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波浩渺的中國5000年曆史當中,三國近一百年間浩瀚歷史之中,各個勢力都是牛人輩出,高潮迭起,因為羅貫中三國演義的小説的影響那些三國的歷史故事像“桃園結義”、“三顧茅廬”、“空城計”、“失街亭”等,幾乎是家喻户曉、婦孺皆知,廣為流傳。早已經深入每一個從而對於中華文化耳濡目染的羣眾心中。
《三國演義》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共1191人,其中武將436人,文官451人,漢、三國、晉的皇裔、后妃、宦官等128人,其他176人,今天説的是這436位武將之中誰是作者比較喜歡的的人物.
在小説《三國演義》中,趙雲相貌堂堂的一登場即和河北名將文丑大戰,救了公孫瓚,長坂坡救阿斗時,連續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智取桂陽時,更是展現了他過人的機智和出眾的謀略。隨諸葛亮弔祭周瑜時,因趙雲帶劍相隨,吳將無人敢動諸葛亮。漢水救黃忠時,讓魏國名將張郃、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劉備去世之後,曹魏五路犯蜀,趙雲把守陽平關,一將當關,萬夫莫開。七十幾歲時仍為蜀漢先鋒,陣前力斬被作者稱為“有萬夫不當之勇”的西涼大將韓德一門五將。 因為三國演義的影響趙雲也成為了五虎將,並且慢慢發展成三國時期的完美人物。
但是如果説作者花費最多描寫的武將,那麼一定是關羽,歷史和小説上關羽雖然都是已失敗告終的,但是三國演義小説中把關羽描寫成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卧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跨下赤兔馬,手中青龍偃月刀”,是一個忠義仁勇的武將形象,其中關羽的義在小説一開篇就是“桃園三結義”,“義”這一思想也就自始至終貫穿於整部作品之中,温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斬顏良、誅文丑,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斬蔡陽兄弟釋疑,古城聚義。華容道義釋曹操,水淹七軍,斬龐德、擒于禁,死後顯聖,追呂蒙之魂,罵孫權,驚曹操。雖然也變現了關羽的忠勇但是實際上,關羽“義”在《三國演義》中是一個典型而出現的,“可以説,《三國演義》中的關羽是“義”的化身,是中華民族精神當中“義”的人格化。並且羅貫中在描寫武將的時候一般有讚揚的詩,其中馬超,孫策,鄧艾.姜維,.呂布,太史慈,都只有一首
黃忠張飛各有三首,趙雲有四首,唯獨關羽一人獨佔六首。並且《三國演義》中以旁白視角敍事時,通常稱關羽為“雲長”或“關公”,極少直呼其名,而整部《三國演義》中除了對皇帝稱帝號外,亦只有關羽、劉備、諸葛亮有此待遇。
當然三國演義主要是作者羅貫中自始至終貫穿着“擁劉反曹”的思想傾向,所以小説中的曹操既是奸雄的典型,也是暴君的象徵,但是曹操是一位“奸雄”,而不是奸臣。所以,他雖然時常被對手稱為“漢賊”,卻仍然是文有謀臣,武有勇將,仍然有不少人死心塌地地捍衞他。與吳、蜀相比,曹魏反而有着不可思議的優勢。正因為如此,小説最後,被人們擁護的明君劉備卻命喪白帝城,而被人們視為“漢賊”的曹操卻差一點統一了全國.
曹劉孫三家天時地利人和大家各自擁有。但縱然是如此的三方勢力,最終三家歸晉,這是三國的悲劇,也有歷史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