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叫了80年的“黑人牙膏”突然要改名!背後原因竟是……

美國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而死的事件,還在全球範圍內引發更大的反對種族歧視的風暴。

當地時間6月18日,據路透社報道,高露潔正重新全面評估審查旗下的中國市場牙膏品牌“黑人牙膏”。這成為美國“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議下最新一起品牌受影響的事件。據悉,該品牌的英文名起初為“黑人”,後來更名為“達利”,但其中文名稱目前依然是“黑人牙膏”。

高露潔考慮給“黑人牙膏”更名

“我們正在與合作伙伴協商,對品牌的各個方面進行評估審查和進一步完善,包括品牌名稱。”當地時間18日,高露潔公司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標識,該公司正在重新全面評估審查旗下的中國市場牙膏品牌“黑人牙膏”。這成為美國“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議下最新一起品牌受影響的事件。

路透社18日報道稱,“黑人牙膏”是一個在中國很受歡迎的品牌,該品牌由高露潔公司及其合資夥伴好來集團(Hawley &;; Hazel)所有。這個品牌的英文名起初名為“黑人”(Darkie),包裝上印着一個戴着大禮帽的微笑着的黑人男子。路透社稱,該品牌後來更名為“達利”(Darlie),但其中文名稱目前依然是“黑人牙膏”。

18日,高露潔公司通過電子郵件就此事向路透社作出回應。“35年以來,我們一直在共同努力發展這個品牌,包括對其名稱、標識和包裝等進行重大改變。目前,我們正在與合作伙伴協商,對品牌的各個方面進行評估審查和進一步完善,包括品牌名稱。”

路透社稱,高露潔公司的這一回應,正值美國針對種族歧視和警察暴力的抗議活動持續數週之際。5月初,明尼阿波利斯市一名白人警察將黑人男子弗洛伊德“跪殺”後引起了大規模抗議活動。

截至最新數據顯示,高露潔的股價在美國疫情爆發的時候有過大幅下跌,但目前已經收復絕大多數的跌幅,股價已逼近歷史高點。

黑人牙膏的來源

「黑人牙膏」(Darlie)是一款已有幾十年歷史的傳統口腔衞生用品品牌。如今這款由好來化工生產的,隸屬美國跨國日用品巨頭高露潔棕欖的產品,因最近全球黑人權利示威浪潮而再度受到媒體關注。

其實,黑人牙膏的英文名已經在1990年改變過一次,從Darkie(黑傢伙)改變為Darlie。Darlie是英文中女性名字Darlene的簡寫,字面上已經與黑白膚色脱了干係。不過,儘管英文改名,但中文仍保持了「黑人牙膏」,而且包裝上黑臉人的形象沒有改變。

據資料介紹,黑人牙膏品牌最早於1933年由寧波商人嚴柏林和嚴中立兄弟創建於上海。嚴氏兄弟在上海公共租界時期創立好來藥物,也就是現有好來化工的前身。

黑人牙膏商標在亞洲華人地區家喻户曉,1933年上海好來化工創立時,其商標原先為戴着黑帽、塗黑臉的男子咧嘴笑,露出潔白牙齒,英文名「DARKIE」(黑人)是對於非裔人士的蔑稱。商標模仿的是當時廣受歡迎的美國喜劇演員艾爾·喬遜(Al Jolson),該演員以抹黑麪部的演出聞名,當時製造商認為黑臉與閃閃發光的潔白牙齒造成鮮明對比,足以成為品牌形象。

據悉,這款牙膏當初之所以取名為「黑人」,一是因為在當時人們的普遍認知中,黑人面黑齒白,而且據説最初的廣告中還曾提到「黑人牙膏」配方中含有非洲某種樹木上的潔齒藥物,是非洲黑人牙齒特別白的原因。

嚴家兄弟後來遷移到香港定居,並同時在香港和台灣設廠,繼續生產「黑人牙膏」,而留在大陸的黑人牙膏則改名為「黑白牙膏」。

1985年,美國高露潔-棕欖(Colgate-Palmolive)以50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成為好來化工的合資夥伴後,「黑人牙膏」終於在重視「政治正確」的美國爆發重大爭議,迫使高露潔道歉,着手改良「黑人牙膏」產品包裝及市場策略。

由於「DARKIE」具有種族歧視意涵,該品牌1989年改為「DARLIE」,並把商標改成現今圖案──白臉男子露齒笑,但是其中文名稱「黑人牙膏」依舊沒有更改。

黑人牙膏在大陸佔據17%的份額

據全球市場信息數據庫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數據,黑人牙膏佔據着中國大陸牙膏市場17%的份額,中國台灣45%,新加坡21%,馬來西亞28%。

