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裏,假如孩子吃不了學習的苦,就讓他嘗一嘗生活的苦

寒假裏,假如孩子吃不了學習的苦,就讓他嘗一嘗生活的苦

文:文雨

前幾天,一位小學生家長在後台留言求助:

“孩子在家裏待久了,對待學習越來越懶散鬆懈。

各種道理都説遍了,可孩子就是不聽,甚至還搬出韓寒、比爾·蓋茨等的人來反駁。

讓孩子學習也不能硬來,你説我們做父母的該怎麼辦啊?”

孩子不想吃學習的苦,家長勸説無效,是很多家庭面臨的難題之一。

如何讓孩子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如何促使孩子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談談學習吃苦這件事。

一、學習不想吃苦,就讓孩子嚐嚐生活的苦

前不久,看到一則“硬核”媽媽讓孩子自願寫作業的新聞:

網課期間的某一天,王女士因為臨時有事,讓兒子自己完成作業。

到了當晚11點多,王女士收到了班主任催交作業的信息。

原來,兒子一整晚都在玩,根本沒有寫作業。

王女士很是氣惱,但念在不能打罵孩子,便幫兒子請了一天假。

她告訴兒子:“讓你讀書,是希望將來有更多選擇的機會。既然你現在不想讀書了,那明天就來嘗試一下工作吧。”

王女士拿出家裏買的紙盒,要求兒子把紙盒展開、用透明膠粘好,堅持做8小時。

一開始兒子很是興奮,但堅持不到三小時便直言太累了,想去學習寫作業了。

孩子涉世未深,不明白什麼才是最苦的,所以總把放棄學習想得很簡單。

他們不清楚,相比於生活的苦,學習的苦累根本不值一提。

他們不知道,正是家長在物質上全力支持,老師在學習上盡心教導,他們才得以無憂、專心地念書。

他們不理解,自己不屑一顧的學習機會,是貧困山區孩子求而不得的希望。

講道理可以説是代價最小的教育方式,如果行不通,不妨讓孩子體驗一下不讀書的後果。

寒假裏,假如孩子吃不了學習的苦,就讓他嘗一嘗生活的苦

二、不吃學習的苦,就要一輩子吃生活的苦

今年初,#那些中途退學的人都怎麼樣了#上了微博熱搜。

點贊最高的評論這樣寫道:

“説實話,我身邊這樣的人都混得不怎麼樣,社會就是這麼現實......”

説起輟學,很多人都會拿韓寒作為案例,覺得自己也能闖出一片天。

然而,退學的孩子千千萬,可最後只有一個成為了“韓寒”。

而且不要忽略了,韓寒在退學前已經憑藉《杯中窺人》一文獲得了首屆全國新概念作文比賽一等獎,並出版首部小説《三重門》且銷量破紀錄。

2018年一次採訪中,韓寒談及當年輟學的行為很是後悔:

“退學本身是一件失敗的事情,因為沒能戰勝挑戰,所以只能從挑戰中退出來,這不值得學習。”

常説條條大路通羅馬,而其中,讀書考試是最好走、最公平的一條路。

畢竟,這是少有的,不論身世背景、貧富地位,所有人站在同一起跑線的機會。

問問孩子,不學習,你能拿什麼和別人競爭?又該拿什麼談理想?

告訴孩子,如果嫌苦而放棄讀書,就如同赤手空拳的士兵,面對強敵時毫無還手之力。

沒有人可以坐享其成,學習只會苦一陣子,不學習則要苦一輩子!

三、學習雖然辛苦,卻是通往未來的光明路

去年8月,華為總裁辦發佈一則通知,引發社會廣泛熱議。

通知顯示,華為將對8位2019屆頂尖畢業生實行年薪制,最低89.6萬,最高竟達到201萬!

寒假裏,假如孩子吃不了學習的苦,就讓他嘗一嘗生活的苦

很多人看完不禁感慨:知識就是財富,這話一點都不假!

人們常把學校比作象牙塔,因為在這裏,學生們如飢似渴地汲取知識、探索世界。

人們常説教育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因為在這裏,學生們種下了一個個希望。

讀書學習,不僅獲取知識,還將鍛鍊能力。

畢竟,學習好不好,體現了一個人的綜合能力:

包括耐力、意志力、學習習慣、反思能力、抗挫折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等。

作者龍應台寫給兒子的一段話,在這裏送給各位孩子:

“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我希望的,是你將來能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選擇想做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好好讀書,也許不能保證你站上巔峯,卻能護住你不跌入谷底。

今天多學一點,將來就可能多一次機會,多一個選擇,多一種人生的可能。

學習之所以辛苦,是因為學習之人正在走上坡路,正在逆流而上。

孩子,學習雖苦,卻是通往世界的光明路!

假如孩子吃不了學習的苦,不要只講道理,還可以讓他嘗一嘗生活的苦。

要讓孩子明白,學習雖苦,但每一分努力和堅持都不會被辜負!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97 字。

轉載請註明: 寒假裏,假如孩子吃不了學習的苦,就讓他嘗一嘗生活的苦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