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5月19日訊(通訊員 廖星怡)繁花似錦、生機盎然的五月,是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月。教師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他人”,對學生的影響是深刻的、長期的、潛移默化的。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長髮展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取決於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
隨着考試季的到來,教師們日常工作壓力很大,如何更有效地幫助教師減壓賦能呢?瀏陽十中特別推出了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動。其中,教師心育活動邀請了瀏陽市腦科醫院專家來校指導,以緩解教師職業壓力,切實關心教師心理健康,同時提升教師的心育工作能力,更有效地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狀態。醫教融合,共同守護師生心理健康。
此次教師心理系列講座由李友祥副校長主持,並發動全體教職員工參與。李友祥闡述了教師心理調適的必要性,強調了在教師的素質修養之中,教師的心理素質佔有重要位置。希望各位老師在認真工作之餘不忘關懷自我。
教職工心理健康講座
主講人:瀏陽市腦科醫院院長鄧宗偉。
“醫學不僅僅是關於疾病的科學,更應該是關於健康的科學”。只有從生物、心理、社會三個維度去研究生命、健康與疾病問題,才能全面綜合地防病、治病,增進人類健康,推進現代醫學模式的發展。鄧宗偉院長通過扁鵲治病的故事告訴在場教師:醫學的最高境界——未病先防。
未來醫院最火爆的門診?將是CDDC(慢性疑難性疾病中心)與慢病管理。
面對心理疾病,預防大於治療。
心理學是一門能量學,而疾病是內外正能量與負能量較量。鄧宗偉呼籲廣大教師朋友關注自身能量源及能量儲備,併科普了健康知識及生活指導。
生命外在負能量源:六淫、病毒細菌、不良人際關係、不良生活方式、生活應激事件、生活工作壓力等。生命內在負能量源:不良人格、不良認知、負性情緒、不良體質等。
生命外在正能量源:風和日麗、社會支持、人文關懷、良性人際關係、積極心理干預、經絡調理、中藥調理等。生命內在正能量源: 積極人格、積極認知模式、正性情緒模式、PEM冥想訓練等。
學生心理篩查後健康指導
主講人:瀏陽市腦科醫院副院長陶振
當前,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高度重視,教育部門曾多次下發文件明確要求學校要“每年一次心理健康測評”,且《關於加強全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中,再次提到:“進一步深入細緻開展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摸排。根據市腦科醫院的建議,篩選、排查可能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對心理障礙和心理高危的學生建檔登記,建立‘一人一案’危機干預制度。”
為進一步提升班主任隊伍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素質。陶振對該校學生心理健康篩查報告進行了精準解讀,詳細的報告解讀和專業的數據分析令在場教師讚佩不已。心理篩查能夠對潛在的風險提早把關,讓學校在開展工作時化被動為主動,更好地提前規避校園危機風險。按照篩查結果科學劃分不同類別的學生,能更好地為學校心育工作提供技術指導及心理科學保障。
通過案例分析、專業的心理健康知識普及以及對個別問題的答疑解惑,班主任們明確了關注範圍以及要在工作中具體實踐的方向。講座包括學生心理現態、心理測評後如何與家長溝通、心理測評後的安全管理、學會識別學生心理問題等方面內容,指導性強且易操作實施,對進一步處理學生心理問題以及營造良好的班級心理環境有了十足的信心和動力。
《春風化雨師生談心攻略》
主講人:廖星怡(專職心理老師)
十中教師隊伍年輕、富有活力,但仍然有一些工作中的疑問集中到了一起。
師生之間如何更好地溝通、交流?面對“難開口的學生”、拒絕交流的學生又該怎麼辦呢?這是許多青年教師實際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疑問,也是倍感工作壓力的地方。
心理教師廖星怡在收集了班主任及青年教師們的心聲後,精心備課、潛心研究,向全體教職工發送了一份《春風化雨師生談心攻略》。
講座伊始,廖星怡帶領教師一起進行放鬆按摩操,在場的老師們都發出哈哈大笑,場面十分有趣。同時,她分享了“問題孩子之父”詹大年的教育案例,引發思考。
廖星怡組織在場教師觀看了110接線員一分鐘生命通話視頻,講述一個鮮活的真實案例。並邀請了高二年級主任劉運良、高三年級副主任尹澤文、班主任代表喻阿妮作為分享嘉賓。通過案例研討,三位老師講述了一個個生動有趣的談心小故事,現身説法並用實戰經驗教會年輕教師快速成長,學以致用。
講座最後,廖星怡分享了師生溝通十個小技巧,全程高能、乾貨滿滿。聽完講座之後的龍宇老師表示:“講座準備了豐富的素材,案例典型、具體,引人入勝,啓發我們思考實際工作領域的問題。”
肖敏校長對此次系列講座進行了總結髮言:想要教育出健康的學生,首先要擁有健康的老師。肖敏強調,老師需要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態,學會自我調適,協調好工作及生活事務,以更好的精神面貌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構建良好的育人環境。
三期講座循序漸進、潤物無聲,進一步提升了全體教師對心理健康的關注和重視,對教師自我關懷、防範心理問題起到了重要作用。希望全體教師能快樂地享受工作和生活,以尊重、欣賞、寬容的心態培養學生,讓學生在積極、和諧、有愛的環境下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