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人如何進行知識管理?
信息爆炸時候,我們每天都吸引了大量知識信息,而龐雜混亂的信息難以為我們提高有效的幫助,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進行知識管理,通過方法竅門高效利用起來,提升自我。
所謂知識管理,百度百科對其定義為:在組織中構建一個量化與質化的知識系統,讓資訊與知識,透過獲得、創造、分享、整合、記錄、存取、更新、創新等過程,不斷的回饋到知識系統內,形成永不間斷的累積個人與組織的知識成為組織智慧的循環。
簡而言之,知識管理是對知識、知識創造過程和知識的應用進行管理和規劃的活動。
信息時代的成功越來越依賴於所擁有的的知識的質量,不管是企業還是個體,在這個人人皆是知識工作者的時代,知識管理將是決定競爭力和發展空間的關鍵。
知識因其可複用的價值而至關重要,但在日常生活中,大量知識隱性化、碎片化。我們學習的知識越多便遺忘的越多,最終將導致大量不必要的重複性勞動。
借用“L先生説”的觀點“大腦是用來思考的,不是用來記憶的”。讓更多的隱性知識顯性化,減少大腦“內存”的消耗,避免因不必要的忙碌最終導致在關鍵領域的注意力不足。
知識管理就像建立一個外部知識池,將我們日常接觸的信息流量,經過篩選整合後變成存量知識,減輕大腦的負擔,讓知識產生時間維度上的“規模經濟”。
知識管理有三個主要目的
顯性知識是以文字、符號、圖形等方式表達的知識;而隱性知識是未以文字、符號、圖形等方式表達的知識,存在於人的大腦中。“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將腦海中的思緒記錄下來,即有助於進行體系梳理驗證,也有助於反覆使用。
而知識管理的最終目標,則是構建一個框架完整邏輯清晰的知識體系。一般而言,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至少包含三個層次的知識:
認知層是一個人的思想內核,是其對世界的基本認識,主要包括哲學、歷史、經濟學、心理學、文學等人文社會科學,數學、系統理論等形式科學的學習。
思維層更多的是管理決策,是一個人在工作生活中的操作系統,對於互聯網人而言主要包括組織管理、決策科學、市場營銷三個維度的學習。
應用層是一個人日常行動的行為規則或方法論,對於互聯網人而言,主要包括產品設計、運營增長、品牌營銷三個維度的學習。
如果把一個人的知識體系看作一個大樓,認知層的知識就是這座大樓的地基,外人難以察覺,卻至關重要。如果地基不穩,則環境稍有變動,整個大樓也將隨之飄搖。因此,認知層知識體系的建立,也是決定我們是否能建立自我接納、自我認同的關鍵。
思維層的知識就好似這座大樓的框架,它決定了這座大樓的外形和日常的穩定性。
應用層的知識就好似一個一個的房間,根據需要,進行不同的裝修,不定期“出租”。
(1)知識管理的前提是順手的工具
人的習慣養成依賴於最小阻力路徑,順手的工具,可以減少我們進行日常知識管理的成本,利於養成知識管理的習慣。
因此,我們需要的知識管理工具不用多高大上、也不用功能多豐富,使用成本低、響應及時是最關鍵的要求。
(2)自下而上逐步完善擴充知識體系
我們很難一開始就搭建出一個框架完整的知識體系。自下而上,從某個局部開始,一個知識點一個知識模塊的累積,不斷把我們腦海中的思考和理解,通過文字、圖片、符號表達出來,一步步擴充知識的邊界、完善知識框架,直至構建出可複用的知識體系。
(3)知識管理實踐流程
一個完整的知識管理流程大致分為7步,從最初的學習理解,到整合拓展,直至最後的應用和迭代。
a.規劃方向:
明確近期學習方向和側重點。
篩選渠道,知識內容的來源主要包括書籍、導師、互聯網三個渠道。高質量的渠道能讓知識學習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b.獲取:瞭解相關信息
借用空手在2018年一篇文章裏的説法:“我們每天接收的信息量相當於174份報紙。而今天的一份報紙,信息量比17世紀一個普通英國人一生經歷都要豐富。”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如果不加區分的閲讀,很容易陷入知識焦慮中。
學習獲取知識的第一步是掃讀:通過標題名稱、作者等關鍵信息快速判斷信息內容的類別和主題;其次通覽內容確定框架、找到核心內容,判斷內容有無進一步學習的價值。
c.理解
如果確認是有價值的知識內容,則進入理解閲讀階段,分析理解作者的論述。
在大致理解目標內容後,還可以進行擴展性主題閲讀:根據理解得到的知識主題,進一步擴展參照閲讀,避免因部分作者的一家之言導致認知偏差。
d.整合
根據自身對已學習知識的理解,重組知識架構,探求知識背後的本質,整合成文字,並根據類型進行歸檔。
e.拓展
將整合後的知識點/知識模塊,與已有的知識點/知識模塊關聯拓展,最終成一個較為完整的知識框架
f.應用
實際運用知識並將知識分享給他人,提高學習效率,校驗學習成果
g.迭代:尋找錯誤,持續優化,迭代框架
通過實際運用或分享交流,找到知識體系中錯誤或多餘的地方,刪除修改,持續優化迭代。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知識管理也並非成長的捷徑,但學以致用,在日復一日的迭代中,持續構建自身的競爭優勢,相信我們也能看到自己的指數型成長曲線。
本文由 @葉開的飛刀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