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家:孩子有一種“笨”是學來的!看完不敢再這樣教孩子了
沒有家長不關心孩子的智商,每個父母都想要自己的孩子聰明,學習好,考一所好大學,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明明孩子小時候挺聰明伶俐的,為什麼越長越不愛學習,越來越“笨”了呢?
美國幼兒教育專家莉蓮·凱茨研究發現: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因為某些因素而逐漸產生對學習的無能感,喪失學習的信心,在別人看來就是,這些孩子“越學越笨”。
而這些使孩子喪失學習信心的因素,基本上都是來源於父母的教育指導,他們在孩子學習問題上,教育觀念出現了偏差,最後導致孩子越來越“笨”。
吸走孩子學習自信心的3種教育方式
第一種:設立過高的學習目標
在很多家長的認知中,他們認為孩子學得越多越好,因此也不考慮孩子的智力發展情況和心理承受能力,過多給孩子分派學習任務,並且還給孩子設立學習目標,達不到就會受到責罵。
結果孩子面對這麼多的學習任務,根本不知道怎麼學,考試也考不好,很少體會到“贏”是什麼感覺,長期下來,孩子自己就會想“我怎麼都學不會,我怎麼這麼笨啊!”
第二種:過早讓孩子接受知識
有一些父母,希望將來孩子能有出息,什麼都想快人一步,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在孩子心智還不怎麼成熟的時候,就開始對孩子進行讀、寫等認知訓練,殊不知這並不符合孩子的認知發展,孩子也只能死記硬背。
孩子不感興趣,但是媽媽還總強迫,這給孩子帶來很大的精神壓力,對學習也越來越反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第三種:給孩子過多的負面暗示
輔導作業的時候,爸爸媽媽實在不耐煩,對孩子脱口而出:“你怎麼這麼笨啊!”
有一種“中國式”謙虛,雖然自家孩子很優秀,但是媽媽總是謙虛説:“哎呀,我家孩子挺笨的!”
而經過心理學研究發現,外界言語和行為暗示對孩子的心理發展影響巨大。如果父母總是把這些言語掛在嘴邊,孩子會產生嚴重的自卑感,開始自我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就這麼笨。
如何幫孩子建立學習自信心?
1、體會“贏”的感受
人在成功時,大腦會釋放一種快樂激素,讓孩子重複體驗。我們在帶孩子做遊戲、做手工、做家務時,可以讓孩子大膽嘗試,幫助孩子體驗成功的感覺。
2、鼓勵孩子探索
孩子的每一次探索都是在不斷的接觸新鮮事物,大腦也在不斷學習,但是不要給孩子設置過大的難度,不然起到的將是反作用。
3、保護孩子的興趣
當孩子想做什麼事的時候,媽媽不要過多阻攔,當孩子對一件事產生興趣的同時,就是孩子學習的開始。
4、允許孩子失敗
沒有人一輩子都是順風順水的,總會有失敗的時候,這並不是壞事,只會讓孩子更加堅強,父母請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耐心,讓孩子勇敢地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