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 自文長,義陽人,魏延跟隨劉備入蜀之後,屢立戰功。先後被升遷為牙門將軍,鎮遠將軍,漢中太守,鎮北將軍。建興元年,封都亭侯。諸葛亮駐漢中,用魏延為都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
建安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劉備傾舉國之力拿下曹操手中的漢中,形成真正的三國鼎立之勢時。漢中是蜀國的門户,同時也是咽喉之重地,若漢中不保則蜀難保也。在劉備準備回城,擇將鎮守時,棄張飛不用而破格用了魏延鎮守。劉備對其極為器重,最後魏延不負所托,在他鎮守期間,漢中固若金湯。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調派魏延、趙雲去南方抵禦孟獲。南征途中,七擒孟獲,如果沒有能征善戰的將領,是不可能實現的。魏延個人共出場七次,五勝兩敗,在協助劉備建立蜀國大營時,在對戰之中殺了韓玄、曹遵、平文聘、擒冷包和曹彰。偷襲戰役一次,殺了王雙,但東吳隨便取兩位都能戰勝魏延。
三國時期吳國大將甘寧,官至西陵太守、折衝將軍,綜合實力不在魏延之下。
少年時,他不務正業,他常聚合一夥輕薄少年,自任首領。他們成羣結隊,攜弓帶箭,頭插鳥羽,身佩鈴鐺,四處游來游去。當時,百姓一聽鈴響,便知是甘寧這幫人到了。便以錦帆賊稱之。
甘寧在郡中,輕俠殺人,藏舍亡命,大有名聲。他一出一入,威風煊赫。行則陳列車騎,水行則連接輕舟。侍從之人,披服錦繡。
走到哪裏,哪裏光彩斐然。停留時,常用錦繡維繫舟船,離開時,又要割斷拋棄,以顯示其富有奢侈。東漢末年,甘寧路徑夏口(今湖北武漢),部隊不得過,只好暫且依靠江夏太守黃祖。
公元203年(建安八年),孫權領兵西攻江夏,黃祖大敗,狼狽逃竄。甘寧將兵為其斷後。他沉着冷靜,舉弓勁射,射手孫權的破賊校尉凌操。孫軍不敢再追,黃祖性命這才得以保全。甘寧立下大功,可黃祖扔不重用,甘寧也想棄之而去,只是沒有一條萬全的途徑,因而,獨自憂愁苦悶,無計可施。
蘇飛察知道甘寧的想法,邀請甘寧,置酒歡宴,酒酣之際,向甘寧承諾在黃祖面前舉薦邾長(湖北黃岡西北)。甘寧得到了黃祖的同意,便急速召集了部分心腹,聚集了一些願意相從的人,一同投奔了孫權。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孫權第三次西征黃祖,戰鬥打的十分激烈,最後擒獲黃祖。勝利後,孫權分撥了一支部隊給甘寧指揮,屯兵當口。此後退關羽、襲曹營,建功立業,但也與淩統有殺父之仇。個人出場10次,八勝兩負,先後斬殺了王燻、蔡中、鄧龍、黃祖、凌操、馬延與張凱組合、樂進、張豈頁,敗給了曹洪和朱光。
甘寧的實力,無論是單挑,還是統兵作戰,都不會懼怕魏延。論戰功,或者歷史戰績,也不會輸給魏延。
魏延是吳國霸主孫策的對手嗎?
孫策,字伯符,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孫堅之子,孫權長兄。東漢末年根據江東一帶的軍閥,漢末羣雄之一。三國時期吳國的奠基者之一,綽號“小霸王”。孫策之父死於黃祖箭下,那時孫策僅有18歲,將父親的棺柩運回江南,葬在曲阿。把母親與三個弟弟,拜託給了一位住在江都縣的前輩張紘。自己退居江南,禮賢下士,重振孫家實力。
而後他僅用了不到9年時間,開拓出會稽、吳郡、丹陽、豫章、廬江、廬陵六郡,為吳國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孫策死後,他為繼承江東集團找了一個更強大的繼承人孫權。個人出場5次,4勝平1場,活捉於糜、喝死樊能、斬殺嚴輿、周昕、陳生,戰平太史慈。
孫策之名,威震江東,僅靠一小股軍馬,橫掃江東羣雄,建立基業。魏延雖然勇猛,恐怕沒有孫策的膽識策略,不然也不會一直屈居人下。
東吳周泰戰勝魏延的把握在哪裏?
周泰 字幼平,九江蔡人。公元195年(興平二年),袁術派遣孫策的舅舅吳景去進討橫江,孫策趁機會向袁術請求,要去救助吳景一臂之力。袁術認為劉繇佔據曲阿,王朗在會稽,孫策未必能夠成功。於是把原來孫堅的舊部全部 撥給孫策,讓孫策出兵。周泰與同郡蔣欽於此時加入孫策的軍隊,跟隨孫策左右渡江與劉繇交戰,所向皆破,數有戰功。
公元196(建安元年),周泰隨孫策先後擊破嚴白虎、王朗等人。孫策自領會稽太守,任命周泰為別部司馬,並授予其軍隊。197年(建安二年),袁術拉攏丹楊、宣城、涇、陵陽、始安、黟、歙等縣山賊頭目組朗,作亂當地。那時孫策被山賊圍困,孫權在宣城留的人手僅有千人,鬥志低下。危難之間,周泰奮起作戰,用身體保護孫權,自己身受12處刀傷。
公元199年(建安4年),袁術死後,其部將劉勳佔據宛城,擊敗想要投靠孫策的楊弘和張勳。後孫策西討黃祖時,周泰隨從襲擊宛城,後由江夏打破黃祖。周泰一直隨孫策達到豫章,被任命為宜春長。其個人出場五次,四勝一負,殺了沙摩柯、張南,敗給了曹仁。
周泰的戰績,足以説明其實力不弱,赤壁之戰,荊州之戰,周泰都身先士卒。魏延雖勇猛,恐怕也不一定是周泰的對手。
你是如何看待魏延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