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華偉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潘志賢
最近,河南理工大學大四女生陳鴻遠的學習筆記在網上引發關注,其學習筆記有40多公斤重,大學期間共翻閲書籍多達731本。
付出總有回報。本學期陳鴻遠以連續三年專業第一的成績獲得研究生推免資格,日前已被暨南大學中文系研究生學院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錄取。
陳鴻遠的部分筆記。
提到保研,陳鴻遠列了一個公式:記筆記+看書+思考+自律的生活+靈活的調節=成功。
陳鴻遠今年21歲,是河南理工大學文法學院2018級本科生。近日,陳鴻遠展示了她的部分筆記本,筆記字跡工整、思路清晰。該校黨委宣傳部老師稱,陳鴻遠的筆記本有40多公斤重,摞起來有1.5米高,同學送她“筆記狂魔”的暱稱。
“學中文,不記筆記不能活。記筆記的過程也是一種學習的過程,我樂在其中。”陳鴻遠説。
陳鴻遠相信“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所以她特別熱衷於記筆記,尤其是老師PPT上的內容,她會邊記邊思考。
從單一的手寫筆記到結合電子產品,從一字一句“搬運”課本到搭配自己的隨想與總結,從課本筆記到課外感想,從自記自用到成為同學的重點借用對象,筆記不僅是陳鴻遠複習時的寶庫,更是其學習風格乃至生活風格的重要代表。
陳鴻遠自己製作的《百年孤獨》人物關係譜。
在陳鴻遠的筆記中,有一頁比較特殊的內容,就是《百年孤獨》人物關係譜。為了便於理解本書,她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分析,把書中主要人物的關係全部串聯在一張圖上,錯綜複雜的結構和密密麻麻的線條,也是她的“得意之作”。
光靠單純記筆記是不夠的,多閲讀、多思考也是陳鴻遠的制勝法寶。
陳鴻遠從小就喜歡看書,從小學一年級起,家長對其學習取得好成績的獎勵就是書,所以她家滿屋子都是書。“在家中,我的牀是上下鋪,上鋪放的全是書,每每看到這些書,都覺得自己好幸福。”陳鴻遠開心地分享她對書的喜愛。
備戰考研期間,由於目標是中文系,她堅持讀經典書籍。老師幫她開的書單,她一本都不落下,還有那些很多人都讀不進、看不懂的書,比如《追憶似水年華》《百年孤獨》等,她不只讀了一遍。
大學期間,陳鴻遠在學校圖書館借閲和自己購買的西方文學、中國文學、學術類相關書籍和電子書,有731本。
陳鴻遠的夢想是有一座圖書館。她覺得“有書的地方就是天堂”,她給自己起的微信名就是“阿塵想要座圖書館”。
陳鴻遠的部分筆記內容。
“邊讀書還要邊思考,研究生考試的答題要體現出思想性,這樣在考研中才有可能拿高分。”有這樣的認識,主要得益於陳鴻遠的專業課老師許文立。陳鴻遠説:“許老師的課不完全複製教材,能體現出思想性,大家比較能接受,也更容易將知識融會貫通。”
考研拼的還是自律。從大二開始,陳鴻遠就開始備戰研究生考試,目標就是名校中文系。從那時候起,她幾乎每天早6點起牀,8點就進入學習狀態,生活主旋律就四個字——學習、看書。
陳鴻遠並不是書呆子。她經常會在宿舍的小陽台唱半個小時的線上k歌,她説,“這樣既能飯後站着好消化,又能愉悦心情,一舉兩得。”
練字也是陳鴻遠每天放鬆自己的必備項目之一。室內鍛鍊和户外跑步也是她的最愛。
保研成功後,陳鴻遠並沒有閒着,她利用每天下午的時間,堅持為班級同學做答疑,幫助其他考研的學生。現在,還有不少低年級的學生前來“蹭課”。遇到自己也拿不準的問題,她會努力和老師溝通,做師生間答疑解惑的“傳聲筒”,幫同學節省大量的備考時間。
陳鴻遠在為同學答疑解惑作輔導。
陳鴻遠在畢業前還有兩個想法。第一,是把考研輔導繼續進行下去,給學弟學妹提供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幫助。如果有必要且自己時間允許的話,畢業後仍可以通過線上的形式為學弟學妹答疑。第二,就是把自己幾年來的讀書筆記重新梳理歸納,形成系統的學習材料,為學院留下自己的一點成果,同時也是送給自己的畢業禮物。
陳鴻遠説,讀研究生並不是自己的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接下來,她的目標是考中文系的博士,希望將來能進入高校或科研院所,努力用手中的筆,潛心著文章、做研究,用真情實感、真才實學為文學的發展做貢獻。
(圖片均為胡華偉攝)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