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不同於遼瀋戰役和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最大的不同是軍隊傷亡少,當時,整個平津戰役解放軍傷亡約3.9萬人,遠少於其他兩大戰役。
而之所以能夠以如此小的傷亡消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52萬餘人,關鍵因素就在於,當時國民黨華北剿總總司令傅作義最終選擇了率部和平起義,從而極大的減小了戰爭的傷亡,也保留了北平這個千年古都。
然而眾所周知,出身閻錫山晉綏軍系統的傅作義是典型的雜牌軍,他既不是蔣介石的老鄉,更與黃埔軍校沒有任何關係。所以,雖然傅作義被蔣介石任命為了國民黨華北剿總總司令,統領華北地區國民黨60萬大軍,成為國民黨在華北五省兩市的最高統治者。
但實際上,傅作義對這60萬大軍控制力並不強,因為,這60萬大軍大多數都是蔣介石的嫡系中央軍。而眾所周知,中央軍在國民黨系統中聽命的,有且只有一個人,那就是他們的校長蔣介石。所以,雖然成為了國民黨華北最高統治者,但是。傅作義的權力,遠沒有想象的那麼大。那麼,華北剿總的60萬大軍,傅作義究竟能控制多少呢?
當時,被任命為剿總總司令之後,歸屬華北剿總建制、也就是傅作義麾下的部隊為:16軍、13軍,62軍、67軍、92軍、94軍、35軍、104軍、105軍、獨7師、 騎4師、騎12旅、騎13旅,再加上後來擴編的87軍、110軍、青年5軍、101軍,一共擁有高達60萬之巨的兵力,而且這60萬大軍大多數還是裝備精良的美械軍隊。
然而,這60萬美械大軍,除了35軍、104軍、105軍和獨7師、騎4師、騎5師、騎5旅、騎12旅、騎13旅是傅作義從綏遠、察哈爾帶過來的嫡系部隊之外,其他都屬於蔣介石的中央軍。
這60萬大軍一共組成了李文、石覺、孫蘭峯三個兵團,如果再加上後來成立的侯鏡如兵團,一共為4個兵團。而這4個兵團,從軍團長的名字也可以看出,只有孫蘭峯兵團是傅作義的嫡系,其他都是國民黨的中央軍。
也就是説,此時的傅作義雖然堪稱兵多將廣,但傅作義卻並不能讓這60萬大軍完全聽命。蔣介石中央軍出身的大將們,對於雜牌軍出身的傅作義更是陰奉陽違。
例如,當時的華北剿總副司令、國民黨軍統出身的特務頭子陳繼承就多次反對傅作義的部署,屢屢讓傅作義下不了台。甚至,陳繼承還公然説出“中央軍的調動必須通過我”、“只有我才能調遣使用”的狂言。
在這種情況之下,為了名副其實,傅作義開始多管齊下,加強對於這60萬大軍的掌控。對於被調來監視和掣肘他的陳繼承,傅作義用三次對蔣介石辭職的方式,最終逼迫蔣介石撤掉了陳繼承副司令的職位。
因為,傅作義對於自己能夠身居華北剿總高位的原因有着極為清醒的認識:他之所以能夠成為國民黨華北60萬大軍的統帥,不是因為蔣介石對他十分偏愛和信任,更不是讓他來享受榮華富貴的。
而是因為在國民黨全面敗退的情況下,蔣介石需要有一個人能夠支撐華北殘局。而這個人,顯然不可能是陳繼承,他也沒有這樣的威信和才華。所以,有恃無恐的傅作義以此要挾,最終逼迫蔣介石撤掉了陳繼承副司令一職,大大加強了對於軍隊的控制。
撤掉陳繼承之後,傅作義再接再厲,他對於在國民黨軍隊中極為活躍且威脅巨大的軍統、中統的特務機關也開始清理。一方面,傅作義開始壓縮他們的活動範圍,另一方面,又以極為堅決的態度撤掉了多位佔據核心職位的特務。
例如,實際為軍統特務的北平市政府民政局局長馬漢三;對外為社會局局長、實際上是中統特務頭子的温崇信等人,都被傅作義想辦法撤職。而對於蔣介石多次派遣特務在華北剿總任職的命令,也屢次拒絕。
