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星河講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漢武帝劉徹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帝王之一,他一生成就卓著,在軍事、內政、文化等方面都有突出貢獻。在他數十年勵精圖治下,大漢王朝邁入了鼎盛階段,史稱“漢武盛世”。然而就是這樣一位開創空前豐功偉績的帝王,卻在自己的時候昏招頻頻,接連犯錯。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下漢武帝晚年做了哪些錯事?
一、窮兵黷武
在漢武帝晚年犯的諸多錯事中,窮兵黷武,不斷對外發動戰爭當排在第一位。漢朝自開國以來就一直飽受北方匈奴的襲擾。漢初幾代皇帝一直奉行休養生息的國策,努力發展國內經濟,到了漢武帝執政時期,漢王朝已攢下了一筆非常豐厚的家底。於是,漢武帝開始任用衞青、霍去病等名將北擊匈奴,並取得了巨大成功。
然而,當一份又一份的勝利捷報傳送到長安,當大漢王朝的版圖越來越龐大時,漢武帝開始變得飄飄然。他不顧連年征戰給國家帶來的沉重負擔,堅持對外拓邊。漢初幾代皇帝留下的家底全部消耗殆盡後,他又通過強硬手段從百姓身上盤剝。為了實現自己的千秋偉業,漢朝百姓付出了極其巨大的代價。杜甫在《兵車行》中寫道:“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雖然杜甫此處是借漢喻唐,但也從側面説明了漢武帝執政後期民生之疾苦。
二、“堯母門”風波
公元前94年,漢武帝的寵妃趙婕妤(鈎弋夫人)懷胎十四個月後生下皇子劉弗陵。老來得子的漢武帝非常高興,他對身邊人説:“聞昔堯十四月而生,今鈎弋亦然。”於是將鈎弋夫人寢宮外的大門更名為“堯母門”。堯是上古聖君,漢武帝將幼子劉弗陵和堯相提並論,足見對這個孩子有多看重。可問題是,當時皇后衞子夫、皇太子劉據都並無過錯。漢武帝莫名其妙搞出一個“堯母門”事件來,這不僅給皇后、太子造成很大的壓力,還給朝廷裏那些投機分子帶來想象空間,許多人藉此推斷出皇帝有廢長立幼心思,後來的“巫蠱之禍”根源就是從這裏開始。
值得一提的是,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懷胎十四個月是絕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鈎弋夫人懷胎十四個月後生下劉弗陵只有兩種可能:一是史書中誇大其詞;二是漢武帝被綠了。
三、巫蠱之禍
“巫蠱之禍”是漢武帝晚年發生的最大一起政治事件。漢武帝寵臣江充在徹查“巫蠱案”時聲稱在太子宮中發現大量詛咒漢武帝的巫蠱木人。太子害怕坐以待斃,遂起兵造反,結果漢武帝親自出手鎮壓,太子兵敗後自盡,受此事牽連者多達數十萬人。
“巫蠱之禍”導致漢武帝和太子劉據“子叛父,父殺子”,並使皇后、太子及其大批朝廷上層人物被誅殺。這不僅嚴重損害了皇室的權威,同時也極大動搖了漢朝的國本。漢武帝后來面臨沒有合適繼承人的尷尬處境,最終只好將皇位傳給年僅八歲的劉弗陵,結果造成了的霍光專權的局面。
“巫蠱之禍”結束後不久,漢武帝又開始後悔自己對太子刻薄寡恩才導致他不得不反。於是他一面追思太子,一面下令剷除那些在“巫蠱之禍”中立功的人。這些人原本都是受皇命去鎮壓太子,結果卻因皇帝反悔而一命嗚呼了。古人云“伴君如伴虎”,漢武帝卻是比老虎更可怕。
四、逼走李廣利
李廣利是漢武帝后期的漢軍主要將領,同時也是漢武帝第五子、昌邑王劉髆的舅舅。太子劉據死後,李廣利和丞相劉屈氂(李廣利和劉屈氂是兒女親家)商議想擁立劉髆為太子。“肥水不流外人田”這本是人之常情,可是漢武帝知道此事後卻極為震怒。他下令將劉屈氂腰斬於東市,同時還將李廣利的家人也都抓入大牢。當時李廣利正帶着大軍與匈奴交戰,雖説李廣利的軍事才能平平,可將在外,皇帝在後方將他家人全打入天牢這算是怎麼一回事,最起碼也要先把李廣利召回朝廷再下手也不晚。
李廣利自知處境不妙後就下定決心要馬上找匈奴火拼,希望立下不世之功給自己及家人抵罪。打勝仗本來就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等一系列條件,李廣利急於求成,孤注一擲,結局自然是災難性的。他帶着七萬人深入敵境,結果遭匈奴大軍突襲,七萬漢軍將士就這樣葬送在李廣利的“豪賭”之中,而李廣利本人則在兵敗後投降了匈奴。
雖然此事結果是李廣利兵敗叛逃,但究其根源卻是漢武帝不能忍一時之氣,急於對李廣利的家人下手。也許皇帝當久了真以為天下盡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可事實卻是“你有你的計劃,世界另有計劃”。
參考文獻:《史記》、《資治通鑑》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