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宏剛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在中國可謂是婦孺皆知,其出處來自《宋史》,這樣描述:羣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大約在公元1026年的某一天,7歲的司馬光跟一羣小夥伴在庭院裏玩耍,一個調皮搗蛋的小朋友爬上院子裏的假山上嬉鬧,失足跌下來正好掉進一隻大水缸,即刻被水淹沒,面對此情此景,其他小朋友驚慌失措,嚇得哇哇大叫着紛紛離去,唯有司馬光非常冷靜,抱起一塊石頭砸向水缸,水缸被砸了一個大窟窿,水從窟窿流出來,撿回了落水小朋友的一條小命。
看完這則故事,我們不得不佩服司馬光,小小年紀就擁有比肩大人的機智勇敢,真可謂是英雄出少年。
司馬光(1019年——1086年)出生在光州光山(今河南信陽光山縣),自小天賦異稟,聰明好學,是十里八鄉有名的神童,到後來,他能成為一代名相,以及著名的文學家和史學家,為人剛正不阿,在官場上清廉正直,深得同事與老百姓的敬重和擁戴,主要由兩個原因促成。
一是他出生在名門望族,其祖上是西晉司馬皇族,家學淵源。
二是離不開他父親司馬池的悉心教導。司馬池是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的進士,曾任杭州知府,為了拓寬司馬光的眼界,增加其見識,在司馬光年幼時,他父親不論做什麼事,總喜歡把他帶在身邊,讓他經受耳聞目染的薰陶,到15歲時,當其他孩子還沒怎麼出過門時,司馬光已經遊歷過許多地方,見識了許多人物,在閲歷上要比同齡人豐富許多。
在文史領域,司馬光最大的貢獻莫過於耗費15年光陰,主持編纂了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這部鉅著自誕生以來,對中國文獻學產生了非常深刻的影響,受到歷代帝王將相和文人墨客的稱讚,跟司馬遷的《史記》並列為中國史學的雙子星鉅著,他們二人被譽為“史學兩司馬”。
偉大人物自小就與眾不同,不論在學識、智慧,還是魄力、應變能力等方面,都要遠遠超出同齡人。小司馬光正是依靠他的聰明才智,不僅拯救了一名小夥伴的性命,還給其他人做了好榜樣。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發生後,讓小司馬光的名氣越來越大,況且,這則故事具有助人為樂、救死扶傷的正能量,為了讓這些正能量傳播下去,當地許多畫家不辭勞苦,用繪畫的形式把“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記載下來,供人們學習。
歷史上,“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長期被當作典型的教育素材,在古代是依靠先生口述的方式來教導學生,而到了現代,這則故事直接被收錄進語文課本,成為家喻户曉的正能量故事。
這則故事讓大家記住了司馬光,而那個掉進水缸裏的小孩又是誰呢?課文裏隻字未提,老師們也沒有給我們講過關於那個小孩的蛛絲馬跡。
實際上,司馬光救的那個孩子身份也不一般,名叫上官尚光,跟司馬光同齡。上官家族跟司馬光家族世代交好,同為光州一帶的名門望族,在許多事情上相互幫扶。上官尚光後來在仕途上飛黃騰達,官至宰相,跟司馬光的地位不相上下。
然而,上官尚光雖然官至宰相,但他在位期間並沒有幹出轟轟烈烈的大事,跟同時期的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蘇軾等風雲人物比起來,他的分量顯得很輕,因此,歷史中關於他的記載並不多,若不是“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跟他聯繫起來,他很有可能被歷史遺忘。
上官尚光是一名懂得知恩圖報的人,在後來,他因為要去外地做官,移居到外地後,依然不忘司馬光的救命之恩,特意僱傭匠人為司馬光建了一座亭子,名曰“感恩亭”。
書中為何只字不提上官尚光?根本原因是超出了這則故事的表述範疇。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主要作用是教導孩子們遇事時要沉着冷靜,面對問題時要有判斷力、思考力、應對能力,以及多向思維的能力,能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如果遇到事情時都像其他孩子那樣一鬨而散,或者跑去找大人來解決,勢必要錯失救孩子的最佳機會。
實際上,要讓幾歲的孩子理解以上作用已經相當困難,如果再加入額外的成人世界的知識,會讓這個故事更加複雜,遠遠超出了孩子們的理解能力。
況且,孩子們的邏輯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本身就比較欠缺,只對趣味性強的故事比較感興趣,也容易記住,與其弄出複雜的東西給孩子灌輸,還不如讓孩子記住一個簡單故事,有助於孩子們隨着閲歷的增長,從故事中感受到以外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