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中寫司馬懿評價馬謖為:“徒有虛名,乃庸才耳!”歷史上徒有虛名的人物不少,有些看似高高在上的官職,其實也同樣是“徒有虛名”,地位尷尬。
究其原因就會發現,對於封建王朝的掌權者來説,有些看似不合理的存在,其實也有其特殊的意義。比如滿清的“內閣大學士”一職。讓我們將時間回溯到滿清入關時,當時清朝處於建國初期,官職及制度多沿襲自明朝。雖然如此,曾經作為明朝政治中心的內閣,在清朝的地位卻大不如以前,甚至手頭權力連七品知縣都不如。
內閣這一部門,在明朝十分重要,可以説是朝廷的中堅力量,所擁有的政治權利只在帝王之下。改朝換代之後,內閣的權力逐步被邊緣化,清朝所設立的“議政王大臣會議”這一體制,更加劇了這種狀況。康熙時期,皇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而設立了南書房。而內閣作為前朝設立的權力中心,因此被徹底排除在外了。
此時的內閣地位已經名不副實,而內閣大學士作為這個部門的掌控人,地位就更加尷尬了。內閣大學士的主要工作有點類似於現在的高級秘書,主要工作當然是輔佐一國之君的工作,因此也稱為殿閣大學士。比如《鐵齒銅牙紀曉嵐》中,和珅就常稱呼紀曉嵐為“紀大學士”,但此時的紀曉嵐也只是做點編撰書籍的文職工作,根本沒進入乾隆的權力中心。
內閣大學士一職,可以追溯到唐朝。在唐景龍二年(公元708年),最早出現了修文館大學士這一職位。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增加了集賢院大學士。唐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後,這個職位一般是由宰相兼領。一直到唐貞元四年(公元788 年),由於各種原因這一官職就被廢除。之後,在五代十國的後梁,又設立了大學士一職。
唐之後的宋朝,依然沿用了唐朝的大部分官僚制度,又重新將大學士這一職位交於宰相兼領。此外還單獨設立了觀文殿、崇政殿大學士,這些職位沒有什麼實權,主要進行起草文書之類的工作。
滿清入主中原以後,順治皇帝曾下旨規定:滿族大學士為正一品,漢族大學士則為正二品。這對於漢族官員來説,自然令人非常不平,就因為出身問題無端低人一等,實在難以忍受,所以紛紛上表抗議。為此順治帝退了一步,又於順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下旨,將所有大學士等級調至相同的正二品,不分滿族漢族。此後,在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大學士這一官職又被全部調升正一品。
那麼等級一樣了,實際上的地位就一樣了嗎?倒也未必,畢竟大學士前面還有一些名頭。清朝初期,殿閣大學士成了“院大學士”,因為彼時三個掌院大學士負責掌管三個院,這“三院”在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才變成了“四殿、二閣”。
直到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三殿、三閣”正式成立。二十一年後,乾隆因為痛失愛臣傅恆,將保和殿大學士這一職位撤銷,這樣一來三殿三閣就變成了二殿三閣。到了雍正年間,皇帝為了方便工作設立了軍機處,皇帝詔令大多數就是由軍機處發出,軍機處幾乎取代了內閣的工作,成了權力中心。但是在詔令發出之前,正史的詔書又是由內閣所擬定,文武百官的正式奏章也是先遞交內閣。所以,滿清時期名義上的宰相機構仍然是內閣。
雖然如此,身為正一品的大學士,實際上掌管的都是一些文書以及禮儀工作,軍機大事和其他政務都由軍機處處理。到了後期,很多文書事務都是協辦大學士負責,大學士已經不怎麼在內閣出現。
大學士這一職位從明朝沿襲下來,在清朝歷經數代,經歷了多次更改。其狀態就如王羲之在《題衞夫人筆陣圖》中形容書法:“每作一波,常三過折筆。”在這種情況下,大學士這一職位似乎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但是為什麼這個職位始終沒有被撤銷,而且官員品級甚高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這種高品級但是又沒有實權的官職可以用於制衡漢族官員。清朝科舉中,漢人蔘加的比例相當高,對漢族的讀書人來説,大學士這個職位地位超然,令人神往。很多讀書人都將進入翰林院成為大學士作為畢生追求的夢想。因此,清朝政府便藉助這個官職令漢人定心,以此保障政權穩定。
結語
清朝政府的統治階層是滿族人,人數在整個中國佔據的比例很小,但是他們卻統治着上億的漢族人。大學士和翰林院的存在能夠安撫很多漢族讀書人。為了免生禍亂,各種勢力的平衡和相互制約,是帝王們不得不詳加考慮的要事。
參考資料:
《三國演義》
《題衞夫人筆陣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