紹,由於郭嘉的妙計幾經波折,曹操統一北方。

後來因為劉備進入夏江,曹操給孫權寫信,望其投降於自己,共同討伐劉備,因諸葛亮舌戰羣儒,孫權決定與曹操開戰,兩軍對峙於赤壁,後因諸葛亮與周瑜的妙計,草船借箭,火燒赤壁,曹操兵敗如山倒。曹操不得不修養生氣,而後在許昌,曹操出掉異己伏皇后等人,平定漢中,為了洗刷赤壁之戰的恥辱,兩次起兵攻打孫權,各有勝負,後來不得不作罷,而後自立為王,人稱魏王。

關羽敗走麥城被殺,孫權將關羽人頭送至曹操,曹操因非常欣賞關羽,從此寢食不安,

後來又因為要建新的宮殿,將洛陽城內的一神樹砍去,重病不起,無奈求助於神醫華佗,但是曹操不相信華佗,認為其要謀害自己,將華佗拷問致死,最終曹操也因醫治無效病逝。

曹操與獻帝

獻帝劉協是劉宏的第二個兒子,後來他被董王后撫養長大,開始劉協被封作渤海王,後來被封為陳留王。董卓廢了劉辯,他立了劉協使其成為皇帝。後來董卓被殺,曹操控制住了劉徹,並挾天子以令諸侯。

獻帝像

劉協其實自小天資聰穎,但是因為當時的時局動盪,每個人都想爭奪權力坐上皇位。怎得無奈,劉協當時年幼,不得已成為了這些人的傀儡,成為他們爭奪權力的工具。剛開始的時候,曹操向劉協獻上了無數的珍寶和難覓的山珍海味,以此來博取他和一些大臣的信任和好感,讓他們放鬆對自己的警惕心,以便將來登上王位。

當時劉協並不認為曹操會謀朝篡位,反而是會輔佐他更好的成為一個君王,所以他冊封了曹操成為他的大將軍。但是後來曹操逐漸露出了狐狸尾巴,開始排除異己,以此增加自己的勢力。劉協還是過於年輕,對於曹操的種種行為卻沒有忍住,過早的打草驚蛇,沒有等到自己的軍事政治勢力成熟的時候再來一舉剿滅曹操。

但是現在説來也只是如果,畢竟歷史無法重演。後來曹操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劉協,使其成為國丈,徹底控制了劉協。在那時的天時地利人和似乎都站在了曹操的一邊,劉協那時18歲,也有了自己的一定謀略安排,他有自己一邊的漢室大臣。但是畢竟曹操當時的實力已經壓倒了劉協,劉協剷除曹操的計劃被曹操所知曉,結果可想而知,劉協失敗,成為了亡國之君。


怎麼評價曹操

曹操是一個比較複雜,擁有多重人格的人。對於曹操的評價,我們也要一分為二,不能片面的認為他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大壞人。

曹操像

在曹操的一生中,充滿了矛盾和對立面。他姓曹名操,他的父親就希望他是一個有操守,有品德的。但是曹操他正是一個即善即惡的人。善良時的他可以原諒殺愛子殺愛將的仇恨,寬宏大度,重新接納他人。惡恨起來的曹操可以瞬間變成一個殺人如麻,輕易將恩情拋至於腦後的人。但是曹操在政治上,農業上都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他發展農業生產力,提倡要做到節儉,這在當今,也是有十分重要意義的。雖然他愛才惜才,即使有過恩怨仇恨,也會招賢納為己用,但是隻要這個人成為了他前進路上的絆腳石,不管當初有多麼深的情誼,照樣殺之,絕對不留一絲情分。

曹操在文學方面的造詣極高,他的作品至今流傳,很多的描寫手法和感情抒發都體現了一種憂國憂民,氣勢磅礴之感。所以曹操在另一方面確實是一個有才華的人,文化涵養極高。這一點,曹操確實值得我們佩服。

曹操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他寧負天下人,不肯天下人負他。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統一了當時的北方,平定了北方的安定,使北方的農業經濟得以發展,解決了人民的糧食問題和打戰軍人的軍糧問題,同時也加強了社會穩定。

曹操的智謀和勇氣也是令人佩服的。他利用想象,望梅止渴,讓行軍可以繼續前行,而非停滯不前,最後全軍覆沒。

曹操三笑

在《三國演義》中,曹操赤壁之戰失敗後,逃跑行進於華容道。在逃跑途中,曹操三笑諸葛亮,以為諸葛亮沒有算出自己的逃跑路線,沒有在路上設置什麼埋伏,阻礙自己前行,還在暗自得意。

《三國演義》曹操劇照

沒想到,這三笑卻笑出了事端。第一笑,把趙子龍給笑出來了。趙子龍可是蜀國的名將,他武藝高強,有勇有謀,名聲在外。趙子龍不好應付,如果不是曹操的大將徐晃和張郃兩個人齊心協力,兩人一同對抗趙子龍,曹操是不可能逃脱的。曹操第二笑笑出了張翼德,張翼德就是張飛,張飛是一個嫉惡如仇的人,對於曹操,他早已恨之入骨。而且他是蜀國的勇將,十分勇猛。所以張飛更是不好對付,曹操讓張遼和徐晃去牽制張飛,使他自己可以平安脱逃。曹操本以為過一不過二,他可以逃脱,但是萬萬沒有想到,當他第三次笑的時候卻笑出了關雲。經過兩輪的奮戰,曹操的兵力已經所剩無幾,損失相當慘重,已經無力反擊了。沒想到最後關羽出現了。曹操沒有辦法,只能苦苦哀求關羽放自己一條生路。關羽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念在虧欠曹操情誼,最後放走了曹操。曹操這才可以重新回到江陵。

曹操的三笑,笑出了三名蜀國大將,雖然最後還是逃脱了,但是畢竟傷亡慘重。關鍵是這一切都在諸葛亮的掌握之中。所以故意在最後派了關羽,知道他肯定會放了曹操,使曹操的兵力受損,但卻還是使三國局面存在,相互制衡。

真實的曹操

古往今來,多少正史野史描寫了曹操,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有好有壞,似乎曹操在我們的眼前是一個性格多重人物。但是真實的曹操到底是什麼樣的吶?

曹操像

曹操即是魏武帝,他是三國時期的著名人物,是現今的安徽人,他的小名是阿瞞。在東漢末年的時候,曹操運用自己的謀略與勇氣,挾天子以令諸侯,破各方割據勢力,最後逐步統一了中國的北部。在北方,曹操屯田,他的目光很深遠,不僅僅限於爭奪權力,他還在水利上大力興修,即解決了人民的生計問題,也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一舉兩得,這樣可以使北方變得更加富強,解決了農業生產的問題,一定程度上恢復了經濟。

而且曹操並不是一個斤斤計較,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他愛才惜才,因為他的出生並不是貴族,所以他任用中層階級,打破了門第的觀念,抑制了貴族壟斷仕場的局面。同時,曹操是一個文韜武略的人,他寫過兵書,自身武藝高強,打獵功夫了得。在文學造詣上,曹操著有《觀滄海》等著名著作,這些作品抒發了曹操的真實感想,有心懷天下的氣魄,同時也心疼天下百姓,心疼他們的生活疾苦。但是曹操也是一個重情好色的人。曹操一生擁有太多的女人,無法統計。曹操在教育孩子上也有自己獨特的方法,他激勵孩子學習,同時希望孩子可以堂堂正正做人,要求孩子有良好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