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59年7月,被譽為五代第一明君的後周世宗柴榮,剛從幽州前線回來不久,便在汴京城的皇宮中溘然長逝,年僅39歲,此時,距離他登基為帝,也僅僅過去6年而已。
與其一同離去的,還有中原政權收復幽雲十六州的最後希望,自柴榮死後,再也沒有帝王有他那樣的手段和魄力,可以從北方的遼國手中將幽雲十六州搶回來,中原政權直到四百年後的明代,漢人打的腳步才重新踏上幽雲這片土地。
五代十國時期是中國第三次大分裂時期,在這一時期,軍閥割據混戰,朝代更迭迅速,社會動盪不安老百姓深受其苦,人民渴望有一個統一安定的局面。
然而五代時期當政的皇帝多是像朱温父子這樣的暴虐之徒,這些統治者各個割據軍閥為了擴
充兵源,竟然連過往商旅也拉來“黥以充軍”。甚至朱温父子為了阻擋敵人,曾命人三次決開黃河大堤,以水代兵,完全不顧人民的死活。
再加上各地軍閥為了戰爭,加緊經濟掠奪,各種苛捐雜税加於本就貧苦的農民身上。後漢徵收“牛皮錢”、農具税、過橋税。南唐末年連鵝下雙黃蛋、楊柳結絮都要徵税。
而且為了威懾百姓,五代十國的刑法也十分殘酷,有灌鼻、割舌、支解剮剔、炮炙、烹蒸、決口、斷舌、斫筋、折脛等等酷刑。在戰禍重賦和酷刑重壓下,人民生活極其痛苦,還要再加上北方常常遊牧民族的侵擾。
老百姓們真可謂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這種苦日子直到後周的出現,老百姓們才看到了結束的希望。
後周世宗柴榮是後周的第二位皇帝,他是後周開國皇帝郭威的內侄兼養子,也是因為這層關係,柴榮才繼承了後周的皇位。
郭威和柴榮原本是後漢開國皇帝劉知遠的心腹臣子,當年劉知遠在建立後漢政權半年後,就得病去世了。在臨終之前可是,劉知遠只當了半年皇帝就死了,臨死之前劉知遠為即位的兒子劉承祐留下四位輔政大臣。
劉承祐即位後,樞密使楊邠“總機政”;樞密使兼侍中郭威“主征伐”;中書令史弘肇“典宿衞”;同平章事王章“掌財賦”(《資治通鑑.後漢紀四》)。朝中大事由這四個人互相商議決定。
但是,日漸長大的劉承祐對四大臣把持朝政的局面非常不滿,在加上左右心腹的挑撥,隱帝劉承祐與身邊侍從密謀,決心除掉這四位輔政臣子。於是趁着文武百官來上早朝的時候,趁機派侍衞將樞密使楊邠、侍衞使史弘肇、三司使同平章事王章等三位大臣殺於大殿中。
接着四處搜捕,追殺楊邠、史弘肇、王章的部屬及族人。因為此時郭威恰好外地整軍,躲過一劫,但是其留在汴京的家屬也被殺光,連小孩子都都沒放過,手段極其殘忍。
郭威在的得知消息後,一氣之下起兵造反,率兵輕易的打進了汴梁城,小皇帝劉承祐也在亂軍中被殺。郭威即皇帝位,改國號為周,史稱後周。
郭威稱帝建立後周,中原各藩鎮多數支持,但後漢宗室勢力都不服,起兵造反,都是都被平定。只有劉知遠之弟、河東節度使劉崇則勾結遼國,在晉陽稱帝,國號北漢,與後周長期交戰,未能滅。
在五代帝王中,後周太祖郭威,是比較有作為的一位。他年少時父母雙亡,為了生計而從軍,從一名普通牙兵做起,歷經艱險,一路高升為最高軍事長官。因此他能體諒底層民眾的不易,其又親歷了後唐、後晉、後漢三代更替的血雨腥風,故而才能總結歷代得失,做一個愛民的好皇帝。
因此郭威稱帝后,決心革除弊政,他廢除前代制定的一些苛政,與民休息。禁止地方進獻税賦以外的奇珍異寶,提倡節儉。郭威説:“朕起於微寒,備嘗艱苦,遭時喪亂,一旦為帝王,豈敢厚自奉養以病下民乎”。
