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易,不死難,李陵的吶喊我的一生為何如此不公?
在中國漫漫歷史長河中,忠臣無數,奸佞亦不少,毋庸置疑,前者自然受千古景仰,而後者亦會遭萬世唾棄。然而,在忠奸分明的帝制時代,有個人雖變節卻也獲得深深同情。
在中國漫漫歷史長河中,忠臣無數,奸佞亦不少,毋庸置疑,前者自然受千古景仰,而後者亦會遭萬世唾棄。然而,在忠奸分明的帝制時代,有個人雖變節卻也獲得深深同情。(李陵的悲劇來自人性的文化)
他就是李陵,李陵到底是因被滅族而甘心另事他主,還是兵敗詐降伺機滅反撲?時至今日還是説法不一。不過我很理解他,就像很理解壯志未酬的祖父李廣一樣。
(公元前99年)漢武帝天漢二年秋,廢材的貳師將軍李廣利率三萬鐵騎從酒泉出發,征伐匈奴。
此時李陵正任騎都尉,率五千人將士在酒泉,張掖駐防。
漢武帝原計劃要李陵負責李廣利後勤補給,但李陵主動要求率五千步卒,深人漠北,牽制匈奴大軍注意力,武帝默許李陵出兵要求。
數月後,漢軍主力與匈奴八萬鐵騎在浚稽山相遇。李陵率領步卒,駐軍兩山之間當道紮營盡顯英雄本色。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氣勢,他也不負眾望,連戰連捷,匈奴騎兵一萬餘人進退不得,且戰且退,妄圖誘敵深入,李陵年少氣盛明知是計也追擊而去。
數月後,漢軍主力與匈奴八萬鐵騎在浚稽山相遇。李陵率領步卒,駐軍兩山之間當道紮營盡顯英雄本色。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氣勢,他也不負眾望,連戰連捷,匈奴騎兵一萬餘人進退不得,且戰且退,妄圖誘敵深入,李陵年少氣盛明知是計也追擊而去。(連戰連捷李陵長驅直入)
在他看來,李廣利大軍就在側翼,還有輔軍在後,就算被包圍也有友軍可以支援,不至於被包圍,可惜李廣利不是衞青也不是霍去病,而只是一個嫉賢妒能的小人,面對深入敵陣的李陵步卒。他遲遲不派援軍支援,反而反方向追擊敵軍,最後最後居然撤退了。
碰見這樣的坑爹隊友,李陵無奈了,深入敵後,孤立無援的現狀讓匈奴人找到戰機,於是他們開始率軍阻斷漢軍退路,把李陵軍所部團團包圍。
被圍攻近十天時間裏,李陵率軍與匈奴大戰數十場,最終因彈盡糧絕、援兵未至,兵敗投降,成了史書上所説的叛徒。
這就是李陵事件歷史書上記載的始末,不過故事還有很多版本,我們繼續看。
第一種:李陵作戰到最後,彈盡糧絕、走投無路,也只是被匈奴俘虜,其本人並未投降。而此時,漢朝聽到消息後,漢武帝派公孫敖帶軍設法搶回李陵。但公孫敖到匈奴後無功而返,可公孫敖害怕沒完成皇上命令而被責罰,便在漢武帝面前編故事。
説什麼,李陵已經投降,並且在幫匈奴訓練精兵攻打漢朝。漢武帝聽後,龍顏大怒,下令將李陵全家斬首。此時,身為俘虜的李陵聽到父母妻兒被斬首消息,絕望地同意了匈奴單于的招降。
説什麼,李陵已經投降,並且在幫匈奴訓練精兵攻打漢朝。漢武帝聽後,龍顏大怒,下令將李陵全家斬首。此時,身為俘虜的李陵聽到父母妻兒被斬首消息,絕望地同意了匈奴單于的招降。(二種説法爭議不斷)
第二種:李陵在一開始兵敗的時候就向匈奴投降。
但李陵是詐降,一方面是為了保護那些追隨他的士卒性命,另一方面是為了潛入匈奴軍營,探清匈奴軍虛實、以備冋到漢朝時能想出徹底打敗匈奴軍的作戰方案。
同時,如漢軍攻打匈奴,他也能裏應外合,使匈奴腹背受敵。 然而,漢武帝聽到李陵投降消息後,根本就不聽從其他人意見,執意要把李陵一家斬首。當得知家人都死了消息後,深知自己再也回不去漢朝的李陵,只能死心留在匈奴。
面對這二種説法,其實爭議從當時到後來都很多。
其中以《史記》作者司馬遷和《漢書》作者班固為主,他們都在為李陵辯護並認可第二種説法。
班固在《漢書.蘇武傳》中對投降後的李陵有這麼一段刻畫。
蘇武在漢使營救下回到中原時,邀請李陵同行,此時李陵推心置腹地告訴蘇武説,他投降原本是想找機會劫持單于,為朝廷效勞。不料漢皇不瞭解他心志,殺他全家,也絕了他歸路,令他死後無臉面對列祖列宗,因此情願與蘇武永別也不願再回到故土。
蘇武在漢使營救下回到中原時,邀請李陵同行,此時李陵推心置腹地告訴蘇武説,他投降原本是想找機會劫持單于,為朝廷效勞。不料漢皇不瞭解他心志,殺他全家,也絕了他歸路,令他死後無臉面對列祖列宗,因此情願與蘇武永別也不願再回到故土。(屬於漢臣的榮光散去)
這段情節的描述就説明了李陵的投降一點有其他原因,那麼原因何在?
