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裏是趣歷史小編,今天給大家説説康熙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看過電視劇《康熙王朝》的朋友,對於周培公、姚啓聖、李光地,這三人並不陌生。
周培公,手握康熙“老師”伍次友的推薦信,卻流落在京城街頭,機緣巧合下被康熙皇帝發現並給予了重用。而周培公也不負眾望,在國家最為困難的時候挺身而出,幫助康熙迅速平定了察哈爾的叛亂,隨後勸降王輔臣,並在南下同吳三桂的作戰中不斷取勝,是平定“三藩之亂”的重要功臣,可謂是居功至偉。然而,由於周培公是漢臣,遭到了康熙皇帝的猜疑以及朝中滿洲大臣的嫉妒,最後被調任盛京提督,在冰天雪地中鬱鬱而終。而他在臨終前,向康熙皇帝進獻了窮盡其十年心血繪製的《皇輿全圖》,這也讓康熙懊悔不已。
姚啓聖,雖得到了周培公的推薦,但其桀驁不馴、尖酸刻薄的性格並不為康熙所喜歡,然而此時的康熙皇帝或許是處於對周培公的愧疚,同時也是看中姚啓聖的能力,還是對其予以了重用。而姚啓聖也在收復台灣的過程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堪稱“首功之臣”。最終他也被康熙皇帝封為了西湖侯,並被賜予了一座皇家行宮,姚啓聖就此開始頤養天年,算是得以善終。
李光地,他先是隨同姚啓聖和施琅收復了台灣,之後被康熙皇帝調入上書房,但卻接連遭遇打擊,而李光地的心性也就此發生了轉變,並且成功藉助權謀扳倒了明珠和索額圖。儘管這樣的結果是康熙皇帝想要看到的,但是李光地的行為卻遭到了康熙皇帝的厭惡,最終被髮配到了台灣,出任台澎知縣,並且表示不願再歸來,算是以客死他鄉收場。
上述內容僅僅是影視作品的演繹,真正的歷史上,他們三人的實際情況還是與《康熙王朝》有着諸多的不同,特別是在最終的人物結局上,真可謂是大相徑庭。
《康熙王朝》中,結局最好的姚啓聖,在正史中恰恰是結局最為落魄與悲慘的,相對應的是,鬱郁不得志的周培公和李光地,卻是得到了信任與重用,並且都是以善終收場。
這三人在正史中究竟有着怎樣的表現和結局,這裏給大家做個介紹。
周培公,勸降王輔臣的功臣。
歷史上的周培公,並不像《康熙王朝》中那樣,由他擔任主將,圖海是副將。相反當時圖海已經是內閣的大學士兼任吏部尚書,更是被康熙封為了撫遠大將軍,要知道這一職務在清朝僅有圖海、福全、胤禵、年羹堯等少數親貴重臣才能擔任的,而周培公當時僅僅是圖海帳下一個非常普通的幕僚而已。
周培公對於圖海,乃至對於康熙皇帝最大的功績便在勸降了王輔臣。
王輔臣本是吳三桂的舊部,“三藩之亂”爆發後,他殺掉經略陝西的莫洛,佔據陝甘及四川部分地區,並且在吳三桂與康熙之間,採取了“首鼠兩端”的策略,成為了朝廷的巨大隱患,於是康熙皇帝派圖海前去征討王輔臣。
就在圖海準備全力進攻王輔臣的時候,周培公卻向圖海提議,由自己前去平涼,勸降王輔臣。
圖海在聽過周培公的建議後表示了贊同,當即將此事彙報給了康熙皇帝,康熙皇帝也對周培公是大加讚賞,並且嘉封周培公為參議道台、銜一品,賜穿黃馬褂,攜帶諭降詔書,前往平涼招撫。
周培公經過與王輔臣的深入交談,王輔臣決定歸順清朝,從而使得西北問題得以順利解決,康熙也能安心派兵南下,不用再顧忌王輔臣對自己形成夾擊與掣肘之勢,直接加快了平定三藩之亂的進程。
此後,康熙皇帝將周培公升任為山東登萊道,並誥封其母孫氏為貞烈恭人,加贈夫人銜,其父封贈為朝烈大夫,加贈中奉大夫銜。
然而,在登萊道任上,周培公只做了三年便離任了,其原因並不是受到了康熙皇帝的猜忌,而是他與總部不和主動辭職回鄉,而這一辭就讓周培公闊別政壇八年之久。
直到康熙二十九年,大清王朝與準噶爾汗國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康熙皇帝也準備親征噶爾丹。此時的周培公,向康熙進獻了平定準噶爾的條陳,並且為康熙所採納,於是康熙讓周培公復出,擔任盛京提督的職務,在協助康熙署理盛京東進大軍事務的同時,命其做好側翼的防衞工作。
直到康熙四十年,周培公在盛京提督的任上去世,享年六十九歲。而他也算是壽終正寢,並且是以善終收場,並沒有像《康熙王朝》中那樣鬱鬱而終。
姚啓聖,收復台灣的首功之臣卻遭遇到了“恩將仇報”。
歷史上的姚啓聖,並沒有像《康熙王朝》中的那般,一路從地方督撫的位置上,被貶謫成為從九品的“弼馬温”,他只是因為違反“禁海令”被罷免,而他當時也僅僅是廣東香山知縣。
康熙十二年,吳三桂在雲南發動叛變,“三藩之亂”爆發。一年之後的康熙十三年,鎮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發動叛亂,聯合盤踞在台灣的鄭氏集團,迅速佔領了福建全境,並且開始向浙江發動進攻。康熙這面則是派自己的堂哥、禮親王代善之後康親王傑書,帶領大軍前往浙江進行平叛。