他廢止各地軍閥奴役式屯田,營田農户改隸各州縣,住屋、耕牛、農具,均賜給使用者所有。責令廢除前朝酷刑條規,非反逆罪不得誅殺親族及沒收家產。並且任用賢能,不拘一格選拔人才。郭威推出這些革新措施,是五代末期出現的一個好兆頭,説明這個時代開始發生質變,新生力量的種子開始萌動,歷史即將迎來新一輪曙光。
但郭威在位時間太短,三年後就去世了。後周顯德元年(公元 954 年)正月,郭威養子柴榮(又名郭榮)繼位,是為後周世宗。
柴榮登基時,曾經立下的一個三十年宏願:“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但是柴榮沒想到,他剛剛登基就遇到了一個大挑戰。
後周立國初,北漢主劉崇乘柴榮新立,劉崇率軍3萬與遼合兵南進,企圖一舉滅周,劉崇率軍連下數城,直趨潞州。面對如此局勢,柴榮力排眾議,決意親征。
自率大軍由開封經懷州北上,從正面迎擊北漢軍。三月十八日,柴榮率軍進抵澤州。劉崇不知柴榮親征,初戰獲勝,便輕敵急進,過潞州而不攻,揮軍南進。
十九日,於高平南猝遇後周前鋒軍,激戰失利,退至高平南之巴公原列陣。劉崇率中軍居中,張元徽部居東,遼將楊袞騎兵居西,欲行決戰。時周之後軍尚未趕到,而柴榮亦令列三陣與北漢軍對峙。
以白重贊等統左軍居西;樊愛能、何徽統右軍居東;向訓、史彥超等統精騎居中;同時遣將率軍直趨江豬嶺,斷北漢軍退路。劉崇輕後周兵少,擁眾自傲,聲言不需遼軍相助,亦可獲勝。便獨自率軍進攻。
接戰未幾,後周將領樊愛能、何徽引騎兵先遁,步卒千餘人降。柴榮見勢危急,自引親兵冒矢石督戰。宿衞將趙匡胤與張永德各率2000騎,從左右翼奮擊,左軍白重贊等也率部力戰,迅速形成對北漢軍夾擊之勢。
時南風正盛,後周軍乘勢左右馳突,愈戰愈勇。遼將楊袞畏戰逃遁。北漢軍大敗。劉崇舉旗招收殘兵萬餘被迫後退,據險抵禦。傍晚,柴榮後軍劉詞部抵達,復與諸軍合擊,斬北漢樞密使王廷嗣,追擊至高平。北漢軍大潰,傷亡甚重,遺棄輜重、器械不可勝數。劉崇僅率領百餘騎逃回晉陽。
戰後,為了整肅軍紀,柴榮在張永德等支持下斬殺樊愛能、何徽及所部軍校七十餘人。經此一戰,初步顯露了柴榮的才能,樹立了他的威信,穩定了帝位和後周的統治。
扭轉了唐末以來,“兵驕則逐帥,帥強則叛上”的情況。高平之戰以後,“主乃成乎其為主,臣乃成乎其為臣”,並且高平之戰的教訓,使柴榮決定整頓軍隊選精鋭者留充禁軍,汰除老怯,經過柴榮的整頓,中央禁軍已經比地方節鎮兵強大。初步扭轉了節鎮擅權、內輕外重的局面。
在打敗北漢樹立自己的威望後,柴榮開始制定自己的統一天下的戰略。他也是五代帝王中唯一謀求過統一中國的帝王。為此目的,他在郭威革新除弊的基礎上,進一步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增強國力、軍力。
除了前面説的整頓禁軍外,其還詔令各鎮大力肅貪澄清吏治,大力剿匪為民除害。並且整頓各地寺院,共廢寺廟三萬餘所,強令僧尼六萬餘人還俗,增加勞動力。派人治理黃泛水患,疏浚汴河漕運,促進農業生產和商貿活動。
在經濟上,柴榮還獎勵墾荒減輕賦税,組織生產,安撫流民,編制《均田圖》,派遣使者分赴各地均定田租,查實隱匿耕地,使之均攤正税。
在用人上其不拘門第重用人才,任用王樸,範質等賢相為政。趙匡胤稱帝后,曾公開説過:如王樸在世,黃袍加身就不會發生了。
柴榮還採納了範質的建議,令範質、張昭、張提等編修刑典,成《大周刑統》二十一卷,於958年七月頒行。自趙匡胤以來,宋統治者每據《大周刑統》重加編敕,作為宋代刑典。
