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會寫詩、能作文,已不是稀奇事,但人工智能居然還能進行“寫作輔導”?前不久,微軟亞洲研究院和華東師範大學聯合推出了中文寫作輔導系統“小花獅”Dem o版。一篇小學四年級學生的作文《小小“動物園”》經過手機拍照掃描上傳到電腦後,“小花獅”在短短不到20秒裏,就迅速為這篇257個字的文章圈出了6處錯誤。
攻克
“可解釋”的打分難題
“媽媽像一個變色龍——量詞使用不當,此處用‘一個’似乎不太合適,我們通常使用‘一隻’來修飾變色龍。”“時而好,時而壞,時而高興——正確使用排比。”和以往作文打分系統不同,“小花獅”的點評不再是冷冰冰的分數,變得更“擬人”,它不僅圈出了作文《小小“動物園”》裏包括多詞、缺詞、錯詞和詞序等多種錯誤類型,打出了“B-”的作文總分,還能發現篇章中的“正確使用成語”“語言描寫生動”等亮點,並對每一段落進行了詳細的點評。
亞洲微軟研究院算法工程師毛紹光介紹,AI寫作助教“小花獅”是一個以人工智能為驅動力的語文教學平台,利用現有的中文教學知識(如字、詞、句、篇、章)的研究成果,結合自然語言處理等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從測評、診斷、輔導三個層次提供進階式指導。“其實,基於OCR(光學字符檢測的技術)與各類機器學習算法,自動化評分在行業中已經很普遍。但是,‘小花獅’的‘才能’不僅體現在作文自動評分,它還研究和‘學習’了多名上海優秀語文教師進行作文批閲與輔導時的核心素養模型,攻克了可解釋的寫作打分難題。這裏的可解釋,就是讓原本‘黑盒’的AI判定結論變成了可解釋的‘白盒’,也就是説,不僅可以讓學生獲得作文評分結果,還能讓其瞭解評分背後的原因,讓自動化的作文打分有了更精準的點評。”
形成
語文智能學習閉環
華東師大教育學部教育心理學系副教授、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院長助理鄭蟬金説,“小花獅”懂教育學也懂心理學,會尊重學生的學科心理發展規律,關心孩子個性化的核心素養髮展。“它對作文‘輔導’不是單純地‘為了打分而打分’,而是基於情感、認知和知識三維圖譜的推薦方法,獲取學習者的三維圖譜信息,並構建個性化推薦模型。”
和語文學科聽説讀訓練可以進行自主學習不同,作文輔導以往會更依賴於真人教學,花費的時間也頗為冗長。“但是,‘小花獅’將語文學科理論和人工智能技術融合,能替學生繪製出‘語文知識圖譜’,並給出一個寫作能力的診斷結果。根據兩者結合,‘小花獅’會描繪出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智能推薦相關的學習與練習資源,導入‘跳一跳就能夠到’的自適應閲讀等語文學習活動,幫助他們形成語文智能學習的閉環。”鄭蟬金説,這樣即使兩個分數完全相同的學生,也可能擁有完全不同的學習規劃和路徑。
未來
教育需要人機協同
像“小花獅”這樣“AI+教育”應用場景的湧現,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最先進的語音識別、OCR技術、自動評分和批改技術等,正在幫助老師從重複性、簡單性的勞動中解放出來。“但是,即便有人工智能,教師仍然是塑造完美教育環境的主力。”華東師範大學教授袁振國發布《全球智能教育發展報告(2021)》時特別強調,目前智能教育的發展仍然比較侷限,“是一種以技術為導向和中心的‘冷智能’教育”。
“教育與其他行業的人工智能應用存在本質不同,它們並非面向市場或產品。教育的核心和對象始終是人。‘發展有温度的人工智能’應該成為世界教育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方向。因此,培養教師瞭解人工智能並利用智能教育的能力非常重要,要幫助促進教師成為技術的主宰和人機協同的專家。”袁振國説。
END
鸚鵡螺工作室
作者 | 馬丹
圖片 | 東方IC 孫中欽 馬丹
編輯 |A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