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音三教授涉招生腐敗,藝考“潛規則”是如何形成的|新京報快評

短短几年之內,川音就有三起招生腐敗案件被查處,這絕非偶然。

川音三教授涉招生腐敗,藝考“潛規則”是如何形成的|新京報快評

資料視頻截圖

文 |王言虎

近日媒體報道稱,6月30日至7月10日,四川音樂學院(川音)聲樂系的3位女教授楊婉琴、費莉、鄧芳麗,疑因涉及該校聲樂專業招生腐敗一事,先後被紀檢監察部門帶走調查。此前四川音樂學院黨委宣傳部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校方目前正在向相關部門核實情況,學校有相應的處置流程,可以關注學校的官方聲明。

根據舉報者提供的材料,涉事教授招生腐敗行為,可謂觸目驚心:過去數年,四川省外考生進入川音,每人收18萬元才會保證被錄取,而鄧芳麗調至聲樂系後,每名外省考生錄取價格上漲到25萬;她還將收受學生家長的錢財比喻成一年一季的“割麥子”;20年來,招生斂財行為已經由個體户單幹演變為“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統一打分,統一分配”,考生費(即賄賂款)由團伙中3位教師分別保管……

這其中每一項指控,都足以讓涉事教授斯文掃地,而它們還指向了性質更為嚴重的招生腐敗與受賄等違法違紀行為。這些指控是否屬實,還涉及哪些人,都需要徹查。唯有徹查,才能回應公眾對藝考公平的關切,也才能給那些被“運作”下去的人生一個交代。

值得注意的是,以川音三名女教授被查為引線,關於該校招生腐敗的一些往事也被媒體挖了出來。其中川音原書記柴永柏利用職務便利在該校大肆斂財,以及長期與三名女性保持不正當性關係,在輿論場引發關注。在法院公佈的判決書中,對柴永柏的指控,同樣涉及招生腐敗。媒體還曝出,在柴永柏任職期間,川音一直收取針對省外未達線學生的贊助費,而這被認為是此次三名女教授收取的“錄取費”的前身。

事實上,2016年,同樣是在四川音樂學院的聲樂專業招生中,還有一名女教授因收受考生家長賄賂,而受到司法處置。

短短几年之內,川音就涉及三起招生腐敗案件,這並非偶然。這所學校到底因何而頻頻出現招生腐敗,前事之鑑為何沒能成為後事之師,剛性約束機制去了哪裏,這些未竟之問,在這起新案面前,該有一個明確説法了。

事實表明,藝術招生領域向來是腐敗高發地。近年來,不少地方都有藝考腐敗案件曝光,這跟其特別的選拔方式有關。比如藝考選拔主觀性強,考官的主觀審美、個性判斷會很大程度上影響考生成績,而在缺少制度的約束下,主觀因素就可能成為被攻破的薄弱堡壘。

再有,在多起案件中,藝考的主要負責人都兼具“教練員”和“裁判員”的雙重身份。在藝術專業中,老師與學生的關係非常密切,考官往往也可能是教學中的指導老師。這更為選拔增添了不確定因素。

每一起招生腐敗案件自有其特殊的地方,不能一概而論,但因為藝考本身有固定規律,所以這些藝考腐敗案件也有其共性。對這些共性問題,需要從制度上補漏,譬如建立專業、獨立的第三方測評機制和科學、合理的評價制度設計;譬如通過全場錄像,電腦全程監控、考試追溯等技術手段促進招考透明化。合理的制度設計,是避免藝考腐敗的重要一環。

當然,對於此次川音三教授所涉招生腐敗案,需要有關方面全面調查捲入舞弊案的教師、家長和學生,如果違法違紀行為屬實,就該嚴肅處理,絕不姑息。而如果經過調查之後,三名教授被證明是無辜的,也要還其清白。唯有公平公正地對待這起疑似招生腐敗案,方能守住大學藝考的公平正義,也才能捍衞大學的一片淨土。

□王言虎(媒體人)

編輯:胡博陽 校對:李項玲

以寫作之名——新京報·新聲代第二屆中學生寫作創造營啓動

2020年註定是個特殊的年份:疫情蔓延,大國摩擦,高考推遲,洪水肆虐……越是繁複的世象,越需要有力的表達,需要我們以文字為劍,戳破思想的迷霧;以寫作為媒,與世界促膝長談。

乘風破浪,讓思想遠航。7月20日起,新京報·新聲代第二屆中學生寫作創造營正式啓動,與你們一起——2020,以寫作之名,蹚文字江河。只要你能寫,我們送你上C位!

本次活動徵集話題是:“疫”與“情”,主題自定,題目自擬。活動時間為7月20日至8月31日,我們邀請了國內一批知名學者、媒體人,最終將選出30人的30篇文章,入選創造營。

活動期間,我們將推出由西川、熊培雲、梁鴻、史航、葉傾城、楊慶祥等大咖主講的寫作直播課;入選創造營學員作品還將有機會刊登在新京報各大內容平台,實現全平台分發,獲得百萬級甚至千萬加的曝光。一塊送上的,還有榮譽證書、神秘禮包。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22 字。

轉載請註明: 川音三教授涉招生腐敗,藝考“潛規則”是如何形成的|新京報快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