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古今看世界
主編:李沛隆726,作者:汪楓。未經今日頭條號事先聲明,其他平台上的類似賬號皆為偽裝盜版,請讀者積極反饋並舉報,謝謝諸位的支持。
哈康在位期間的值得一提的大事有:
外交上:
(1)與教皇英諾森四世搞好了關係,教皇派遣紅衣主教威廉(William of Sabina)赴挪威,替哈康加冕(1247);
(2)哈康與神聖羅馬皇帝腓特烈二世的友好繼續保持,有趣的是,腓特烈二世跟教皇是敵對方;
(3)法國國王聖路易曾邀請哈康加入十字軍東征,並由哈康指揮艦隊,但哈康婉拒之;
(4)與瑞典的關係正常化,哈康的兒子小哈康與瑞典比耶伯爵[①]之女聯姻;
(5)丹麥和漢薩同盟爆發戰爭時,挪威商船也遭到威脅,哈康因此扣押了呂貝克(漢薩同盟的首席城市)和丹麥人的船隻,呂貝克遣使向哈康道歉,並達成了商貿條約(1250);
(6)卡斯蒂爾國王阿方索十世與哈康四世結盟;
(7)丹麥與挪威的關係本身不好,商業競爭更使之惡化,哈康曾嘗試打擊過哥本哈根,直到1257年丹挪簽訂了和約方使鬥爭告一段落。哈康之子馬格努斯還與丹麥公主聯姻。
政治上:
(1)強化國王權力,同時謹慎處理與教會的關係;
(2)受蒙古入侵影響,大批東來的難民(尤其是白海一帶的皮爾姆人)逃至波羅的海地區,哈康給予安置;
(3)1261年,將格陵蘭納入挪威統治;
(4)干涉冰島內戰,1262年將冰島納入挪威統治。
法律上:
(1)廢除神明裁決,因為紅衣主教威廉認為“基督徒勞煩上帝見證俗事不可取”。此事可能最先由國王本人提議,一方面,自己母親的經歷在哈康心中留下了陰影;另一方面,廢除神明裁決可以避免再出現類似於哈拉爾四世的人;
(2)1260年在弗洛斯塔庭(Frostating)公佈的繼承法規定婚生長子的優先繼承權,如果沒有婚生子,才可由私生子繼位,而挪威只能由單個國王統治;
(3)修改不合時宜甚至與現實狀況相悖的法律,例如哈康為了抵制血族復仇的傳統糟粕,確立了只有犯罪者本人才為罪行負責的法律原則。哈康之子馬格努斯繼位後,繼續深化法律改革,並以此名垂後世。
1263年的挪威疆域
維京時代的挪威人打下了很多海外屬地,比如赫布里底、奧克尼、設得蘭等,但這些島嶼在地理上與蘇格蘭很近。據《哈康·哈康生薩迦》轉引赫布里底方面的描述:蘇格蘭人到達斯凱島,殺人放火,還“抓走小孩,用矛尖把他們挑起,再搖動長矛,直到小孩滑到手中。”(1262)哈康對局勢嚴重關切,決定訴諸武力,從冬季開始備戰。
挪軍聲勢浩大,“薩迦”説整個艦隊在赫布里底集結時,哈康有一、兩佰艘戰船;14世紀後半葉蘇格蘭史學家佛爾頓的約翰(John of Fordun)稱哈康有160艘戰船、2萬士兵。這可能是有史以來北歐向不列顛諸島派出的最強陣容。哈康御駕親征,國事交給兒子馬格努斯處理。
1263年7月5日或11日,從卑爾根出發的挪軍進入北海。哈康借道設得蘭赴奧克尼,在此停留數日,詳作計劃。他打算分兵兩路,一部分去默裏灣(Moray Firth)打擊蘇格蘭東部;國王和更大一部分軍隊仍留在奧克尼。
但是他的部下們只願意接受國王的直接指揮,該計劃遂放棄。在此逗留期間,哈康派人去了蘇格蘭東北部的凱斯內斯(Caithness),迫使當地人繳納貢賦,當地人為了和平安定,接受了哈康的要求。
8月5日,發生了一次日環食。
8月10日,哈康離開奧克尼。挪軍進入斯凱海峽(Firth of Skye,斯凱島屬於赫布里底羣島)。馬恩島國王馬格努斯·奧拉夫生和赫布里底國王杜加爾·馬克魯利(Dugald MacRuairi)先後加入挪軍。
哈康向赫布里底之南的琴泰半島(Kintyre)、比特島上的羅思塞(Rothesay, Bute)發兵,迫使兩地臣服。哈康停靠在琴泰半島西岸的吉厄島(Gigha)。愛爾蘭也遣使來見哈康,表示歡迎挪軍,這些愛爾蘭使者可能來自維京移民後裔的地區。
拉格斯之戰地圖
蘇格蘭國王亞歷山大對挪軍的順利進軍頗感壓力山大,遣使求和,哈康列出了一張他想佔有的島嶼的清單,亞歷山大覺得挪方的條件太苛刻,拒絕和議條款,無果的談判花費了大量時間(這也可能是蘇格蘭的緩兵之計),而天氣狀況似乎越來越不妙。
