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戰國時期,齊國與其他諸侯國關係,從聯盟到分手揚鑣又被報仇雪恥,從軍事外交策略,分析齊國滅亡原因?戰略目標不明確,失去主動權
戰國時期,是一個羣雄爭霸的時代,這就需要各國想盡一切辦法使國力強大,或變法圖強,或改革發展,以期在政治、經濟、軍事上增強實力,除此之外,各國的外交策略也是爭霸戰爭中一項重要內容,這一時期的外交活動,基本上都是圍繞戰爭而進行的。例如秦國的連橫,其他國家的合縱,三晉的朝秦暮楚、首鼠兩端的邦交策略影響着各國關係,甚至影響着戰國格局,除此之外,國與國的關係還隨戰爭態勢的發展而變化,由此可見軍事外交活動對於各諸侯國來説尤為重要。
毫無疑問,戰國時期,秦國的邦交策略最為成功,它能從一個西北邊陲的貧弱小國,逆襲為戰國霸主,這與其連橫策略是分不開的,而魏國的衰敗,與其處於四戰之地的惡劣地緣政治,和首鼠兩端,朝秦暮楚的邦交策略不無關係;那麼,一向富庶強大的齊國,為何也會國勢衰落,最後在秦國統一戰爭中不戰而降呢?本篇文章,筆者從齊國軍事外交的角度,來分析齊國滅亡的原因。
齊國與其他諸國的軍事外交活動
與三晉的關係,從對手到聯盟,又分道揚鑣
齊國與三晉的關係,其實就是齊國與魏國、韓國、趙國的關係,三家分晉後,魏國最先強大開始征伐他國,齊國與趙國、魏國鄰國,一直處於三晉的攻擊下,特別是齊國內亂,三晉趁機聯合伐齊,齊軍大敗;三晉屢次聯合攻打齊國,在這一時期齊國處於戰略防禦階段。
齊威王改革後,國力強大,齊國開始聯合趙國、韓國與魏國展開原爭奪戰,這就是齊魏爭雄時期;而此時三晉內部,魏國、韓國、趙國由於領土糾紛戰爭頻繁,導致魏國自身實力下降,齊國對三晉的戰爭由防禦向進攻轉型,桂陵戰爭,齊國大敗魏國,但魏國沒受到什麼損失,魏惠王又聯合韓國,打敗齊、衞、宋三國聯軍,齊國被迫向魏國求和。
魏國先後戰勝齊國和秦國,魏惠王飄飄然,自立為王,引起天下諸侯公憤,隨後發生了馬陵之戰,魏軍主力被全殲;次年,齊國又聯合秦國、趙國再次攻打魏國,魏國從此失去霸主地位。齊國大敗強大的魏國後,實力大增成為合縱的主角,而三晉除了受到齊國威脅外,更大的威脅是秦國;但秦國成功使用離間計,離間齊楚,成功在三晉之間進行多次連橫策略,而齊國佔領燕國,滅掉宋國又引起公憤,最終導致燕國樂毅領導的五國伐齊行動,齊國從此一蹶不振。
五國伐齊後,齊國實力衰弱,趙國則屢次攻打齊國,奪取城池;而韓國、魏國在秦國的攻擊下,自顧不暇,沒有經歷與齊國交戰;而燕國為了復仇,聯合三晉、楚國又攻打齊國,這是三晉與齊的最後交鋒。
與秦國關係,從聯盟到互相傷害,最後被滅亡
齊國與秦國的關係相當複雜,本來兩國領土不相鄰,還遠隔千里,沒有直接利益衝突,但在齊國在戰國時期,連橫、合縱、遠交近攻的邦交策略下,屢屢捲入戰爭中;我們來看看齊國與秦國之間的關係。魏國是戰國初期霸主,秦國在魏國的打擊下,齊國在三晉屢次攻伐下,齊、秦兩國都面臨共同的敵人魏國,於是兩國結盟對付魏國,而在馬陵大戰後,魏國衰落,戰國格局進入齊、楚、秦三足鼎立的局面。
