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諸葛亮
對諸葛亮一生事蹟的評價,一句話概括就是:諸葛亮是一代賢臣名相,是傑出的政治家。三國時期蜀國是最弱小的,但在諸葛亮的治理下卻是治理最好的,採取依法治蜀政策,並以身作則,鞠躬盡瘁,可以看出諸葛確實有治國之才,而且其高風亮節一直為後世所傳誦。
縱觀諸葛亮對蜀漢集團一生的事蹟貢獻,其實沒有一樣是在軍事上出奇制勝的,在劉備時期貢獻主要是三條:1、隆中對策幫助劉備制定未來的發展計劃與藍圖,起的是策劃的作用。 2、劉備兵敗當陽,諸葛亮奉命去出使東吳,聯合孫權,起的是使者的作用(事實上,孫權答應聯盟是從自身考慮,主要是魯肅貢獻大,諸葛亮影響不大) 3、劉備出兵入川、攻打漢中的時候,諸葛亮在後方“足兵足糧”,起的是管家的作用(劉備入川帶的謀士是龐統,攻漢中帶的謀士是法正)。以上可以看出,諸葛亮在劉備時期主要是鎮守後方,根本不曾領軍出征,更談不上出奇謀、獻奇計。劉備與諸葛亮的關係也不是誇張到那種“如魚得水”。
劉備死後,託孤於諸葛亮(當時蜀國確實沒別人可託了,關羽、張飛、黃忠、馬超、龐統、法正、許靖全死了,趙雲不受劉備信任,魏延鎮守漢中不在身邊),諸葛亮才開始掌管蜀國軍權,但後來諸葛亮六出祁山卻沒得到中原一寸土地,而且在第一次北伐時,曹魏毫無防備、長安守將還是怯戰無謀的夏侯楙、天水等三郡都“叛魏應亮”的大好形勢下,卻小心謹慎不敢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錯過了攻打長安的最好機會,可見諸葛亮絕不是能統領三軍的大將之才!
或許有人説,諸葛亮的北伐是為了轉移國內矛盾,以攻為守的策略,不是真的去統一中原。話雖然也有道理,但六次北伐,勞民傷財,卻無寸功,也説明諸葛亮不是將略之才,諸葛一生唯謹慎,不敢兵行險招,不能用奇謀,實在不適合做三軍統領。哀哉!諸葛亮只能做蕭何,做不了張良,更做不了韓信!
第二位、張良
運籌帷幄謀天下,急流勇退修道術。
張良是一位既有血氣之勇,又具深謀遠慮的傳奇人物。為報亡國之恨,他“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亡”,博浪沙一擊,差一點要了秦始皇的命;為酬知遇之恩,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終於輔佐劉邦戰勝項羽,登基稱帝;為消除劉邦易太子之念,他略施小計,讓太子請來商山四皓,劉邦一見而易念頓失。以三寸舌為帝王師,封萬户,位列侯,功成身退,乃學道術。張良的傳奇經歷,怎不讓人敬慕?
第三位、劉伯温
作為一代軍師和智者,劉伯温料事如神,他深知自己平時疾惡如仇,得罪了許多同僚和權貴,同時也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因此,他在功成名就之後,毅然選擇激流勇退,於洪武四年(1371年)主動辭去一切職務,告老還鄉,回青田隱居起來。
劉伯温在青田過了2年的隱居生活,本來希望遠離世間是非爭奪。但是,他的智慧和才能實在太高,他的名聲實在太大了,他甚至被民間百姓渲染成了一位活神仙般的人物,這就無法避免政敵的嫉妒和皇帝的猜疑。洪武六年(1373年),劉伯温的政敵胡惟庸當了左丞相,指使別人誣告劉伯温,説他想霸佔一塊名叫“茗洋”的“有王氣”的土地做自己的墳墓,圖謀不軌。早就對劉伯温放心不下的明太祖,聽到誣告後果然剝奪了劉伯温的封祿。劉伯温非常惶恐,於是親自上南京嚮明太祖謝罪,並留在南京不敢回來。後來,胡惟庸升任右丞相。胡惟庸乃是天下第一大奸臣,可與秦檜相提並論。劉伯温更加憂慮,終於一病不起。
第四位、姜子牙
相傳姜子牙72歲時在渭水之濱的磻溪垂釣,遇到了求賢若渴的周文王,被封為''太師''(武官名),稱''太公望'',俗稱太公,被周武王尊為''師尚父'' 。姜子牙輔佐武王伐紂建立了周朝, 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克紂的首席智囊、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勳,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儒、法、兵、縱橫等諸子百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
姜子牙是一位滿腹韜略的賢臣和非凡的政治、軍事家,一直受歷代統治者崇尚,這在《詩經》等唐朝以前的許多史料及文學作品中頌文頗多。唐太宗即位後,外夷相侵,內患未除,政局動亂,國家面臨着百亂待治,百廢待興的情況,為了達到''安人理國''的目的,便自稱他是姜子牙的化身,在磻溪建立太公廟,他用這一舉動告訴人們,他要象周文王訪賢並重用姜子牙那樣的賢臣良將,他後來果然得到了一大批治世理國的人才,終於實現了''貞觀之治''。唐玄宗為求國內安寧,需要像姜子牙那樣披肝瀝膽,嘔心瀝血,忠貞不二的勤勉事主的人才,便於公元731年(開元十九年)敕令天下諸州各建一所太公廟。並要求以張良配享,在春秋仲秋月上戊日祭祀。每當發兵出師或各將領及文武舉人應詔,都要先去太公廟拜謁。公元739年(開元二十七年)追諡姜子牙為''武成王'',成為中華民族''武''聖人。公元1072年(宋神宗熙寧五年)為抵禦外寇入侵,下令要求各軍事將領必讀《太公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