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是夢,旗袍是夢裏的光;
生活是詩,旗袍是詩裏的韻腳,
共同守護着上海的這一襲腔調。”
閃爍的霓虹燈、婀娜的各色旗袍、舊時的電影畫面……在上海電影博物館“一襲腔調——電影、服飾、圖像的遇見”主題特展中走上一遭,彷彿讓你穿梭回了“老上海”,從“影像中的旗袍”品味一番“上海腔調”。
■復刻旗袍
還原老上海的時髦與精緻
展覽中最引人注意的,無疑是以神女花樣年華色·戒一代宗師4部電影為線索,復刻出的4款海派旗袍,這幾款擁有明顯地域風格的旗袍也展現了上海的海派文化與時尚變遷。
這部分內容出現在展覽中“影像中的旗袍”這一轉承空間,這裏既延續了月份牌上的摩登,也開啓了電影展示東方女性迷人身姿的舞台,生動演繹着電影和服飾這一對雙生花的迷人魅力。
在電影花樣年華中,張曼玉一身搖曳生輝的旗袍便是最具象徵意義的美學道具,潛移默化中向觀眾傳達了故事進展和人物情緒變化;
色·戒中的上世紀四十年代,湯唯所飾演的王佳芝,也隨着旗袍的變換恰如其分地點出其身份和處境的轉變……
被投影在地板上的一段旗袍混剪視頻,輔以悠揚的音樂聲,引領着人們緩緩進入電影與服飾拼貼的藝術氛圍中。
無論是神女中阮玲玉飾演的母親、花樣年華中張曼玉飾演的蘇麗珍、色·戒中湯唯飾演的王佳芝,還是一代宗師中章子怡飾演的宮二,這些經典角色的形象各有不同,而電影中她們身着的每一件旗袍都完美地貼合了人物性格,既營造了電影的敍事氛圍,又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看點
解讀4件電影復刻旗袍
上海電影博物館特邀上海瀚藝旗袍的裁縫匠人,手工復刻來還原出神女花樣年華色·戒一代宗師4部影片中的同款旗袍,再現主角們在電影中的高光時刻。“旗袍的一大特點是,它一直在隨着時代創新,別出新裁,這就是旗袍的精彩”,瀚藝HANART的藝術總監周朱光介紹。
4件經典電影復刻旗袍
阮玲玉的素色旗袍>>>
可以看到這件旗袍不僅是連袖的設計,也有着那個年代最時髦的高領。同時,它看起來又比較樸素,因為在電影中演員飾演的是一位母親,服裝也非常契合角色定位。單滾邊配上白色蕾絲內襯,體現了時代性和時髦感。
那個時候的蕾絲都是進口的,當時的時髦,講究的其實是中西文化的交流。
張曼玉的紅色旗袍>>>
花樣年華中,張曼玉的多款旗袍形象都很是深入人心,這次復刻的是其中一件紅色旗袍。這件旗袍的特點是,它是一件標準的港式旗袍。
這件旗袍和很多港式旗袍一樣,沒有加上花紐的設計,而是改良成了袒胸式的內襯,這是屬於這件旗袍的時髦感。
湯唯的藍綠色旗袍>>>
首先在色彩的選擇上,就體現了電影中人物的神秘性。
另外,印花元素是這件旗袍的一大特色。在當時的年代,印花工藝是一門新技藝,將印花融入旗袍之中,也體現了一種東西方融合的大時代特點。
章子怡的黑色長袖旗袍>>>
顯然,花邊是這件旗袍的特點。它是上世紀二十年代末的典型風格。這件旗袍上層層疊疊的花邊設計,也體現了一種年代特色。在板型設計上,相對不會特別瘦身,比較符合章子怡在影片中習武之人的角色特徵。
不過,這件旗袍在影片中是窄袖的設計,但如果在那個年代真實的廣州,受天氣影響,人們會穿的旗袍一定是寬袖。為了電影在呈現效果上更符合審美的需要,做這樣的改動是合適的。
■海派旗袍
演繹電影裏的上海故事
旗袍是摩登上海的符號,雕塑着時髦的姿態,講述着摩登的故事,構建了老上海的時尚消費圖景。在呈現上海電影的博物館當中展示,再契合不過。
“旗袍通過電影賦予角色靈魂,塑造了一個個經典的角色,雕琢着一代代的明星。電影也成為旗袍的載體,留住了時代的記憶。”據上海電影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海派旗袍的崛起是社會進步的產物。
改良後的旗袍糅合了東方服裝傳統和西式剪裁風格,優雅姿態裏裹着現代女性的審美意識。同時,海派旗袍的風靡也與電影業、娛樂業的發展息息相關。
從2020年6月起,以“海派旗袍”為主題的本次展覽就已在上海電影博物館二樓亮相,預計將持續展出至9月。
除了海派元素在整個展覽中貫穿始終,人們也可以從細節處發現策展人的走心之處:主視牆閃爍的霓虹燈管以及鋪滿的布料設計,既暗合了上海元素及服飾介質,凸顯出展覽的海派藝術氛圍,也可以讓觀眾通過觸覺,真實感受面料質感。
展覽空間雖然不大,但看點也不少。在展覽中,主要聚焦了月份牌、電影影像和東方時尚符號這三組景觀。並精選出3件月份牌原件、9件精美旗袍、數十幅電影劇照,輔以良友畫報、裁縫舊物以及時尚照片,呈現銀幕內外的上海腔調,展現了國際視野下上海都市的時尚變遷。
人們可以從展覽中看到,月份牌的畫中女郎常常穿着簡單而有品位的服飾,比商品更讓人眼前一亮。上世紀三十年代,伴隨着旗袍的盛行,月份牌到達鼎盛時期。很多電影明星紛紛涉足,如胡蝶、阮玲玉、陳雲裳都成為月份牌的熱門模特,她們穿流行的服飾,用新潮的物品,有時髦的消遣,成為都市女性的摩登代表。
文字:青年報記者 蔡嫺
圖片:來自受訪者、電影劇照,版權歸原所有
:林薈萃
審稿:梁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