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在勞動中流汗,這一課不可或缺
半月談評論員 劉翔霄
不久前,浙江富陽一所小學將勞動列為“必修課”的做法火了。從10年前開始,這裏的孩子就有計劃、系統化地參加一定數量的家務勞動、校內勞動、農場勞動和志願服務公益勞動,設計校內農場耕種計劃,在不同時令種菜、養蠶、除蟲、收割……從小培養孩子的勞動意識和習慣,為這樣的教育理念點贊。(相關報道:《10年勞動必修課,這羣孩子收穫了什麼》)
勞動可貴。而當下,我們卻有不少孩子陷於課業的繁重之中,缺乏勞動鍛鍊的機會。家務勞動不伸手,集體勞動等於零。有的家長雖有意讓孩子做做家務,奈何作業太多,寫還寫不完,連吃飯都是爭分奪秒的,哪還有時間讓孩子去洗碗、拖地、擦桌子和整理家?好不容易有一點時間,也被各種課外報班擠佔,留給孩子勞動的時間少之又少。
勞動是什麼?勞動是最好的生活教育方式之一。成人所需的許多生活技能,往往需要長時間才能習得,孩子應該在童年和少年時期就開始訓練。作為父母,我們不能過度養育、過多代勞,更不能期望孩子成年後突然間就擁有這種技能。
以浙江這所小學為例,一塊空地,一起勞作,以班級為單位種植、養殖,孩子們測量植株高度、捉蟲、除草,給小兔子做窩、寫作《菜寶寶之旅》……在這裏,勞動成為“連接人與自然的過程”,孩子們逐漸學會集體協作、分工負責。等到他們長大成人、走向社會,參與更廣泛的社會勞動時,這種從小培養起的吃苦精神、探索習慣和合作能力就能開花結果。
拿家務勞動來説,小到擦桌子、掃地、拖地、做飯、整理家,先後安排、怎樣取捨、如何統籌與整理,都能充分給予孩子實踐鍛鍊的機會。不怕髒,不怕累,經過努力和付出,就會相應有所收穫。在勞動中練就的這些本領,有助於孩子在以後的人生中自力更生、解決問題。而具備了這些最基本的能力和心態,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成長。
在勞動中流汗的經歷,很難被忘記。而吃苦耐勞的習慣,一旦早期建立,或可伴其一生。20世紀七八十年代,物資尚且匱乏,麥假、秋收,孩子們都要參與其中——在田野裏撿麥穗、在鄰居家剝玉米,在流汗中學會堅持,在勞動中顆粒歸倉。這種“不經意間”的勞動鍛鍊,讓孩子既增長了生活常識,也收穫了勞動的快樂,成為人生的美好回憶。
新時代,新的勞動教育方式還有許多。我們的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不妨一起發力、科學謀劃,從減少課業時間做起,給孩子留出一定的勞動時間和機會。讓一顆愛勞動的種子伴隨孩子們的一生,不斷結出美好、豐盛的人生果實。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