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志,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而立私愛,焚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賈誼《過秦論》
秦始皇一生至少遭遇了刺客荊軻、高漸離、張良、無名氏數人等四次暗殺。
幸運的是,他都躲過去了。
01
荊軻刺秦王
第一次,瞭解歷史的人基本都知道,太有名。
公元前228年,秦始皇先後滅掉了韓、魏、楚、趙四國,兵鋒直指燕國。
燕太子丹打算刺殺秦王,挽救自己的國家。
在處士田光的引薦之下,結識了精通劍術的義士荊軻。
太子丹委託荊軻刺秦,為穩妥起見,還給荊軻配了一位助手——秦舞陽。
荊軻手捧叛將樊於期的首級,秦舞陽捧着裝着地圖的木匣,走上大殿。
可是秦王的氣場太強大,以至於十二歲就殺過人的秦舞陽當場嚇尿,臉色大變,渾身發抖。
荊軻還算很鎮定,他上前謝罪説:“北方蠻夷,沒見過天子,因此而害怕,希望大王能原諒他,讓他完成燕國的使命。”
荊軻事先把匕首藏在地圖中,在為秦王展開地圖時,突然“圖窮匕現”。
荊軻左手迅速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握匕首,刺向秦王,秦王掙脱躲過,衣袖都被扯了下來。
現場侍衞不敢上前相助,原因是當時宮廷的規矩是,沒有秦王的詔令,大臣不準佩戴武器上殿,侍衞不能攜帶武器擅自進入內殿。
所以即便着急,大臣和侍衞們也都只有乾瞪眼的份。
繞着柱子跑圈的秦王,這般情急之下,竟拔不出自己的佩劍。
當時有個御醫叫夏無且[jū],看見自己手裏的藥袋子,忽然靈機一動,把藥袋子投向荊軻。
就在荊軻愣神的時候,幸好有侍從及時提醒:“大王把佩劍放在背後拔出來!大王把佩劍放在背後拔出來!”
秦王拔出佩劍,揮劍“斷其左股”,荊軻發起最後一搏,甩手投擲匕首,秦王又成功躲過,匕首擊中柱子。
荊軻倚着柱子,癱坐在地上自我解嘲:“刺秦失敗了,是因為我想生擒活捉秦王,得到約契回報太子丹!”
秦王再度攻擊荊軻,連砍了七劍。
隨後,荊軻被一擁而上的侍衞亂刃分屍。
荊軻也許算不上武林高手,但他不可能沒經過訓練,就充任燕國的殺手,應該是個訓練有素的劍客。
秦王嬴政能連續躲過荊軻的兩次致命襲擊,足可見秦王還是有一定臨戰經驗的,即便不是武功高強,至少可以稱得上身手敏捷。
02
高漸離刺殺秦始皇
第二次,就是荊軻的好友高漸離了。
因為受荊軻的牽連,高漸離更名改姓,躲在宋子城當起了酒保。
高漸離擊築唱歌玩得很溜,結果有一天,一不小心就出了名了。
秦始皇聽説後,就召他進宮表演。
不巧,皇宮居然有人認識他:“這不是高漸離嗎?”
但秦始皇憐惜他擅長擊築,赦免了他的死罪。
不過,薰瞎了高漸離的眼睛,這樣又可以讓高漸離擊築,又可以防止高漸離又不良動機。
高漸離每次擊築,秦始皇沒有一次不説好。
時間長了,高漸離漸漸有了接近秦始皇的機會。
某一天,把鉛灌進築裏,高漸離就進宮了。
秦始皇正聽得盡興之時,高漸離高高舉起灌滿鉛的築,就朝秦始皇砸了過去。
可是,沒有擊中。
畢竟雙眼都已經瞎了,砸偏了也不意外。
於是秦始皇就殺了高漸離,決定再也不解近前六國的人了。
03
張良刺秦
第三次,發生在秦始皇二十九年。
秦始皇東遊巡查,到了一個叫博浪沙的地方。
前韓國舊貴族張良高金聘請了一個大力士,打算用大鐵椎遠距離狙擊秦始皇座駕。
韓信之所以選擇這個地方伏擊,是因為這個地方風沙大,完事之後便於逃跑。
可他沒有想到,這樣的環境,雖然利於逃跑,但也妨礙自己的視線和準度。
結果砸中的是副車,沒砸着秦始皇的車。
人是砸死了,可是不是秦始皇。
這次暗殺,一來刺客專業,二來秦始皇毫無防備。
比的應該就是運氣了。
結果刺客沒有秦始皇運氣好。
04
微服私訪偶遇強盜
還有一次,瞭解的人應該不多,發生在秦始皇三十一年。
事件背景:
秦始皇穿上便裝,帶上四個貼身保鏢,去咸陽城來了個微服私訪。
案發時間:
半夜
案發地點:
蘭池(咸陽城的郊區,也就是説秦始皇已經出了安保範圍)
這個危險程度可想而知。
但結果,秦始皇還是逃過一劫。
就説:
第一次荊軻刺殺失敗,可能是因為秦始皇正年輕,武功還挺高強。
第二次高漸離刺殺失敗,因為高漸離眼睛瞎了,沒砸到在情理之中。
第三次張良刺殺失敗,是因為伏擊距離太遠了,砸偏了,算是秦始皇運氣好。
可這第四次呢?
一來,夜黑風高。
二來,秦始皇也不年輕了。
三來,一幫人對5個人。
失敗,説不過去啊。
非要找個原因,除了秦始皇運氣好,貼身保鏢武功太強。這幫盜賊不專業、太爛了,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秦始皇的智武雙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