哈康避至坎佈雷島(Cumbrae),同時重開戰端,派40或60艘戰船進入船灣(Loch Long),大肆焚掠。但是,9月30日,一場風暴突然來襲,大量挪軍戰船被吹走或摧毀。
10月2日,俟風暴減弱,哈康率軍上岸,登陸之地是拉戈斯(Largs)。挪軍約有八、九佰人,其中2佰人隨奧格蒙(Ogmund Crowdance)處於一塊高地。蘇格蘭軍有近5佰騎士。
據《哈康·哈康生薩迦》描述,蘇軍“有受盔甲保護的馬匹,有很多西班牙戰馬,全都覆以馬衣”。蘇軍還有大批步兵,主要配有弓和愛爾蘭斧。當時的挪軍見蘇軍的態勢,以為蘇格蘭國王親臨前線[②]。為了哈康的安全考慮,部下們反倒請挪威國王離開了戰場。
蘇軍進攻猛烈,還有投石機。從高地上下來的挪軍,動作比誰都快。沙灘上的挪軍視之,以為他們是要逃跑,受其感染紛紛避至船上。
蘇格蘭國家肖像畫廊中關於拉格斯之戰的畫作
《哈康·哈康生薩迦》稱:“雙方都有很多人倒下,蘇格蘭一方更多。”蘇格蘭的史料《梅羅思編年史》(Chronicle of Melrose)稱:“他們(挪軍)被迫帶着傷者和死者回到船上,回到了老家,沒有他們來時那般榮耀。”約翰的作品稱:“(蘇格蘭)來打擊他們,橫掃千軍……挪威國王本人黯然神傷,驚駭不已,急忙返回奧克尼。”
這場戰役各有損失,而且參戰的挪軍只有極小部分的兵力,規模不大。但從其後續影響來看,挪威明顯失利了。第一,它對挪威在海上的擴張態勢是一次羞辱,而赫布里底等挪威屬地受蘇格蘭影響是歷史的大趨勢;
第二,哈康四世受長途奔波和精神打擊,12月16日在奧克尼因病溘然長逝,時年59歲,挪威失去了一位傑出的君主;第三,1266年,挪王馬格努斯與蘇格蘭簽訂《柏斯條約》(Treaty of Perth),挪威把赫布里底和馬恩島轉讓給蘇格蘭國王,而後者承認挪威擁有設得蘭和奧克尼,挪威的海外屬地正式縮水。
結語:
北歐傳統的“薩迦”傾向於圍繞國王個人來敍事,使內戰看起來像是國王間的個人較量。其實這未必全無道理,尤其是在內戰早期(包括哈拉爾的篡位及其三子之爭),個人野心佔很大的因素。
如果哈拉爾沒有“取而代之”之心,之後挪威會不會開啓內戰的潘多拉魔盒還真難説;如果哈拉爾三子沒有各懷鬼胎,之後有怎會上演共赴黃泉的悲劇呢?總的説來,初期的鬥爭基本在統治階層內。哈拉爾由一個無名小輩進入王室,就不是靠戰爭手段,而是靠運氣,不具有社會性。
而內戰中期,包括樺木腿派的崛起、司威雷在位初期的各種叛亂,有更多的中下層民眾參與。
司威雷去世後屬於內戰後期,此時以政治鬥爭為主,軍事鬥爭為輔。牧杖派已成為強弩之末,甚至與國王兩次和解,而其他的叛亂並未造成顛覆性的威脅。主要鬥爭集中於狂人哈康與英厄·鮑德生、哈康四世與斯庫勒之間,前一對沒有打起來,後一對忍了20多年才正式開戰。
除了個人野心,挪威內戰的爆發更有多種政治、社會因素。初步總結如下:
(1)混亂的繼承製度和共治先例。我們已經看到,挪威一度缺乏嚴格的繼承規則,私生子也能理直氣壯地聲索王位。這種混亂成了覬覦者產生的温牀,甚至沒有血緣關係的野心家也敢來亂認祖宗,哈拉爾尚有神明裁決提供了合法證明(雖然今日看來甚為荒謬)。
司威雷的王室血統甚至只憑自己單方面的聲稱。共治君主的產生也是因為繼承製度混亂而致,是為了解決實力相當的繼承人間的爭執而採取的折衷之法。但是,它不過是把繼承人間的鬥爭推遲為國王間的鬥爭。
(2)國外勢力介入。尤其是丹麥,它對維肯地區念念不忘,又對鄰國出現強大的君權深為忌憚。丹麥對挪威國內失利者的支持是不分派系的,既支持過哈拉爾,也支持過盲王馬格努斯;既團結過反埃爾林的特隆赫姆人,也庇護過以埃爾林和馬格努斯五世舊黨為主的牧杖派。被丹麥支持的派系,往往會以挪威的利益做交易。
(3)應當注意,在國王們鬥爭的背後,存在着不同派系的貴族間的鬥爭。此前,“赤腳王”和“耶路撒冷行者”的擴張行動已經增強了領主的財富、軍事實力和權力慾。內戰開始後。
他們主要以國內的資源為生,“尤其是來自土地和其他農業人口的收入。他們能通過分享國王的權力和收入,最好地充實其私人經濟和地方實力,並由此支持他們自己的王位候選人,必要的話為之而戰。”
(4)牧杖派與樺木腿派言和之前,挪威內戰的總趨勢是愈演愈烈,一個原因就是戰爭的羣眾性越來越強。“政治對抗可能已被持續的人口增長(導致社會下層不妙的生存狀況,滋生着不滿情緒)所激化。
