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老師在網上給小學生們出了一道數學題,題意大概就是100-35=?
但是當小學生們按照自己所學的知識,寫出答案是100-35=65時,卻被老師判為了錯誤答案。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這個老師給小學生們出的數學題目是一道應用題:100元買35元的東西,找回多少元?
因為這個小學數學題目中,並沒有説那100元是一張100元,還是兩張50元......,所以這位老師説出了自己給小學生們判錯的原因:因為你分析漏了其它三種情況。
小學生們在解題的時候分析漏了哪三種情況,作為家長你想到了嗎?
這位老師解釋説:這位同學只做出了題目的一種情況。因為人民幣有一張100元的情況,也有2張50元加起來是100元的情況,還有5張20元加起來是100元的情況,另外還有買者手裏剛好有35元的情況。所以這道小學數學題目應該分4種情況做答。這4種情況分別是:
第一種情況,買者手裏有一張100元,答案就是:100-35=65。
第二種情況,買者手裏有兩張50元,答案就是:50-35=65。
第三種情況,買者手裏有五張20元,答案就是:20-15=5。
第四種情況,買者手裏剛好有35元,答案就是:找回0元。
初看到老師給出的答案時,有家長表示:老師不愧是老師,竟然能把這道題目分析的這麼透徹,佩服!
但是回頭一想,又覺得不是那麼回事。因為家長認為老師還遺漏了一種情況,那就是買者並沒有用人民幣購買東西,而是用的在線支付方式。那麼,這算不算是第五種情況呢?
然後再仔細看老師給出的答案,家長們又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解第三種情況的時候,這位老師寫出的答案格式好像也不是很嚴謹。按照這位老師非常“嚴謹”的解題方式,第三種情況的答案應該是:(20+20)-35=5,才對吧!
另外,還有家長想到了另外一種情況,這種情況就是:雖然買者手中剛好有35元的零錢,但是她不想花掉,所以她還是要用50元或者100元去買東西。那麼第四種情況的答案也就不唯一了。總之,家長們感覺這位老師的解題方式,有一種故意為之的感覺。她不像是在教學生們知識,更像是在教學生“茴”字有幾種寫法(“茴”字有幾種寫法出自《孔乙己》)。
所以有家長認為,其實真正做錯題目的不是學生,而是老師。因為按照題目的表述,只能是第一種情況,所以很明顯這位數學老師的語文學得不太講究。更何況,題目也沒有明確提出100元要分不同情況呀!
對此,你如何看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