首先是漢武帝的原因
當時的漢武帝只信任李廣利,而這李廣利不過是一個靠裙帶關係上位的莽夫,漢武帝安排李陵給李廣利當後勤補給,名將之後心髙氣傲的李陵如何肯給一個裙帶之臣當手下?
於是自請出戰,而武帝非但沒阻止,還同意李陵在沒騎兵情況下,率領步兵和騎兵為主的匈奴交戰。李陵兵敗後,武帝又一心希望李陵自殺,然而一聽到他投降便在沒有絲毫調査情況下,殺李家一族,絕李陵後路,李陵如何能不投降?
其次是大臣的原因
漢武帝確實是一代雄主,可是難免晚年糊塗,漢武帝后期的朝廷已經頹勢盡顯,外戚當權,把持朝政。李廣利能因妒忌令援軍遲遲不至,既不出兵救援,也不牽制敵軍,坐看李陵被圍攻,但是他們卻一點責任沒有,一點責罰也沒有。最後奉命救援李陵的公孫敖也是,沒有任何戰果就回去了,為了推卸責任就捏造事實,那麼他的過錯算誰的?
漢武帝確實是一代雄主,可是難免晚年糊塗,漢武帝后期的朝廷已經頹勢盡顯,外戚當權,把持朝政。李廣利能因妒忌令援軍遲遲不至,既不出兵救援,也不牽制敵軍,坐看李陵被圍攻,但是他們卻一點責任沒有,一點責罰也沒有。最後奉命救援李陵的公孫敖也是,沒有任何戰果就回去了,為了推卸責任就捏造事實,那麼他的過錯算誰的?(李廣利是深入匈奴了,最後投降的也是他)
最後是李陵自身和家族的原因
眾所周知李陵是飛將軍李廣的孫子。而李廣難封是個家喻户曉的故事,那麼李廣為何難以封侯,原因不過是因為李廣不受漢武帝待見,這深層原因又和漢武帝繼位前的權力鬥爭有關,因為李廣是和漢武帝爭奪皇位的梁王劉武的支持者在關鍵時刻的政治不正確,害了李家三代人。
這也就造成李廣的悲劇,進而成立李陵的原罪。
再加上和爺爺李廣一樣愛惜士卒生命的個性,讓他面對威脅殺害自己士兵的匈奴,只能無奈投降。愛護士兵也成了他投降的催化劑。
一死易,不死難,無論是詐降還是真降,其實李陵早已備受良心折磨。
而這一切的悲劇,不過是儒家倫理道德中“不成功便成仁”的變種原因而已,在儒家觀點中,忠貞不二,魚死網破才是垂範千古的英雄。而李陵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思想不過是當時輿論的另類,能屈能伸不被人理解,只有魚死網破才是真丈夫。好吧,這樣的輿論壓力下,李陵有罵名也算正常了。
而這一切的悲劇,不過是儒家倫理道德中“不成功便成仁”的變種原因而已,在儒家觀點中,忠貞不二,魚死網破才是垂範千古的英雄。而李陵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思想不過是當時輿論的另類,能屈能伸不被人理解,只有魚死網破才是真丈夫。好吧,這樣的輿論壓力下,李陵有罵名也算正常了。(這樣的話誰敢説?説了就被閹)
只是,這忠貞不二,魚死網破真的是精華而不是糟粕嗎?基於人性的關懷尊重,至古以來中國人其實很少!
這樣的事情在近代多不勝數,張治中為此殉國,方先覺為此出家,不都是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