齊、秦兩國勢均力敵,都想拉攏楚國;齧桑之會失敗後,張儀相魏,幫助秦國連橫韓、魏以攻齊、楚;而山東五國卻支持公孫衍合縱策略,此時齊國態度不明顯;當蘇秦發起六國攻秦時,楚懷王為合縱長,但齊國並未出兵,六國伐秦變五國伐秦。在六國合縱和五國伐秦期間,齊國與秦國兩國關係以和平為主,但兩國都通過外交手段來限制對方。秦國強大後,兼併周邊土地對楚國造成威脅,於是楚國拉攏齊國共同抗秦,秦國則通過離間計手段破壞齊、楚聯盟;當秦國奪取楚國漢中之後,將巴蜀、關中連成一片,秦國實力更加強大,在齊秦兩國關係中,齊國逐漸處於被動地位。
秦國拆散齊楚聯盟後,對中原諸侯國各個擊破,迫於秦國的壓力,韓、楚與齊結盟,此時秦國又使計離散齊楚聯盟,這一階段,齊秦兩國關係,先是友好,後又交兵戰爭,表面上看齊國在戰爭上取得了主動,遏制了秦國擴張勢頭,但實際上齊國並沒有獲得什麼利益,也沒有趁機攻破函谷關,重創秦國。
此後,秦國為了解除趙國的威脅,又結盟齊國,並建議齊國稱帝,齊、秦兩國稱帝,使其他五國倍感壓力,紛紛加緊活動離間齊、秦聯盟;為了削弱秦國,齊王接受蘇秦的建議聯合五國聯軍伐秦,五國伐秦,齊國並沒有得到任何實惠。
五國合縱攻秦後,齊國趁機佔領宋國大部分土地,直接威脅三晉和楚國,於是秦國、燕國、趙國、韓國、魏國等國共同謀求伐齊,秦國趁機奪取齊國九城;此後,秦國又參加了燕國樂毅領導的五國伐齊,從此齊國元氣大傷,齊、秦對峙局面逐漸轉變為秦國一家獨大。此後,秦國採取遠交近攻策略與齊國結好,在殲滅他國之後,秦國回頭順勢就滅了齊國。
與燕國關係,從趁火打劫到報仇雪恥
燕國是戰國七雄最弱小的國家之一,參由於地處中原北部,參與諸侯爭霸活動也較少,但燕國和齊國是鄰國,在戰國中後期,兩次被齊國打敗,並且最終給齊國致命一擊,我們來了詳細瞭解下燕國與齊國關係:
燕國貧弱,燕易王即位時,齊國趁機攻打燕國,奪取十座城池,此後燕國對齊國採取防禦戰略,但在此期間,燕國和齊國也有過聯合行動,在中原盛行“連橫”、“合縱”的邦交活動下,燕國曾經參加齊國組織的五國伐秦行動。
燕國在政治上固守王道,燕王噲異想天開地將王位禪讓給大臣子之,造成燕國內亂;此時,齊國趁火打劫攻打燕國,並佔領了燕國首都,開始殘暴統治,激起燕國貴族和平民的巨大仇恨。
燕昭王即位後,推行樂毅變法,國力逐漸強盛,但始終沒有忘記報仇雪恨,一直在尋找機會攻打齊國,燕昭王先是採取蘇秦“惡齊、趙之交,以便王之大事”策略,離間齊、秦聯盟,勸説齊國攻打宋國,消耗齊國國力, 然後樂毅又聯合五國伐齊,此次戰爭差點使齊國滅亡,從此齊國一蹶不振。
然而,齊、燕兩國的故事還沒有完結,燕昭王去世後,樂毅被冷落,齊國田單利又趁機離間燕國君臣關係,騎劫代替樂毅成為燕軍統帥;齊國田單用火牛陣突襲燕軍,收復七十餘城,齊國成功復國;而燕國在楚國幫助下,逃過一劫,此後,齊、燕兩國很少有軍事行動。
與楚國關係,從聯盟到背盟,秦國坐收漁翁之利
齊國與楚國關係比較複雜,齊國在戰國初期就進行改革成為當時一大強國,而楚國改革並不徹底,又實行分治制度徒有大國虛名,這一時期,齊楚兩國外交行動不多,處於和平共處階段。
戰國中期,齊、秦兩強對峙,都想拉攏楚國入伍,楚國成為齊、秦戰略聯合的對象;楚國優越的地理位置對齊、秦兩國爭霸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而楚國基於北有強大的秦國和難以逾越的巴蜀地區,長期把戰略發展方向地位在東方,同時與秦國基本保持聯合友好關係。
當秦國奪取魏國十五縣,威脅到東方諸國時,楚國才意識到秦國的威脅,於是聯合五國伐秦,楚懷王為合縱長,但楚國並未出兵,伐秦失敗;當秦國佔領巴蜀地區後,對楚國形成高屋建瓴的俯瞰攻勢時,楚國才將秦國視為最大的威脅,進而改變思路與齊國聯合,共同對付秦國。
