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閩景委員:完善對區域和學校的教育質量評價

人民教育-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任國平 錢麗欣 邢星)“PISA(國際學生評估項目)表明,15歲孩子的周作業量最好控制在11.2小時之內,作業太多學生成績反而下降;PISA還表明,學生成績與校外補課相關性並不大,而與學習主動性和師生關係高相關。”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閩景表示,推進“雙減”工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一次深刻的教育變革。

倪閩景建議,第一,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教師按課程標準要求,精準把握教學內容,讓沒有參加超前學習的孩子能夠自信地完成學習。同時學校及時提供課後服務,讓有疑惑的學生得到幫助。要努力提高在職教師的專業素養。全社會也要進一步增強尊師重教,提高教師收入待遇,讓更多優秀人才來做教師。

第二,完善對區域與學校的教育質量評價。區域和學校不能把“升學率”作為唯一目標,要把學生的作業負擔、身心健康、近視率、師生關係都納入教育質量的評價範疇,落實區域領導和學校問責機制。

第三,促進學校多樣化發展。如果學校變得一模一樣,社會對於學校好壞標準就會集中到升學率上,要促進學校多樣化發展。

第四,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減少學生的被動學習,增加學生自主性,比如規定每週拿出半天去校外活動,參觀博物館、科技館和參加社會實踐,那麼自然會減少文化課學習和作業量。不能在學校裏無休止地增加學生的學習內容和考試科目,把孩子們所有的時間都課程化,甚至放學以後也全部管控起來。

第五,家長需要教育觀念的新啓蒙。孩子的未來幸福需要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體和主動學習的能力,家長重視孩子教育的最好方式並非是送孩子去參加文化學科培訓,而是給予更多的陪伴、傾聽和支持。這些觀念需要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導來讓家長了解和認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05 字。

轉載請註明: 倪閩景委員:完善對區域和學校的教育質量評價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