與此同時,傅作義還不斷拒絕蔣介石將軍隊分割調遣的命令。例如遼瀋戰役關鍵時期時,傅作義就曾拒絕蔣介石提出援助錦州、擔任總指揮的命令。
對於蔣介石在南京會議上提出將傅作義部全部南掉,將其任命為東南軍政長官的命令,無法直接拒絕的傅作義,則以“林 彪所部需3~6個月休整,在此期間擴軍20~50萬,加強天津的碉堡羣,堅守平津,等待局勢變化”為由,拒絕南下。
而這個理由也讓一直給心存“爆發第3次世界大戰、美國因此加強援助”幻想的蔣介石猶豫起來,最終沒有強令傅作義南下,從而讓傅作義保住了對60萬大軍的控制。
因此,在平津戰役之前,傅作義其實就與蔣介石的矛盾逐漸加深,貌合神離。也因為蔣介石和傅作義的矛盾,傅作一邊對於蔣介石的命令陰奉陽違,甚至公然拒絕,另一方面也想用盡一切手段加強對軍隊的控制。
到了後期,雖然傅作義對於蔣介石嫡系的中央軍仍無法像35軍那樣如臂使指,但是,人在屋檐下的中央軍也不敢對傅作義的命令公然違抗,再加上中央軍雖多,但卻並無一個可以服眾的首領,從而方便了傅作義各個擊破。正是靠着這樣的控制力,讓傅作義能夠最終率領了數十萬大軍宣佈和平起義,卻沒有引起巨大混亂。
當然,作為軍事才華橫溢又身居高位的傅作義而言,雖然他並不想參加內戰,更不想平津地區陷入戰火,但是,如果沒到萬不得已之時,心高氣傲的傅作義顯然也並不想束手就擒。
在這種情況之下,斷絕傅作義及其麾下60萬大軍的頑抗或逃跑的希望,就成為平津戰役工作的重中之重。1948年10月時,蔣介石曾與傅作義研究過關於華北國民黨軍隊何去何從的方案。兩個人提出來三個方案。
第1個方案是繼續固守天津、北平等地,加強防守工事,尤其是加強以天津塘沽港為中心灘頭陣地。這麼做的目的是在平津地區難以守住的時候,傅作義大軍從海上撤往江南地區,這也是蔣介石最為屬意的方案。
另一種方案則是向西撤往察哈爾和綏遠地區。早在抗戰時期,綏遠就成為傅作義的地盤兒。因此,傅作義對於綏遠、察哈爾地區經營很久,對於當地的控制力也極強,再加上傅作義的嫡系部隊大多數都是察哈爾和綏遠人,所以,西撤方案其實是傅作義的主意。
第3個方案,則是繼續堅守北平和天津,同時而擴充部隊,以觀時變。這個方案其實是在傅作義不願意執行第1個方案,蔣介石不同意第2個方案之後的妥協方案。
傅作義之所以不願意執行第1個方案,原因再簡單不過:作為雜牌軍將領,雖然此時傅作義一路高升成為華北剿總司令,但更多的是因為他有利用價值。
一旦如蔣介石所願南撤江南地區,失去了老巢後,僅憑麾下的幾個軍的嫡系部隊,傅作義根本沒有反抗蔣介石命令的可能。而根據蔣介石對於雜牌軍的一貫做法,他的部隊極有可能被蔣介石吞併。
但是,對於向西撤往察哈爾綏遠地區,蔣介石是不願意的。因為,西撤之後的傅作義部,對於國民黨內戰大局於事無補。所以,最終兩方僵持之下,選擇了“繼續堅守北平,同時擴充兵力以觀時變”的方案。而這個所謂的“以觀時變”,其實就是蔣介石和許多國民黨將領心心念唸的所謂第3次世界大戰。
而毛主席早就洞察了傅作義的這一心理,所以,在遼瀋戰役剛結束沒多久,他就果斷命令東北野戰軍停止休整,率軍入關。同時,為了切斷傅作義大軍從海上南逃或西撤的路線,又先後發動了張家口戰役和天津戰役。徹底截斷了傅作義集團逃跑的希望。
在這種情況之下,留給傅作義的其實只剩下兩條路:或繼續頑抗,在外無援兵的絕境之下被徹底消滅,或趁手中還有軍隊,率部起義,為古城保留一分元氣,也為自己和部下爭取一個更好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