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最初將改變命運的希望全部押到柴榮身上時,並沒有得到預期的結果。原因也很簡單,當時柴榮也正處在極度的低迷期,朝廷上有權臣王峻處處打壓排擠,國中還有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劉重進。
在這樣的情況下,柴榮對自己的將來都看不到希望,更別説去重用一個沒有背景和地位的小人物了。
但是,一心想要有所作為的趙匡胤,並沒有因此而放棄,仍然對柴榮充滿了希望。直到柴榮接任了後周的國君,趙匡胤終於迎來了建功立業的機會。
公元955年四月,後周與後蜀進行四州之戰時,趙匡胤在軍事方面的表現引起了柴榮的注意,這也為他之後贏得獨自統兵作戰的機會打下了基礎。
與後蜀的交鋒剛剛結束,柴榮便急不可耐的向南唐發起了進攻。
周世宗柴榮首次親征南唐;
公元955年十一月,柴榮以大將軍李谷為主帥,統領後周大軍向江淮地區進發。戰事初期,後周大軍一路勢如破竹,先後攻克了來遠、山口、上窯等地,很快便打到了南唐在淮河地區的軍事重鎮——壽州。
壽州守將劉仁贍率領將士們依託堅固的城牆嚴防死守,將後周大軍牢牢的抵在了壽州城下。
與此同時,南唐大將劉彥貞奉命率部馳援壽州,他依託水軍的優勢繞道後周大軍的後方,意圖拆除後周在正陽地區搭起的浮橋,把後周大軍完全困死在壽州,然後裏應外合將其全殲。
李谷察覺了南唐的意圖之後,立即停止了攻城,整頓兵馬後撤。然而,壽州守將劉仁贍抓住了這個有利時機,打開城門率部殺出,把後周大軍殺得慘敗。結果,劉彥貞率領的兩萬水軍還沒有到達正陽地區的時候,李谷已經率領殘通過了浮橋。
前方敗退的消息傳回朝廷時,周世宗柴榮怒火中燒,並於公元956年正月,親自掛帥南征。
周世宗柴榮的苦惱;
周世宗柴榮率領大軍出征時,命令劉重進為前部先鋒,急速推進至正陽地區保住浮橋。劉重進接到命令後,日夜兼程輕裝疾行,剛進入正陽地區就與劉彥貞部遭遇,隨即雙方圍繞着浮橋展開了激戰。
在這短暫的交鋒中,劉重進所部大獲全勝,不僅擊敗了南唐軍隊,保住了浮橋,還在戰鬥中擊殺了敵將劉彥貞,激勵了後周大軍的士氣。周世宗柴榮率領的後周大軍,輕而易舉的又打到了壽州城下。
可是,周世宗柴榮在壽州城下,也像李谷一樣被狠狠的澆了一盆冷水。
後周大軍在壽州城下遭到了頑強的阻擊,激烈的戰事整整持續了一個多月,雙方都付出了極大的傷亡。即使後周想盡辦法,壽州城依然牢牢的掌控在南唐的手中。身體上的疲勞,加上精神上的打擊,後周大軍的士氣一下子落到了低谷,周世宗柴榮對此狀況極為苦惱。
就在後周與南唐陷入了對峙階段時,時任都虞侯的趙匡胤脱穎而出,在兩個多月的時間內連續取得了三場逆天戰績,成了後周南征期間戰績最矚目的將領。
塗山之戰:五千對兩萬,趙匡胤全殲敵軍;
柴榮為了打破兩軍對峙的局面,命令趙匡胤率部襲擾壽州城北,駐紮在塗山地區的兩萬南唐守軍。
這是趙匡胤首次單獨統兵作戰,能夠打出什麼樣的戰績,柴榮心裏沒底。所以,只撥給他五千人馬。不求能夠取得什麼樣的勝利,只求趙匡胤能夠鬧得動靜大一點,擾亂壽州守軍的防禦,給負責攻城的後周大軍創造有利戰機。
誰知,趙匡胤首次出戰便取得了逆天戰績,令所有的人都極為驚訝。
趙匡胤親自率領一百名精鋭騎兵偷襲了南唐軍營,打殺了一陣掉頭就跑。南唐兵馬都監何錫仗着人多士眾,為了剿殺這股騎兵幾乎傾巢而出,結果闖進了趙匡胤早已佈設好的包圍圈。經過一番惡戰之後,趙匡胤率部擊殺了南唐兵馬都監何錫,全殲其所部兩萬餘人,取得了首戰的完勝。