齊楚聯盟被秦國張儀用計拆散,楚國被秦國坑的丟了夫人又折兵,齊國因楚國背盟而與其絕交,後再楚懷王的爭取下,齊楚兩國重歸於好。秦國當然不能看到齊楚再次聯盟,於是派張儀欲以漢中一半土地給楚國,再次離間齊楚關係,楚國再次背齊合秦,齊國聯合韓國、魏國攻打楚國。
在於齊、秦兩大國之間的楚國,面臨兩種選擇,要麼合秦,要麼聯齊,其傳統戰略是向東擴張,進而稱霸中原;而齊國則試圖奪取泗上,淮北進而奪得楚國東地,所以説齊、楚兩國矛盾是不可協調的;齊國由於自身實力有限,只能聯合他國,反之楚國也一樣,因此,這一時期齊國、楚國關係是非常微妙的,兩國既有聯合,又有戰爭,聯合時也是貌合神離,在這種情況下秦國坐收漁翁之利,進而獨霸中原。
原因分析
筆者認為,齊國的滅亡與其失敗的軍事外交戰略有很大關聯性,其外交策略不足之處有以下幾點:
總體戰略不明確,想稱霸但沒有統一天下的目標
齊國和秦國在諸侯爭霸過程中,其總體戰略大致相同,都是實現自己的霸主地位,但通過後來的戰爭,我們發現,齊國對於霸主地位的認識與秦國還是有所不同,秦國的戰略目標非常明確,成為最終的霸主,統一天下,清除其他國家的障礙,而齊國眼中的霸主只是暫時的,地區性的沒有將統一天下為己任。
在諸侯爭霸過程中,秦國實行的是“事一強以攻眾弱”的“連橫”策略,而齊國實行的是“合眾弱以攻一強”的“合縱”策略,我們由此可以看出,秦國是進攻型路線,這就需要對外擴張,統一六國;而齊國是防禦型路線,對外擴張並不是一定為了統一天下,而是擴大本國疆域,增強本國實力。
從對外擴張的路線來説,齊國是跳躍式的,在局部地區實行蠶食策略,比如蠶食燕國、蠶食淮北地區,總體上太固定的路線可循;而秦國的擴張路線則不同,步步為營,穩步推進,以秦地為基礎,向四面發展,向西獨霸西戎,向南收復巴蜀、蠶食楚國,向東攻打三晉,最後把所佔領的領土連成一片,實行點、線、面,遵循鋪開式、由近及遠的擴張步驟。
齊國缺失戰略的主動權
對於一個國家來説,戰爭是一個非常龐大複雜的系統,可變因素眾多,包括人為因素、敵情變化、戰局發展等,往往都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怎樣調節戰略目標與局部戰略變化的矛盾,就成為統治者必須把握的關係,因為,誰能把握戰爭的主動權,誰就能佔得先機。
齊國在對外擴張過程中制定的戰略很不明確,在戰國早期,齊國一度想成為霸主,但隨着戰爭態勢的發展,齊國並沒有想把之前預定的霸主範圍擴大下去,在爭霸過程中沒有協調好戰略總目標、與階段性目標的制度,沒有最終的戰略目標。
比如,齊國瀕臨東海,要想向中原擴張,最好的戰略方針肯定是一路向西,而楚國的淮北、泗上是齊國向西發展的障礙,這個戰略地理非常重要,齊楚兩國都想爭奪這片土地,以此為據點,進軍中原;齊楚兩國為了這片土地發生多次戰爭,合縱關係多次變化,齊國奪回這邊土地後又被楚國奪回。
之所以造成這樣的情況,那是因為齊國制定階段性戰略目標的時候,沒有考慮到當時的實力,即使考慮到了當時的實力,也沒有為保住和鞏固這片土地而採取更多的措施,這樣一來,齊國為了爭奪這片土地,不斷地發動戰爭,最後既沒有得到土地,也耗費了國力,又影響了在其他地區的軍事發展;這樣一來,齊國的軍事受到其他國家的牽制,從而喪失了戰略的主動權。
