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狀元村”出了210個本科,22個研究生!真相大揭秘!

“高考第一村”牌匾

快來看,快來看!位於武陵山片區的常德石門縣出了個“狀元村”,自從落實制度以來,有210人考上大學本科,22人考上研究生。其中有9人考上博士,6人考上碩士,真是“村中代有人才出”。一個小小的村莊為什麼會培養出如此之多的人才?最近,筆者帶着好奇來到這裏進行了採訪。

人才輩出的於家台

在澧陽平原的尾部,是石門縣與臨澧縣交界處,清澈明亮的澧水流經這裏,不僅使這裏土地變得十分肥沃,滋潤着禾苗茁壯成長,孕育出一代又一代的優秀兒女,這就是被人稱為“狀元村”的石門縣易家渡鎮軍檔村。村中學生讀書遠近聞名,有五分之一的農户都有子女考上大學本科,特別是於家台村民小組的22户村家中就有18户分別培養出了大學生。

村民謝前友講述兒子的成長經歷

現年72歲的村赤腳醫生謝前友是感受最深的一個,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他時時刻刻都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進行説服教育。他回憶説:“年青時,由於自己文化程度低,縣裏每次招工都失去了機會。最後被推薦到村裏擔任赤腳醫生,還是因為文化水平有限,參加縣裏培訓時,老師講的一些專業術語根本聽不懂,理解很困難。他發恨一定要讓3個兒子多讀書,不再走他的路子。”

從此,他每天晚上堅持陪孩子們讀書,輔導做家庭作業。希望大兒子成為科學家;二兒子當上政治家;小兒子從事經濟研究。每到星期六和星期天,他都會帶着3個兒子到外面參觀,看到高聳林立的煙囱便開導説:“為什麼高煙囱會冒黑煙?”他這種現場提問讓孩子們的思維得到了一定啓發。現在,他的大兒子謝紅波和二兒子謝紅濤都成為博士後,分別在天津大學和重慶後勤工程學院留校任教;小兒子謝劍峯在南京林業大學畢業後參加工作,老人感到非常高興。

於家台是村中最出人才的地方,澧水的一條支流新河剛好流經這裏。河邊住着20多户人家,河兩邊綠樹成蔭,田間水稻和地裏的玉米長勢形人,處處呈現出鄉村振興的景象。楊小軍告訴筆者,別看到這條小小的河流,河邊考出的大學生就有20多個。記者在小橋上看了看風景,然後到橋邊的一户人家去進行採訪。

老人黃元珍回憶兒子的成長

這時,家中出來一位老奶奶給我們端茶。老人名叫黃元珍,她熱情地告訴我們,她的兒子於坤千雖然是一位肢體殘疾人,但讀書非常有名,初中畢業後,被湖南師大附中錄取,後考上吉林大學生的研究生,畢業生又考上博士後,現到中科院藥物研究所工作。

據村黨支部書記楊小林介紹,全村共有12個村民小組,1093户,4213人,祖祖輩輩都是以農業為生。但由於與林伯渠的家鄉靠得很近,村民都受林老革命家思想的影響,善於教育子女多讀書,希望成長為國家的棟樑人才。其次是大集體年代,當地雖然是以農業為主,但大部分子女多的家庭都吃不飽飯,父母唯一的想法是讓子女多讀書,考上大學跳出農村。另一方面村民比學趕超的氛圍很濃,一家考出了個大學生,其他家庭都跟着學、跟着趕、不服輸。

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凡村中考上大學的學生,村支兩委都要給家中送一場電影,給一定的獎學金,對他們表示鼓勵。村中的這一行動,也增強了學生寒窗苦讀的積極性。到目前為止,從村中走出去成長為副部級的幹部有2人,處級幹部8人,科級幹部有17人。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為了推動更多的寒門學子發奮讀書,立志成才,2005年8月,石門縣委、縣政府專門為軍檔橋村頒了“高考第一村”的榮譽,而周邊縣鄉的羣眾還是習慣叫他為“狀元村”。

走在一望無際的平原上,雖然是農村,但再也見不到“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場景了,到處都是機械化耕作。最近,又從石門縣政府傳出喜訊:省政府已批准立項,這片肥沃的田土很快變成一座通用機場。從這些變化中,筆者體會到,軍檔橋村為什麼會成為“狀元村”?主要是村民們眼光開闊,早早地看到了科技發展的重要作用,“用知識改變命運”成為他們教育子女的永久話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41 字。

轉載請註明: 石門“狀元村”出了210個本科,22個研究生!真相大揭秘!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