被戰利品和提升社會地位的可能性所誘,招人蔘戰更為容易。在更廣大羣眾中的社會動盪可能因此擴大了衝突面,也是這些衝突的結果。交戰方越來越靠土地而活,遭受強迫貢賦和劫掠的地區的人一定經常想加入敵對的派系,以報復加害他們的派系。”
(5)地方利益。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就是,挪威內戰常常表現為地域衝突,尤其是維肯和特隆赫姆間的衝突。這當然是因為不同的派系以不同的地區為大本營,但需要進一步考慮為什麼不同的地區會支持不同的派系。這是“一種普遍的趨勢:反抗一個從國家其他部分擴展而來、給當地人帶來負擔的王權。”
(6)宗教勢力的參與使內戰更為複雜。當然,中世紀的政教之爭絕非挪威特有的現象。
涉及挪威內戰的史料:
挪威內戰有不間斷的歷史記載,包括但不限於:
從“耶路撒冷行者”西居爾到樺木腿派初次登場,冰島史學家、文學家斯諾里的《挪威列王傳》提供了豐富的信息。可參考Samuel Laing、A. H. Smith、Lee M. Hollander、Alison Finlay 的多種英譯本。
《挪威列王傳》手抄本的一頁
《挪威國王摘要》(grip af Nóregskonungasgum),寫到哈拉爾三子之爭為止。創作年代早於《挪威列王傳》,保留了較多原始信息,但內容相當粗略。可參考M. J. Driscoll的英譯本。
內容上緊接《挪威列王傳》的是《司威雷薩迦》(Sverris saga),它記載了司威雷的一生。其創作非一人之功,最初的作者是冰島神職人員卡爾·榮生(Karl Jónsson,1135—1213)。
該書在司威雷尚在世時(1185)就已開始動筆,司威雷死後付梓。該書開場白明確承認:“國王司威雷派他(卡爾)撰寫,並安排他應該寫什麼”。
其優點是避免了因年代久遠而產生的失真;缺點是對司威雷有明顯美化,影響了客觀性。可參考J. Stephen的英譯本。本文關於司威雷在世期間的歷史,基本據此書整理而成。
司威雷之後,有《牧杖派諸薩迦》(Bglunga sgur)和《哈康·哈康生薩迦》(Hákonar saga Hákonarsonar)。
《牧杖派諸薩迦》也稱《三國王薩迦》,主要記載了哈康·司威雷生、古託姆、英厄·鮑德生三位國王。《哈康·哈康生薩迦》是哈康四世的傳記,由哈康四世之子馬格努斯委託冰島貴族學者斯圖拉(Sturla órarson)撰寫,有G. W. Dasent的英譯本。
其他參考文獻:
Alan Orr Anderson: Early Sources of Scottish History: AD 500 to 1286, Vol.2, Oliver and Boyd, 1922.
Knut Gjerset: History of the Norwegian People, Vol. I, MacMillan Company, 1915.
Andrew Crichton & Henry Wheaton: Scandinavia, Ancient and Modern: Being a History of Denmark, Sweden and Norway, Vol. I, Harper & Brothers, 1878.
Hjalmar H. Boyesen: The History of Norway, Sampson Low, 1886.
Knut Helle: Cambridge History of Scandinavia. Vol.1,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託·裏·德金:《挪威簡史》,華中師範學院翻譯組譯,湖北人民出版社,1973年。
附表一:內戰時期的挪威國王:
附表二:內戰時期部分王位覬覦者
註釋:
[①] 跟前面的比耶不是一人。此處的比耶是瑞典福爾孔王朝的開創者。
[②] 據考證,當時指揮蘇軍的不是蘇格蘭國王亞歷山大,是一個與之同名的叫亞歷山大·斯圖亞特(Alexander Stewart)的人。
本文作者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