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作為唐王朝建立的主要奠基人,指揮了決定唐朝命運的幾場重要戰役,其中尤其是唐夏虎牢關之戰,是當時實力最強的兩大勢力的戰略決戰,在這場戰役中,李世民以1000玄甲軍為核心,擊敗了竇建德十萬主力,生擒竇建德,一戰定乾坤。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李世民麾下的那一千玄甲軍到底是什麼部隊?他們到底有多強呢?
白居易曾寫過一首詩,詩中如此讚揚李世民:“太宗十八舉義兵,白旄黃鉞定兩京。擒充戮竇四海清,二十有四功業成。”
這其中“擒充戮竇”指的就是唐武德四年的洛陽——虎牢關之戰。
當時李世民以主力進攻洛陽王世充,將王世充合圍在洛陽城中,王世充被迫向河北霸主竇建德求救。
竇建德親率“夏軍”主力十餘萬來解救王世充。
李世民得知消息,以主力繼續圍困洛陽,他親率3500精鋭前往虎牢關抵擋竇建德,這3500精兵中就有1000玄甲軍。
所謂玄甲軍,史書記載:“秦王世民選精鋭千餘騎,皆皂衣玄甲”。
可見,這支部隊是清一色的重騎兵,身皮黑色鎧甲,身穿黑色戰袍,作戰勇猛,所向無敵,是李世民的王牌勁旅。
李世民與竇建德交戰,先麻痹疲憊敵人,然後突然以玄甲軍突擊。玄甲軍猛烈衝鋒,一戰擊潰夏軍,導致夏軍十萬人馬潰逃,竇建德也做了俘虜。
隨後,李世民回師洛陽,王世充投降,至此,大唐統一天下指日可待。
可以説,在這場決定天下命運的戰略決戰中,玄甲軍居功至偉,那麼,李世民的玄甲軍究竟是些什麼人組成的呢?
我們看李世民玄甲軍的主要將領,如秦叔寶(秦瓊)、尉遲敬德(尉遲恭)、羅士信、翟長孫等人,這些人皆為隋末赫赫有名的猛將,可以説集一時之選。
比如秦瓊,他本是隋軍猛將,遠近聞名,後歸順瓦崗軍,童山之戰中與隋朝禁軍驍果軍血戰,瓦崗軍失敗,又歸王世充,後歸李世民。
這些人輾轉各地,經歷了隋末幾乎所有重大戰役,勇猛無敵,威名赫赫。
由這些人組成的部隊,戰鬥力可想而知。
除了猛將,玄甲軍的士兵成員和裝備訓練也是十分可觀的,
作為典型的“具裝”騎兵,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晉朝南北朝時代。
裝備一名重騎兵需要十分嚴苛的條件和巨大的投資。
首先,戰馬素質要過硬,因為負重大,戰馬素質不夠根本無法完成衝鋒。
其次,合乎騎手身形和鎧甲以及馬甲十分貴重,而騎手衝鋒用的攻擊武器“馬槊”也是一種精貴的兵器,一個重騎兵的裝備造價是步兵的十到二十倍,甚至更多。
第三,即便有了優良戰馬和精良武器,假如沒有耐力過人,騎術一流的騎手也不行,因為負重大,又要高速衝擊,所以重騎兵戰士都是“軍中健兒”,勇冠三軍。
從隋唐騎兵組成來看,能成為軍中精鋭重騎兵的戰士要麼是職業軍人,要麼是塞外胡人,要麼是貴族子弟,因為只有這些人才有可能掌握騎戰和高強度衝鋒作戰的方式,普通農民出身的士兵是難以勝任的。
由以上可以知道,李世民的玄甲軍是當時唐軍的核心突擊力量,是野戰中克敵制勝的不二法寶,其威懾力幾乎等同於現在的“戰略核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