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曾經聲言永不修長城,那漢武帝修築長城兩萬裏意義何在?
清朝到了康熙年間,國家局勢已經基本穩定。這時就有大臣提議康熙帝重修長城,但卻被康熙帝嚴詞拒絕了。
為此他還説出了這樣一段至理名言:“秦築長城以來,漢、唐、宋亦常修理,其時豈無邊患?明末我太祖統士兵長驅直入,諸路瓦解,皆莫能當。可見守國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所謂‘眾志成城’者是也。”
康熙帝的這一番豪言壯語,顯示了他做為一個統治者的自信和雄心,也歷來被後世稱讚不已,將其吹捧為“明君聖主”。康熙不去勞民傷財的修建“無用”的長城,而是選擇了“以德服人”用民心鑄就新的長城。
其實康熙不修長城是因為,清朝本身就北方的遊獵民族,是長城本來主要防禦的對象,他們又怎麼會去修建長城。如果清朝修建長城,首先,對於他們心中最主要的“敵人”漢人是無效的,反倒是會和自己的盟友無端的生出隔閡。因此,清朝不會輕易的修建長城。
而漢武帝修築長城兩萬裏,規模空前,歷經“文景之治”,西漢王朝社會經濟得以恢復和發展,此六七十年間,和親成為漢對匈奴的主要政策。公元前140年武帝即位,開始對匈奴採取以攻為守,積極防禦的戰略。
漢元朔二年(前127年),武帝命衞青領兵出關中,發動河南戰役,收復河套地區,“築朔方,復繕故秦時蒙恬所為塞,因河為固”。
漢元狩四年(前119年),衞青、霍去病分別出兵定襄、代郡,食動漠北戰役,漢兵出塞兩千餘里,臨瀚海而還,匈奴殘破,主力西徙。
漢元封元年(前110年),酒泉列亭障至玉門,至前101年,在此20多年的時間裏,漢武帝重創匈奴,打通了兩千多里的河西走廊,設四郡,把烽燧亭障向西一直伸展到羅布泊。
他這樣做的目的,抵禦匈奴是必須的,漢武帝也是為了加強防禦,"不叫胡馬度陰山",但絕不僅限於此,除了抵禦匈奴之外,還有五個層次的重要意義。
第一,戍邊屯田。
漢武帝時,經過文景之治,國力強盛,所以漢武帝決定加修長城,在修築長城的同時,移民前往開發。漢武帝大量發展了屯戍和屯田,有組織地進行發展農牧業生產。同時,長城烽燧也是保護屯田和開發這些地區最好的屏障。
第二,開發西域。
開拓了廣大的西北邊疆,確保河西戰略要地的安全,修築城障、列亭,這些城障使漢軍退可守,進可攻,從而保護了陰山和祁連山內外富饒的墾區和草原。
第三,加強北疆掌控。
在修築長城時,隨長城內外,保持交通暢行無阻,與首都咸陽相通,沿着長城的軍事重鎮有大道相通,無論傳遞文書,還是商旅往來,都很方便,這對中央對北疆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四,保護絲綢之路。
漢代又打通西域的交通大道,有利於各國之間的使節往來和商旅的通過。長城的烽燧也是沿着這條大道修築,起到保護中西交通暢通的作用。
第五,維持邊疆繁榮與穩定。
農牧業生產特別是農業需要安定的環境,才能有好的收穫,遊牧民族統治者經常擄掠,而且居無定所,你追他跑,你退他來。所以,漢武帝認為只有修長城加以防範,在長城周邊設置軍事據點,才是最佳辦法。
當然,抵禦匈奴是最重要的目的,所有這些也都使抵禦匈奴的能力得以加強,相輔相成。
西漢王朝從漢武帝至漢宣帝期間,修築了約兩萬里長城,其中絕大部分修建於漢武帝時期。漢長城不僅防外,同時防內,維護封建專制統治是西漢王朝修築和戍守長城的意圖。漢長城對匈奴而言,主要表現在軍事上的圍困和經濟上的封鎖,達到了削弱匈奴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