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笨了一輩子的宋襄公,為什麼臨死時終於精明瞭一回?
宋襄公是歷史上挺慘的一個人,為什麼説他慘呢?主要是他太在意仁義道德了。要知道在春秋戰國時期打打殺殺是常有的事,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小心思,想盡辦法取得勝利,甚至有些國家為了能取得勝利,還專門派一些細作到敵國打探軍情。
可是宋襄公顯然沒有意識到他所處的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一直都堅守自己的底線。他這樣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是品德高尚,可是在很多人眼裏卻是愚蠢。可是他卻不管外界對他的看法,執意要堅守自己內心的底線。也許是羣主本身就很守禮,宋國的文化氛圍很好,被稱作是禮儀之邦。
可就是因為他太執着於仁義道德,最後反而害了自己,被人們嘲笑他這是為自己的愚蠢付出了代價。可是已經愚蠢了一輩子的他,在臨死的時候卻精明瞭一回,太子和大臣們都覺得他腦子終於開竅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宋楚兩國交戰,宋襄公堅持上古軍禮,不趁人之危。原本宋國是要討伐鄭國,鄭國實力不夠,便向楚國尋求援助,於是楚國和宋國便有了一場戰爭。楚國軍隊人數眾多,宋國根本不佔優勢。但楚軍要渡河,此時正是宋軍改變局勢的大好時機,但是這種行為算得上是偷襲。
宋襄公一向講究仁義和禮法,如果在楚軍渡河時對他們進行偷襲,無疑是做了一回小人。他覺得打仗就要光明正大的對峙,而不應該在別人沒有準備好的時候就偷襲。於是他便在岸上等着楚軍,楚軍上岸後準備好戰爭的相關事宜,宋襄公才和楚軍正式開戰。結果毫無意外,本身在人數上就不佔優勢,又偏偏要等對方準備好就緒以後和敵人硬碰硬,最終只能落得個戰敗的結局,他自己也腿上中箭,被迫退兵。
宋襄公腿部受傷感染,傷勢愈發嚴重。在與楚軍作戰時,他堅持等楚軍上岸與敵人正面交鋒,明明實力不如別人,卻不願意進行偷襲,最後也為此付出了代價,導致腿部中箭。原本只是腿部中箭並不會對他的生命造成威脅,就算傷的比較嚴重,最多也可能只是留下殘疾。可是他年紀大了,傷口癒合比較慢,再加上當時的醫療條件沒有那麼先進,他受傷戰敗忙着撤退,一路上不斷奔波導致腿部傷勢越來越嚴重。
後來齊國發生了內鬥,太子流落到了宋國,宋襄公給了他很大幫助,使他後來能夠再次回到齊國,成為齊孝公。可沒想到齊孝公竟然如此不顧情義,宋國有難的時候,他不但不幫忙,反而還打壓宋國。宋襄公因此被氣得口吐鮮血,傷勢更加嚴重。直至後來傷口感染,想保命都保不住。
愚蠢了一輩子,死前終於聰明瞭一回。在他馬上就要嚥氣的時候他的妻子兒女,還有臣子們,都來到他的牀前為他送行。太子哭着問他有什麼話要説嗎?他説,讓他們不要忘記楚國是他們的敵人,如今楚國勢力正強盛,總有一天會殺到宋國,最好的辦法是依靠晉國的重耳,保住宋國的同時也為自己報仇。太子和臣子們聽了也感到很欣慰,君主愚蠢糊塗了一輩子,臨死前終於做了一件精明事。
宋襄公沒有在楚軍渡河時攻打楚軍,確實是君子才能做出的事。可是這種只有君子才能做出的事,卻是他做的一件糊塗事,行軍打仗太過講究反而不是一件好事。也許糊塗了一生的宋襄公在自己腿部感染,傷勢越來越重,馬上性命不保的時候才反應過來,所以在臨死前才會告誡太子要依附晉國來為自己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