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博易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一直以來,宋朝的武功飽受詬病。且不説對陣遼、金、西夏和蒙元等少數民族政權時常常丟人現眼,就連與安南國這樣並不以武力見長的敵人交手時,宋軍的表現也差強人意。為此,不少人想起了漢武帝時之所以能大敗北方遊牧民族,靠的是強大的騎兵,宋朝之所以戰鬥力弱,全是因為騎兵不濟。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宋朝武功不濟的鍋該由騎兵來背嗎?
秦漢時期的鐵騎
宋軍騎兵戰鬥力究竟是怎樣的?
首先,我們來看看宋朝騎兵部隊的數量究竟是多還是少。據記載,在北宋軍隊的編制中,騎兵所佔比例始終保持在百分之18至百分之25的水平,巔峯時則超過了百分之30。例如宋太宗第一次北伐幽燕,10萬宋軍中騎兵超過3萬;宋仁宗時期,68萬禁軍中騎兵有400營、計22.2萬人。
當然,這其中不乏濫竽充數的老弱殘兵及吃空餉的情況存在。但在神宗朝熙豐變法後,經過裁汰老弱、剪除冗員的全面整編後,北宋禁軍的騎兵仍然達到了12萬人的規模。與之相比,《遼史》雖記載遼國有鐵騎60萬,然而在其綜合國力最強的遼聖宗時期,大遼君臣坦言本國最多隻能動員15萬騎兵。
遊牧民族的騎兵
契丹雖是遊牧民族,又有全民皆兵的傳統。但真正頂用的騎兵,要耗費大量時間和成本才能“造”出來。契丹立國接受了華夏文明,但並沒有實行全面漢化,較為落後的遊牧民族經濟仍佔比較高,官兵的馬匹、口糧、刀劍和弓矢等均需自備,國家不會提供一分錢的補助。經濟上的先天不足決定了遼國不可能將全部的“控弦之士”軍隊化。
比如他們引以為傲的皮室近衞軍,對外號稱3萬,可實際上只能維持2000至4000人的規模。因此可以説,和周邊遊牧民族政權相比,北宋騎兵在數量上並不處於劣勢。那麼,我們接下來看一下,宋軍騎兵的戰鬥力到底如何。
宋軍騎兵裝備的全身盔甲
其實早在宋朝建國伊始,統治者就十分重視騎兵部隊的建設。宋朝承襲五代,因此宋軍深受五代軍隊戰術戰法的影響。唐、晉、漢、周的軍隊十分偏好利用精鋭騎兵發動長距離機動作戰,或迂迴敵後,或斷敵糧道,或穿插分割,或集中突破。尤其在三垂岡之戰和柏鄉之戰中,精鋭騎兵的投入,令戰局發生了根本性的轉折。
宋軍許多將領都擅長使用騎兵,例如雁門之戰中,楊業領千餘精騎繞至敵後發動突襲,一舉重挫遼軍;三都谷之戰中,曹瑋以騎兵實施經典的中央突破、兩翼包抄戰法,從而大破吐蕃。由此可見,宋軍對騎兵的運用是頗有心得的。
楊業
在周邊皆是以騎兵稱雄的政權環伺的情況下,宋人深知騎兵的重要性。著名的《武經總要》專門就騎兵戰術總結出了從偵察敵情、襲擾敵陣、側擊合圍,到斷敵糧道、追逐敗寇等一系列內容。因此,説宋軍騎兵不如遊牧民族政權騎兵會打仗的言論顯然是不正確的。
在另一個和戰鬥力息息相關的因素———武器裝備方面,宋軍騎兵同樣相當優秀。一是人、馬配置重甲護身的比例很高,連很少與敵短兵相接的弓騎手也身着全套鎧甲防具;二是武器搭配十分多樣化,諸營馬隊有槍手、旗手、弓手、鐵錘手和長刀手等,既能應對近戰肉搏,也可以在遠距離上通過漫天箭雨殺傷對手。
影視劇中的宋朝騎兵
此外,宋軍對騎兵的訓練也十分嚴格,禁軍諸營普遍要求其兼習馬槍與弓矢。南宋時,還專門強化騎兵擊刺及格擋訓練,用以抗衡強悍的金軍鐵騎。
宋軍騎兵戰力彪悍卻不能為宋朝正名的原因
史籍中不乏宋軍騎兵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田敏以數百靜塞騎兵沖垮遼軍萬人大陣,元豐西征時西軍選鋒騎兵重創夏軍最為精鋭的鐵鷂子軍。而岳家軍北伐,更是在郾城和穎昌以騎兵對騎兵,將金軍引以為傲的女真鐵騎殺得毫無脾氣。一向以血槽長、結實抗揍著稱的完顏宗弼,在郾城大戰結束時情緒崩潰,當眾痛哭道:“自海上起兵,皆以此勝,今已矣!”