此時正在家中賦閒的姚啓聖,自籌軍需,招兵買馬,很快拉起了一隻幾百人的隊伍,開始對抗叛軍,隨後這支部隊頭靠在了康親王傑書麾下,並跟隨其南征北戰。康熙十五年,朝廷軍隊攻克仙霞關,正式進入福建,並先後佔領多地,耿精忠眼見無法與傑書大軍對抗,因而選擇了投降,重新歸順朝廷。
而在整個征討耿精忠的過程中,姚啓聖不僅領兵有方,並且積極督辦軍需,監造器械,為順利平叛立下了大功,進而在康熙十七年,被康熙皇帝提拔為福建總督。
在徹底平定“三藩之亂”之亂後,康熙皇帝也開始着手解決台灣問題。就在姚啓聖被康熙升任為福建總督的同時,他也被康熙皇帝授予全權負責平台事宜的職責,在期間,姚啓聖一方面進行軍需籌措,為武力平台做着準備,另一方面在抵禦鄭氏集團襲擾的同時,也在對台灣統治集團內部進行這瓦解。
康熙二十二年,康熙皇帝終於下定決心通過武力方式收復台灣,但是在平台主帥的人選問題上,朝廷上下的意見一致僵持不下。
這個時候的姚啓聖,可以説是力排眾議,舉薦施琅帶兵平台。
然而對於姚啓聖的提議,朝中反對聲音頗為激烈,其原因在於施琅此前三次與鄭氏集團交手,均已失敗告終,再加上施琅與鄭氏家族有着血海深仇,施琅一旦成功登島,恐將廣開殺戮。
可是姚啓聖卻力保施琅,並且不惜為此用身家性命做擔保。於是,在姚啓聖的力薦以及朝中少部分官員的支持下,康熙最終還是同意讓施琅帶兵平台。
然而施琅卻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對於保舉他的“恩人”姚啓聖,施琅真可謂“恩將仇報”。
施琅擔心姚啓聖與自己爭奪平台功勞,進而上疏給康熙皇帝,要求將“二人協同平台”,改為由他自己的“一人獨斷”,獨自率領軍隊收復台灣,康熙皇帝為了平台大局,予以了同意。姚啓聖也沒有同施琅計較,繼續在軍需供給上,給予大軍支持。
不僅如此,就在施琅率部攻克澎湖,迫使鄭氏集團投降後,施琅便又向康熙皇帝上疏彈劾姚啓聖支援不利,有礙平台。於此同時,在與施琅關係交好的權臣明珠的帶領下,朝中官員也紛紛上疏彈劾姚啓聖。
就這樣,收復台灣的全部功勞都落在了施琅身上,施琅也得到了康熙皇帝的重賞,被封為靖海侯。而不惜以全部身家作保舉薦施琅,並且為大軍平台積極調度支援的姚啓聖,卻沒有得到太多的封賞。
康熙二十二年,姚啓聖在困苦與疾病中去世,終年六十。由於家中過於貧困,以至於他的兒子要通過賣地為姚啓聖籌措喪葬費用,當年的堂堂地方督撫,如今淪落到這步田地,也不禁讓人感到惋惜。
李光地,康熙朝時期的重要漢臣。
《雍正王朝》中,李光地的人物設定上的問題還是很多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張冠李戴”。
李光地剛剛出場,就帶着一羣受到“通海案”牽連的孩子攔下容妃的轎子告狀請命,而歷史上真正為福建“通海案”進行請命和翻案的,是被康熙譽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龍,即大於成龍。
而此後,李光地因為不滿明珠、索額圖等人把持朝政,結黨營私,進而彈劾其二人任人唯親,而在正史中,做這件事情的是另一個叫于成龍的官員,即小於成龍,正是他彈劾明珠及其黨羽佛倫、餘國柱等人,才導致了明珠的倒台。
歷史上的李光地真正為康熙皇帝所知是在“三藩之亂”的時候。
康熙十三年,耿精忠在福建起兵反清,並且將包括福建總督範承謨在內的一眾官員全部緝拿,不投降效力的盡皆處死。由於此時的李光地正在福建省親,非常不幸的被耿精忠所抓。
李光地一邊搪塞耿精忠,一邊想方法逃脱,並且為康熙皇帝上密摺表明忠心,讓康熙皇帝對其是刮目相看。之後,康親王傑書帶兵進入福建,成功解救下了李光地,李光地則開始帶兵征戰,為平定福建等地的叛亂立下了大功。
康熙十九年,李光地回到北京,擔任內閣學士之職,並且由此開始一直在北京任職,期間雖經歷起伏,但是依舊得到了康熙皇帝的信任與器重,官職也在穩步提升。
康熙四十四年,李光地被康熙皇帝晉升為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真正成為了“李相”,而這也是康熙朝時期非漢軍旗籍的漢人官員做到過的最高職務之一。
康熙五十五年,李光地去世,享年七十七歲 。康熙皇帝非常痛心,不僅派自己的皇子五阿哥恆親王胤祺前往弔唁,賞賜千兩金,並且為其上諡號“文貞”,這是級別非常高的諡號。到了雍正初年,李光地又被加贈太子太傅,祀賢良祠,可以説也算是享盡身後的榮耀。
綜上所述,這三人中,姚啓聖的仕途最為坎坷,同時結局也是最令人同情和嘆息的,而周培公能夠一介幕僚身份勸降王輔臣,併成為清朝“龍興之地”——盛京的提督,也可稱為傳奇。相較於這兩位,不管是在世時候的官職還是死後的榮耀,李光地都要顯赫許多。
只不過,這三人的仕途經歷與最終結局都與《康熙王朝》中演繹的可謂是大相徑庭。畢竟這影視作品,大家看看就好,想要了解真正的史實,還是要從史書上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