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作業減負如何真正落到實處?精準診斷學情是關鍵

備受社會關注的中小學生作業話題再次進入公眾討論視野。4月25日,針對學校作業的突出問題,教育部下發“十條”作業管理要求,再次回應社會關切。

中小學生作業負擔過重、時間過長讓學生和家長頭疼不已,網上甚至還頻頻曝出家長批改孩子作業苦不堪言,家校摩擦也因此增多。這次教育部下發的“十條”要求,核心指向的便是一些學校作業數量多、質量不高、功能異化等問題。

實際上,學校佈置作業是教育教學的一個必要環節,其本意是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形成能力、培養習慣。同時通過學生反饋回來的作業,幫助老師檢測教學效果,精準分析學生的學情,從而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育質量。這本是一個重要的教學反饋環節,於師於生都有益處,但在普遍追求分數的社會風氣下,作業不斷加重,成了學生、家長、老師共同的負擔。

教育部此次特別強調,要切實發揮好作業的育人功能,佈置科學合理有效的作業。要做到“科學合理有效”,就不能再只關注作業數量,而要更聚焦作業質量。

作業質量如何體現?教育部解釋,要針對學生不同情況,精準設計作業。根據學生實際學情,精選作業內容,合理確定作業數量。鼓勵老師佈置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和個性化作業,嚴禁佈置重複性和懲罰性作業。要實現這樣的效果,關鍵在於,老師要能對全班學生每節課、每個階段的知識掌握情況有所瞭解,甚至是精準掌握。這樣才能對學生進行有效分層,再針對性地佈置作業。

教育部在“十條”管理要求中,鼓勵廣大中小學校老師科學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對作業進行分析診斷。通過作業精準分析學情,再採取集體講評、個別講解等方式有針對性地及時反饋,特別要強化對學習有困難學生的輔導幫扶。這些都需要校內信息化的進一步普及,大數據的共享,基於人工智能與數據支撐的測評升級。在技術的支持下,師生減負增效真正有了可實現的路徑。

事實上,教育信息化發展十餘年後,不少地方、不少學校在運用信息化技術輔助教學的各個環節,已經有了成熟的探索經驗,包括作業佈置和批改、分析環節。以不少教育企業都在做的教學軟件為例,這類涵蓋備講練測考等多種教學場景的軟件裝載在老師的電腦和教室的電子白板內,輔助老師課前、課中、課後的教育教學。課堂上佈置的練習題、課後的作業題,大大小小的測試題,學生的作答過程和作答結果均能進入軟件系統後台,形成數據庫,最後通過算法分析每個人的作答,形成分析報告。

以單獨的作業環節為例,還有專門的作業佈置軟件,老師可以將自己的題庫錄入其中,借用軟件系統自動組卷,學生可線上作答,也可紙質作答。作答情況進入系統後,自動批改,並出具班級整體和學生個人的分析報告。對於班級整體學情及單個學生的學情,老師能一目瞭然,講析重點也清晰明確了。學生則通過作業,形成了自己的個性化錯題本,不僅可以針對性練習,也便於老師有針對性地輔導。這樣既減少了重複性練習,減輕作業數量,同時又提升了作業質量和作答效率,學生的自信心也會有所增強。作業不僅不是負擔,反而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不少地方更是從區域級層面佈局教育信息化,推動學校教育、傳統課堂深刻變革。比如,上海閔行區已着手建立區一級的教育大數據平台,推動教育智能新終端的普及,全面記錄學校管理、老師教學、學生學習的過程性數據。這些數據,將是未來學校和未來教育探索的核心力量。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25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小學生作業減負如何真正落到實處?精準診斷學情是關鍵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