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史料所載,“閹人”這一特有的羣體並非古代中國的“特產”,早在公元前21世紀的蘇美爾人城市“拉加什”中就有“閹人”的記錄,但這一發源於國外的特殊羣體卻在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中達到了“登峯造極”的地步!據《周禮》所載,早在先秦時期我國就建立了宦官制度,從此歷朝歷代都將其沿襲下去,直到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將紫禁城的最後一批太監趕出去後,這一制度才算是徹底終結!
古代王朝設立宦官制度的最初目的只是為了避免男子淫亂後宮,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太監這一羣體成了一股特殊的政治勢力,尤其是當皇帝利用太監來對抗外戚時,就可能會出現“宦官專權”的現象,所以儘管太監出身卑賤,但歷史上還是出現了不少“手眼通天”的大太監,比如趙高、王振、魏忠賢,還有我們今天的主人公李蓮英。
李蓮英是距離我們最近,也是我們最熟悉的大太監
據《清史稿》所載,李蓮英原名李進喜,出生於道光二十八年,咸豐五年因家庭所迫淨身為太監,先入鄭親王端華府,次年被送進皇宮,先後在奏事處和景仁宮當差,同治三年被調到長春宮侍奉慈禧,因為梳頭梳的極為漂亮,逐漸得到慈禧的賞識。
但當時慈禧身邊最受寵的太監並非李蓮英,而是安德海,安德海被殺後,李蓮英才一躍而為慈禧身邊的第一紅人,慈禧為其賜名“連英”,後人則稱其為“蓮英”。
李蓮英身無長技,也沒有多少文化,辦事也不見得多麼得體,唯獨最擅長揣摩人心,逢迎上意,恰好慈禧就吃這一套!慈禧早年孀居,守寡多年,雖然大權在握卻難免會有孤獨寂寞,黯然傷神的時候,每當這時,只有李蓮英才能使慈禧開心起來,所以在慈溪掌權的半個世紀中,她身邊的宮女和太監換了一茬又一茬,唯有李蓮英“穩如泰山”,恩寵不衰,始終陪伴在慈禧身旁,成為清末最有權勢的宦官,慈禧為了他甚至不惜打破“太監品級以四品為限”的皇家祖制,封他為正二品總管太監!
宣統元年,慈禧病逝於儀鸞殿,李蓮英在送“老佛爺”最後一程後,選擇了告老還鄉,隆裕太后念其勞苦功高,賞賜無數金銀財寶,並特許他以“原品退休”,這意味着他每月還能領到不低的“退休工資”!
宣統三年,李蓮英去世,隆裕太后下令將其風光大葬,墓葬就選在恩濟莊,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最有權勢的太監就此成為“過去式”!
李蓮英去世,關於他的“傳奇”本該就此落幕,但事情卻遠遠沒有這麼簡單
李蓮英去世後被葬在恩濟莊,隨着時間的推移,他的墓葬所在地逐漸被“夷為平地”,上面建起了學校,1966年,學校操場擴建時,工程隊在操場的角落發現了李蓮英的墓葬,當時正處“十年特殊時期”,李蓮英這一封建腐朽的“代表人物”自然會受到清算,於是學校師生們決定破開他的墓葬,讓他接受人民的審判!
為了打開李蓮英的墓葬,師生們請工程隊協助,然而沒想到李蓮英的墓葬異常堅固,“三合土”下面竟然還有好幾層花崗岩,工程隊報廢了好幾把大錘都沒能破開墓葬,最後還是在當地一位長者的指點下,才繞過花崗石,直搗黃龍,打開了李蓮英的墓穴!
當李蓮英的棺木被打開後,一位老師被委派清理館內的陪葬物,當他下去之後,發現李蓮英的屍骸上面還蓋着一層被子,他將被子用手一掀,意料之中的骸骨並未出現,下面空蕩蕩的,老師嚇的大叫一聲,逃出了墓穴!
後來有關部門的專家前來查看,證明師生們所發掘的確實是李蓮英的墓葬,由此又牽扯出一個“千古謎題”:
李蓮英究竟是怎麼死的,為何會“身首異處”呢?
其實關於李蓮英的死因史料之中是有記載的,他的親屬親口證明李蓮英死於痢疾,雖然專家們對這一説法一直心存疑惑,因為李蓮英去世於春季,而春季並非痢疾的高發時期,很難將人致死,但由於證明之人是李蓮英的親屬,所以也沒人深究,然而李蓮英墓葬的出現卻證明他的親屬撒了謊,李蓮英絕非正常死亡,而是死於他人之手!
那麼究竟是誰對一個退休的老太監下此毒手呢?
人們最開始將懷疑的目光對準了當年主張“戊戌變法”的那批人,也就是後來的“保皇黨”,因為是慈禧的原因才使戊戌變法不幸夭折,保皇黨無法對抗慈禧,自然會遷怒於慈禧的心腹李蓮英,然而史學家們深究之下卻發現保皇黨動手的可能性不大。
因為李蓮英為人十分圓滑,慈禧和光緒都十分寵愛他,光緒帝更是叫他"諳達"(師傅),還誇他“忠心事主”,而他對維新變法也持中立態度,沒有堅定的站在慈禧一邊,慈溪因為此事還曾責罰於他, 所以保皇黨並不仇視李蓮英,沒有理由對其下手!
也有人懷疑是賊人覬覦李蓮英的財物,才暗中下手,將其殺害,但這種説法也有點説不通,就算是謀財害命,也沒必要將李蓮英斬首啊,還有李蓮英明明是死於非命,他的親屬為什麼要宣稱他是死於痢疾呢?難道殺害李蓮英的就是那些作證的親屬?還是那些親屬礙於某些人的權勢不敢説出真相呢?
以上種種皆是後人猜測,如今時隔已久,恐怕李蓮英的死因將成為一個“千古之謎”,永遠塵封在歷史中!
小結:
慈禧與李蓮英在世時主僕情深,相伴半個世紀之久,沒想到死後竟也有着相似的遭遇:慈禧屍身被孫殿英所毀,李蓮英更是身首異處,死的不明不白,這也説明一個道理:“死後元知萬事空”,我們還是要多多珍惜時光,珍惜眼前人!
參考資料:《周禮》《清史稿》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