戰略主動權的把握就是掌握時機,發揮優勢,按照自己的路線走,但齊國不是這樣的,齊國發動戰爭並不是選擇有利的時間、地點和方式與敵作戰,而是受制於人;例如,齊國攻打宋國受燕國的鼓動有很大關係,齊楚聯盟時,楚國總是利用齊國的力量攻打他國;在合縱活動中,齊國總是受到公孫衍和蘇秦的影響,齊國很少有主動權。
在邦交活動中,齊國的態度總是比較消極,不像秦國那樣為了總體戰略目標,積極與他國聯合,盟約,聯姻,遠交近攻,步步為營地為實現目標而服務;反觀齊國,其進攻路線都是跳躍式的,奪取的領土都在別國境內,自己鞭長莫及,無法控制,在諸侯戰爭中,齊國雖然獲得不少勝利,但受益很少,最終因為國力的消耗太大,導致戰略主動權喪失。
齊國沒有采取措施鞏固既得利益
在諸侯爭霸過程中,對既得利益的鞏固,齊國和秦國採取不同措施和態度,秦國積極鞏固既得利益,一切以既定的總體戰略目標為準,不受他國影響,但為了大局,秦國可以放棄暫得利益,不糾結於一城一池,相反,秦國會把暫奪的領土作為與他國談判的籌碼,有利於分化敵國聯盟,孤立敵軍從而達到各個擊破的目的。
與秦國相比,齊國在既得利益上斤斤計較,在鞏固既得利益上態度消極,類似於秦國歸還土地的情況,齊國做得非常少,反而為了奪取他國土地,卻不斷髮動戰爭,即使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獲得土地後,又沒有實現寬容的統治政策,爭取民心,最終失敗而歸。
齊國趁燕王噲禪位而導致的國內大亂,趁機發兵攻入燕國,幫助燕國平定內亂,如果這時候,齊國能夠拉攏燕國貴族為齊所用,將政權還給燕國,齊國還是能長期控制燕國的,至少燕國貴族和百姓都感激齊國,會聯齊抗秦的。
但齊國統治階級卻想直接佔領和統治燕國,這難免有趁人之危的嫌疑,更甚者,齊國在燕國實行了殘暴的統治,最終引起燕國全體人民的仇恨,此仇恨幾十年不消解,燕昭王即位後就開始謀劃找齊國復仇,最終樂毅聯合五國伐齊,差點滅掉齊國。齊國不僅對燕國這樣,對宋國也是如此,失去道義的齊國,最終四面樹敵,成為眾矢之的。
我們再來看看秦國,在攻佔別國土地後,秦國為了暫時的聯合可以不斷歸還土地,到時機適宜時再去攻佔,秦國對於一時難以控制的土地,採取羈縻政策,比如在巴蜀地區,就採取“以夷治夷”的政策,君長選用當地貴族,秦國只派一個督導員,當然,巴蜀地區也不會輕易臣服的,秦國經過三次平定,才臣服巴蜀。所以,與秦國相比,齊國在外交策略中相差甚遠。
討論
筆者認為,一個國家要對外擴張,最好的方式就是遵循“由近及遠”式的方針,這是因為受實力的影響,例如運輸能力、後勤供給能力、通訊手段等條件的制約;對於實力增長來説,任何一個國家都有一個過程,當國家實力不足時,它是不可能向離本國太遠的地方擴張。
其次,還要遵循“力量梯度損失”原則,也就是説離國內基地越遠,擴張強度就越小,這就是所謂的“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並且隨着距離的延長,力量逐漸削弱,對本土基地就越缺乏親熟性,遠離本國的兵勇容易失去勇氣和道義感,從而影響擴張者的民族精神和國家意志。
參考文獻:《史記》、《淮南子》、《戰國策》、《漢書》、《資治通鑑》、《呂氏春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