影視劇中的完顏宗弼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宋軍騎兵數量眾多,戰鬥力彪悍,為何未能扭轉兩宋在軍事上屢屢被動的局面?首先,宋軍騎兵在部署上存在很大缺陷。由於宋廷堅持“守內虛外”“強幹弱枝”的政策,因此絕大多數精鋭騎兵都被用來拱衞京師安全。
比如真宗和仁宗時期,禁軍騎兵約一半被用來衞戍四京;孝宗和光宗時期,70%的騎兵都被安置在長江中下游及首都臨安周邊,而戰事激烈的川陝和荊湖戰區則鮮有成規模的騎兵部隊。即使是前線騎兵,也往往要隸屬各部,無法集中攥成拳頭。這種死板的臨戰佈局使得宋軍只能以步兵為基礎進行排陣和戰術設置。
影視劇中的唐河之戰
像唐河之戰和威虜軍之戰中宋軍騎兵之所以大放異彩,恰恰是由於統帥改變既定規劃、將騎兵整合在一起使用。其實,宋廷不是不知道“兵家之事,勢合則雄”的道理,但比起對外戰爭的勝利,內部政治環境的安全更為重要。所以他們寧可自廢武功,也不會改變騎兵分散配置的部署。
其次,相比於遊牧民族政權的騎兵,宋軍騎兵的一大短板就是缺馬。有人認為,隨着唐朝末年中原政權失去了西域、甘涼、薊北等盛產戰馬的戰略要地,宋軍戰馬不足是一個無法根治的先天疾病。但實際上,宋朝疆域雖較漢、唐大幅度萎縮,但整個關中和河東大部及隴西和河湟部分地區仍被其牢牢掌控,而這些地區向來是優質戰馬的產地。
北宋的疆域
加上兩宋還可以從大理進口質優價廉的大理馬,故而馬匹數量本不應該成為困擾宋軍騎兵建設的難題。可癥結在於,宋朝的戰馬主要由官辦的牧監養馬機構出產。由於存在根深蒂固的冗官冗員和貪腐問題,導致官辦養馬雖佔用了大量土地,但產出的馬匹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慘不忍睹。
而宋王朝所面對的遊牧民族騎兵,往往一個騎手可配馬兩到三匹,宋軍卻只能勉強達到一人一馬的水準。並且,宋軍戰馬體形嚴重偏小。韓世忠曾向高宗獻馬一匹,“高五尺一寸,雲非人臣敢騎”。當時的五尺一寸約合今日的1.58米,這已是南宋時期罕見的高頭大馬了。
正是苦於缺馬,宋軍騎兵無法像遼、金、蒙軍騎兵那樣,能夠憑藉歇馬不歇人作長距離機動,也無法長時間參與高強度作戰,這就使騎兵的作戰效能大打折扣。高梁河之戰中,耶律休哥率領的遼援軍先鋒5000人通過輪換馬匹晝夜疾馳,只用三天就從遼國腹地抵達幽州前線,突如其來地給予了宋軍致命一擊,一人多馬帶來的巨大優勢可見一斑。那麼在宋廷高層中,有沒有人意識到這個問題?
答案是肯定的,兩宋時期主張像漢唐一樣大規模發展騎兵的主張一直屢見不鮮。但是,這種呼聲並未被統治集團所採納。當時一匹優質戰馬的價格,可以養活25人。農業社會中,這種鉅額開銷是制約騎兵發展的重要因素。
蒙元騎兵
連曾領教過西夏鐵騎厲害的范仲淹和韓琦等,剋制敵人騎兵的思路,也是建立在步兵和工事基礎上的“築城淺攻”戰術。這種戰術雖然也取得了成功,但卻是守有餘而攻不足。王安石變法時,曾推行保馬法,鼓勵民户養馬,平時散養,戰時再集中起來使用。王荊公雖然想法很好,但由於農民對戰馬的習性不瞭解,散養的馬匹死亡率較高,且馬匹質量不佳,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
結語
宋朝主張大規模發展騎兵且取得過較好成效的,似乎只有岳飛一人。岳飛在與金軍和偽齊軍隊作戰時,十分注重繳獲、搶奪敵軍戰馬,並由此組建了以“背嵬軍”為核心的精鋭騎兵部隊。在堰城和穎昌兩場宋金騎兵硬碰硬的交鋒中,岳家軍騎兵展現出了超強的戰鬥力。這説明擴建騎兵的做法是完全可行的。
影視劇中的岳家軍
但除去岳家軍外,像劉錡、韓世忠、吳玠等宋軍其他名將仍然採用以步制騎的戰術,所以岳飛以後宋軍再也沒有出現大規模使用騎兵的戰例。
因此,宋軍騎兵並非不能戰,而且在部署得當、運用合理的情況下,往往能出奇制勝、大顯神威,甚至成為左右戰事勝負的決定性力量,無奈宋朝弊病百出的軍政制度大大限制了這一優勢兵種戰鬥水平的發揮。所以,宋朝武功不濟的鍋,絕對該由其統治階層,而不是騎兵將士來背。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