這些改革措施,為後周隨後的歷次征戰奠定了實力基礎。周世宗柴榮理順了各方面的關係,開始為統一而奮鬥。
柴榮統一全國的戰略:第一是先易後難,先南後北。第二十不搞四面出擊,逐點進攻,逐次拓展。第三是,征服一國時,只奪取其部分土地,不滅其主,迫其臣服。
柴榮首先將目光瞄準割據四川的後蜀。當時,後蜀開國君主孟知祥已死,幼主孟昶不理政事,大臣小官,奢靡貪刮,民不堪命。柴榮親自指定了此次徵蜀的有限戰役目標:只取隴右,不過劍門,不攻成都。經過連番戰鬥,後周順利佔領了隴右四州,戰役目標全部實現。
對於隴右四州收復後的善後舉措,柴榮發佈詔並廢除後蜀在隴右四州制定的一切苛捐雜税,每年只交夏秋兩税。直接獲取了隴右四州民心。
在後蜀取得勝利後,柴榮將目光投向勢力僅次於後周的南唐。在兩年半的時間裏,柴榮率軍三次親征南唐。盡得江北淮南十四州,並逼迫南唐國主李璟書稱“皇帝恭問江南國主”,以書面形式明確了主從關係,歸附後周。
這兩場大戰。第一使後周勢力獲得了極大的增長,第二,是將周邊勢力比較大的割據政權徹底打服,使後周有了一個穩固的後方。這個時候柴榮最終將目標瞄準自己的最終對手—遼國。
當時大家都建議柴榮先消滅南方的割據勢力,然後再去北伐遼國。但是柴榮認為,南方的政權經過打擊,已經是膽氣盡喪,根本不足為慮,統一南方是早晚的事情,根本不急於一時。
但是遼國是大國並且鐵騎無雙,對後周的威脅是最大,也是後周統一中國最大的障礙。並且在遼國佔據燕雲十六州後,後周最大的地理優勢已經盡喪了,遼國鐵騎一出幽州南下,一直到黃河邊都是一片坦途的平原,這樣的戰略威懾太可怕了。
而且,此時遼國在位的皇帝是號稱睡王的遼穆宗,此人為人暴虐濫殺無辜,遼國內部反對他的叛亂層出不窮,柴榮決定趁遼國內亂趁虛而入,收復燕雲十六州,這樣北方防線就有了保證。
於是後周顯德六年(公元 959 年),柴榮親率領大軍北征遼國,收復燕雲。命韓通為陸路主帥,趙匡胤為水路主帥,水陸俱進。柴榮“御龍舟沿流而北,舳艫相連數十里”。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後周就順利收復了燕雲十六州中的瀛、莫、易三州。
正當形式一片大好,柴榮決定趁機攻克幽州的時候,他卻突然間病倒。只得抱病自雄州率軍南歸,遼國也罷兵。柴榮返抵汴京後不久就駕崩,終年三十九歲,英年早逝,收復燕雲十六州宏願未遂,令人唏噓感嘆。
此後,柴榮四子柴宗訓繼位,年僅七歲。殿前都檢點趙匡胤掌控朝政。後周顯德七年(公元 960 年)正月初一,忽報遼軍入侵,趙匡胤利用領兵北上之機,發動陳橋兵變,篡奪後周帝位,建立宋朝,五代終結。
後周建立雖然僅僅十多年時間,然而卻為北宋的統一打下了深厚的基礎。尤其是柴榮這六年時間,西征後蜀,南敗南唐,北伐遼國,可謂是功勳顯赫,聲威遠播。若是能給柴榮三十年的時間,他一定能重現漢唐的雄風。
然而,天不假年,柴榮的英年早逝真是漢人的一大損失。而篡奪了後周的趙氏兄弟,缺少了柴榮的那份男人的雄心大志。
趙匡胤上台以後,念念不忘的只是如何鞏固趙氏皇權。宋初統治者的一切措施,都只是為了一個“防”字:防止農民起義和藩鎮割據。造成宋代積貧積弱的現狀。
最終導致錯過時機,幽、雲終不能下,則華北平原,鐵騎縱橫馳騁,汴梁以北,無屏障之可言,最後形成宋遼、宋金長期對峙局面,直到朱元璋的出現,漢人才重新踏上幽雲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