隨着中國市場的不斷擴大,以高露潔、寶潔、獅王等為代表的跨國企業紛紛在中國設立了研發中心、生產基地和銷售平台,目前中國牙膏市場與國際牙膏市場緊緊聯繫在一起,雲南白藥、兩面針等本土品牌也紛紛崛起。2019年中國牙膏行業前十大品牌分別為雲南白藥、黑人、高露潔、佳潔士、中華、舒適達、獅王、歐樂B、舒客和皓樂齒。若黑人牙膏改名,品牌知名度下降或影響銷售。同時,雲南白藥、高露潔、佳潔士將搶奪黑人牙膏市場份額。

2013年牙膏市場規模不足200億元,2018年增至274億元,預計2020年突破300億元。

百事可樂、瑪氏食品皆考慮改旗下品牌商標

當地時間17日,百事公司宣佈將停用該公司旗下具有130年曆史的品牌“傑米瑪阿姨”(Aunt Jemima),隨後包括“本大叔的大米”(Uncle Ben’s Rice)、“巴特沃斯夫人糖漿”(Mrs. Butterworth’s syrup)和“Cream of Wheat”等品牌也先後開始對其以黑人為品牌形象的食品品牌進行審查。

已經在美國超市貨架上待了一百多年的“傑邁瑪阿姨(Aunt Jemima)”。它是百事旗下桂格的食品品牌,主要產品包括煎餅、糖漿等,創立於1889年,距今有131年的歷史。

不過由於傑邁瑪阿姨的品牌得名於19世紀吟遊詩人,與種族主義有關而遭到抵制。於是百事桂格近期宣佈,計劃從產品中移除傑邁瑪阿姨的名字和形象。桂格北美公司的副總裁兼首席營銷官Kristin Kroepfl承認,“傑邁瑪阿姨的起源是基於種族偏見。”

 “雖然多年來我們一直在努力以一種恰當和尊重的方式更新品牌,但我們意識到這些改變是不夠的。”她説。百事表示,重塑後的品牌logo將會在今年的第四個季度亮相,新的品牌名則會在更晚的時間公佈。

看起來普通的黑人阿姨,為什麼涉嫌種族歧視?

追溯品牌歷史,傑邁瑪阿姨品牌曾經找來Nancy Green來作角色扮演,並擔任品牌代言人。Nancy Green在1834年出生於美國肯塔基州,曾經是一名廚娘,也是個黑人奴隸。她因為在1893的年芝加哥世界博覽會上扮演傑邁瑪阿姨而一舉成名,隨後在全美各地去推銷早餐產品。

百事桂格幾十年來為傑邁瑪阿姨的品牌形象做出不少調整,比如1968年摘掉了她的頭巾,1989年給她加上了珍珠耳環和蕾絲衣領。2016年的一次品牌重塑的廣告戰役,則把品牌名改成“J阿姨”,邀請藝術設計師設計新的形象,為她的故事背景添加新的內容。

被捲入種族主義風波的不只是百事,還有瑪氏旗下的“本叔叔”(Uncle Ben)。根據該品牌的網站,其產品是以美國德克薩斯州一位著名而成功的非裔的名字命名的。不過,盒子上的臉不是本的,而是Frank Brown,一位芝加哥的服務員和廚師。

批評者指出,本叔叔沒有姓。在歷史上,南方的白人常常稱年長的黑人為“叔叔”和“阿姨”,而不是表示尊敬的“先生”或“女士”——而這也是長期以來對於非裔奴隸身份刻板印象的文化符號。尤其是本叔叔的品牌形象,多年來一直戴着領結,有人説這讓他看起來像酒店的搬運工或從事其他服務工作的人。

瑪氏公司表示,正在考慮對自1940進入市場的本叔叔品牌進行可能的調整。

強生宣佈:停止銷售美白產品

反種族主義浪潮之下,不僅“黑人牙膏”面臨可能改名境地,強生公司19日也宣佈決定停止銷售皮膚美白產品。路透社稱,在反種族歧視抗議之下,該公司這類產品也受到壓力。《紐約時報》稱,強生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説,過去幾週一直有批評説其旗下的露得清(Neutrogena)和可伶可俐(Clean&Clear)產品標榜白皮膚更勝原本的膚色。強生澄清説,“這絕非我們的本意,健康的皮膚就是美麗的皮膚。”報道稱,露得清和可伶可俐產品線並未在美國銷售,而是在中東和亞洲銷售。該公司表示,很快會將現售產品下架,未來也不會再生產這些美白產品。《紐約時報》舉例説,在印度,有消費者稱讚可伶可俐的亮膚產品有效,可以美白膚色。在亞洲,露得清產品廣告還描述如何使消費者的皮膚“白得更徹底”。其實,為了體現公司的反種族主義立場,強生公司上週就宣佈會提供匹配多種顏色的創口貼以符合不同膚色。此外,報道還提到,已有超過1.1萬人在請願網站請願,要求聯合利華集團停止銷售類似美白產品。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388 字。

轉載請註明: 在中國叫了80年的“黑人牙膏”突然要改名!背後原因竟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