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范蠡靠“賤買貴賣薄利多銷經營策略”成春秋時期最會做生意的富商

由 慕容亦凝 發佈於 經典

經商之道在於賤買貴賣薄利多銷,而這一原則的感悟和把握,被後人運用了很長時間。但范蠡早在兩千多年前,就用行動實踐了“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財幣欲其行如流水”的道理。

意為,物價高到極點就會下降,下降到極點就會上升,所以價格高的時候應當出手,而價格低時應當買進,這樣才能加快資金的流轉,取得較好的收益。

范蠡不僅這樣説,而且也是這麼做的,所以他發財致富靠的就是自己實踐出來的這些經營策略。

賤買貴賣的操作,要把握好商機,商機變化莫測,有時轉瞬即逝。范蠡主張“能敏捷,猶豫不決,終歸無成”。關鍵時刻應該當機立斷,迅速抉擇或買或賣。再如“

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

”,在商品價格高位,他人奇貨可居時,范蠡卻將貨物如糞土一樣拋出,反之在商品價格低迷時,收購貨物如珠玉而不厭其多,當今投資界的巴菲特亦是世界級富豪曾説過“

在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我恐懼

。”同樣是傑出的富商,説的話語和范蠡所説過的有“異曲同工之妙”即使兩人存在的時間相隔千年,但這無疑都有着英雄所見略同的獨到眼光。

但是如何能在變化莫測的市場中,加快賤買貴賣的週期,順利地買進來賣出去,使資金流轉起來,范蠡靠的就是薄利多銷和公平交易來支持。范蠡對這一點看得非常清楚,並積極地身體力行。

《史記·貨殖列傳》載:“候時轉物,逐什一之利。居無何,則致資累鉅萬。”

“逐什一之利”就是隻想得到10%的利潤,在那個歷史時期,商品10%的利潤率是非常低的,因為,那時運輸極其不方便,成本很高,戰爭和匪患使經營風險擴大,做生意的人很少,因此價格偏離價值的幅度很大,而且,從當時的經濟發達情況分析,還沒出現利潤率精確的計算方法,因此,范蠡賺取10%的利潤應該是毛利率。這樣低的利潤率卻能使范蠡迅速成為巨賈,主要是薄利多銷的結果,因為價格便宜,所以交易數額巨大,這樣總體的利潤額還是很高的。同時商品銷售快不積壓,減少了倉儲成本加快資金週轉,如此運轉下來,才使范蠡“致資累鉅萬”。

在賤買貴賣的經商過程中,還有一個交易公平的問題,范蠡非常重視這個問題,所以他總結了當時交易中各種度量衡之間的矛盾,發明了先進的十六兩秤,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外加福祿壽三星,組成了十六兩秤的十六個“秤星”,告誡商人,缺一兩折福,缺二兩折祿,缺三兩折壽。表現了范蠡高尚的商業道德和對商業欺詐的詛咒。這種十六兩秤,一用就是兩千多年,直到新中國成立後還使用過一段時間。

現如今賤買貴賣道理,已經被諸多經商人士所知曉並運用,但是操作起來卻不盡然。許多商業決策者就是因為貴不出賤不進而失去商機。

薄利多銷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很多人往往不能實踐。當初,沃爾瑪的創始人山姆·沃爾頓決定將分銷店創建成折扣店,實施薄利多銷的時候,許多股東都因為不看好而退出。其實沃爾頓正是通過薄利多銷才把沃爾瑪從美國推向了全世界。實踐證明薄利多銷的戰略不失為一條持久的經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