趙匡胤的第一戰,不僅在後周軍中引起了轟動,驚得周世宗樂得合不攏嘴,在南唐軍中也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清流關之戰:五千對十萬,趙匡胤聲震南唐;
趙匡胤第一次單獨統兵,便表現出了無與倫比的勇氣和出色的軍事才能,令柴榮及軍中將士們都對他刮目相看。經過了數日的休整,趙匡胤再次統兵出戰南唐的西北門户清流關。此次趙匡胤所帶人馬還是五千,但面對的卻是南唐名將皇甫暉與姚鳳統領的十萬大軍。
雙方軍力相差如此巨大的情況下,趙匡胤依然坦然自若,在清流關外擺開了陣勢。
然而有趣的是,任由趙匡胤在關外怎麼叫陣,就是沒有南唐將領應戰。
原來,趙匡胤經過塗山一戰,名氣在南唐軍中不脛而走,皇甫暉命令將士們嚴防死守,不得輕易出戰,只有尋到合適的時機才能出擊。
趙匡胤見南唐軍龜縮不出,只得另想辦法破關。他對周邊地形進行了一番觀察後,率領部下將士們連夜急行軍,竟然繞到了清流關的後方,對毫無防備的南唐大軍展開了奇襲。
後周將士神兵天降,南唐軍士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恐慌的情緒在南唐軍中迅速蔓延,瞬間瓦解了十萬大軍組成的防線。皇甫暉極力收攏將士向滁州撤退,而趙匡胤則乘勝追擊,一舉攻佔了滁州,打開了南唐的西北門户。趙匡胤也因此一戰,成了聲震南唐的後周名將。
柴榮聞訊後十分興奮,命令趙匡胤在滁州就地佈防,並派遣趙普前往滁州,幫助趙匡胤治理境內的政務。
六合之戰:兩千對兩萬,趙匡胤續寫逆天神話;
趙匡胤佔據滁州之後,後周大將韓令坤又先後攻佔了揚州與泰州等地,後周兵峯直指南唐的國都金陵。南唐國內充斥着恐慌的氣氛,國君李璟意圖在壽州還沒被攻破之前向後周乞和。周世宗柴榮對南唐的乞和視而不見,向全軍下達了乘勝追擊的命令。
南唐見乞和不成,便命齊王李景達親率兩萬大軍,從後周手中搶奪還未穩固的揚州與泰州等地。李景達既是南唐的宗室,也是國內數一數二的勇將,所率將士皆是國中精鋭,不消數日便收復了泰州,揚州之地也危在旦夕。
在這關鍵時刻,柴榮命趙匡胤親率兩千人馬火速趕往六合,督戰韓令坤所部組織反攻,有敢擅自撤退至六合者,當即按軍法從事。
不過,趙匡胤在六合並沒有等到擅自撤退的後周軍隊,而是等到了繞道前往壽州支援的李景達率領的兩萬大軍。
在這種敵眾我寡的情況下,趙匡胤率領將士們背水一戰,經過五天的惡戰,李景達部遭受重創,最終只帶了三千餘人狼狽逃竄。趙匡胤再度續寫了逆天神話。
命運的轉折:趙匡胤開啓了新的人生旅程;
後周與南唐的戰事進行到五月份時,南方進入了連綿的雨季,河水暴漲之後更有利於南唐水軍作戰,而這也正是後周精騎悍勇的缺陷。在這樣的情況下,周世宗柴榮不得不草草的結束了第一次南征。周世宗在返回京都汴梁時,特意帶上了在此次南征中,戰績最為耀眼的都虞侯趙匡胤。
周世宗柴榮回到京師之後,除了對國內的農業、經濟、軍事等各方面的發展又頒佈了一些加強政策之外,就是對此次南征中表現出色的將士們進行嘉獎。
而年輕的趙匡胤也憑着此次南征中立下的奇功,被授予匡國軍節度使、殿前都指揮使等職。
經過此次飛躍式的升遷,趙匡胤的命運徹底逆轉,開啓了一段嶄新的人生旅程。也可以説,若是沒有這三戰三捷的逆天戰績,趙匡胤的命運就不可能有這麼大的逆轉,那麼,他之後所創建的數百年大宋基業也就無從談起。
參考書籍:《宋史》、《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