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上沒上過幼兒園,入小學後差距很明顯,園長的解釋令父母羞愧

由 頻長志 發佈於 經典

6歲以前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階段。

執筆:毛婷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現在的家長最操心的就是孩子上學的事情,這不好多家長眼瞅着小孩到了上適齡入園年齡,就開始查看附近的幼兒園;

但還有一部分家長,就是“反其道而行之”,認為送去幼兒園不過是找個託兒所,還不如請保姆一對一照顧來得強。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小區有兩户差不多大的孩子,本來應該都是上幼兒園的年紀,一户家裏很早就開始着手挑選合適的幼兒園,攻略都做了幾個版本,只等娃年紀到了就往裏送。

還有一户卻是堅決不讓娃上幼兒園的派別,家裏一致認為上幼兒園就是託兒所,花那麼多錢還是一個老師看好多孩子,遠不如請個高級點的保姆在家帶娃順便教點學前知識的好。

互相認為自己的做法才是真正的為娃好的兩户爸媽就這麼做了,結果讓人驚訝的是,僅僅一年,兩個孩子的之間就有了很明顯的差異,上幼兒園的小孩不僅活潑機靈,還經常幫助同學,是老師的好幫手,走出去真是誰見誰誇;

而沒上幼兒園的小朋友一直在家“養尊處優”,在家被寵的像小皇帝,絲毫不懂得尊重人,出門也經常衝撞大人,欺負小孩,讓家長都發愁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錯了。

資深園長解釋,一般情況下,上過幼兒園的小朋友往往在進小學之後,其自理能力、適應能力甚至是大腦發育都比沒上過幼兒園的孩子更出色一些。

1、上幼兒園的真正用處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上幼兒園不過就是老師帶着一羣孩子在那唱歌跳舞,根本沒教什麼有用的東西,這樣一對比高昂的學費,似乎顯得有些划不來了,但讓孩子讓幼兒園真的只有這種用處嗎?

實際上對於孩子來説,只有在羣體環境中,他才屬於“社會人”,人總是需要適應環境和羣居事實,通過在家和父母或者保姆的溝通是不足以鍛鍊整個社會適應能力的。

而在幼兒園中孩子需要和老師、同學們保持交流和互動,完善自己的初始社會人格,增加對自己的理解與認知程度。

這類孩子上小學後往往更容易適應新環境、新同學和老師,但另一批適應得可能就會慢很多。

2、研究結果

在1972年的時候,美國生物學家馬克·羅茲維格就做過一項“老鼠實驗”,他將三組相同的老鼠分別放入不同的自然條件籠子中,結果顯示在數月之後,自然條件好的那一組老鼠明顯更為機靈活潑,而條件差的那組老鼠就比較呆愣。

通過解剖發現,自然環境良好的那一組老鼠的大腦皮層厚度、蛋白質含量等多方面都更為優越。

也正是這個實驗,後來被廣泛運用於兒童教育領域,而腦科學專家稱:和小白鼠原理類似,哪怕是資質相同的孩子,如果在不同的環境中成長,其大腦的發育結果也非常具有差異化。

而在兒童發展的規律中,6歲以前是他們大腦發育的黃金階段,外界的刺激能夠幫助他們大腦突觸的形成,組成豐富的神經網絡,為大腦的信息處理中心奠定基礎,而在幼兒園中接觸的人物會使得孩子大腦刺激增加,信息量廣泛,加速大腦的發育。

這樣的小孩上小學後可能會更容易理解課本的知識和內容。

3、上不上幼兒園的差距

因此這也是孩子上幼兒園和不上幼兒園的最大差距之一,上過幼兒園的孩子會把自己當成一個相對“獨立”的人,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動性、學習能力和動手沒能力都更好。而且孩子一般會對老師有天然的敬畏心理,比起父母的説教,他們更聽得進去老師的教導。

此外,年紀小的孩子一般都具有較高的好勝心和勝負欲,比如幼兒園的“小紅花”,還有之前網友們戲稱堪比北京申奧成功的興奮度的流動紅旗爭奪賽,這種一種從小培養的積極向上,和集體榮譽感,一直在家由父母和保姆帶着的孩子,很難找到這種感情,更多的是在家裏受寵。

1、師生比例:專家認為,最良好的比例是在1:5,但由於現實原因,也可以放寬至1:10,這樣才能保證孩子能夠被照顧到。

2、衞生情況:幼兒園都是抵抗力差的小朋友,尤其是在這種敏感時期,更需要注意衞生條件,以免出現傳染,影響孩子健康。

3、環保評測:尤其新建的幼兒園,必須要注意室內甲醛的含量,避免孩子出現健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