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第一個5年期雙一流高校建設即將迎來檢驗考核,越來越多的雙一流高校都開展了自評檢測工作,總結出建設週期內的成果及不足,以便年底考核能夠取得好成績。
在這5年的雙一流建設工作推進中,教育部也在不斷總結雙一流評估指標的缺失,尤其是今年受到特殊形勢的影響,大部分高校應屆畢業生都未能按時找到心儀的工作,各大高校的畢業生就業率也創下了新低。
就業率高低及質量好壞,已經成了檢測高校教學成果的重要途徑,尤其是雙一流高校的畢業生更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人才儲備源泉,所以它們的就業率指標就顯得尤為重要。早在今年年初,教育部就啓動了雙一流高校重點學科畢業生就業情況追蹤調查,預計從2021年開始,會覆蓋雙一流建設高校的所有學科畢業生。
很顯然,就業情況成為雙一流評估指標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今日教育部也正式公佈了“關於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跟蹤調查的通知”,公告已經明確,畢業生就業調查結果將用於雙一流學科建設成效評價。調查維度包含畢業生自身發展情況及用人單位滿意度。
與每年全國性的畢業生就業大數據相比,雙一流建設高校的畢業生就業調查結果更有針對性,調查結果能夠直接用於學科建設、教學評估、專業優化等方面成效評價,可以理解為雙一流高校是一個“高端試驗區”,在各方面優化改革以後,會進一步推廣到其他普通高校,從而帶動各個高校及學科的新一輪優化。
有了就業數據調查,雙一流高校在取得大量科研經費的同時,並不會盲目地進行“閉門造車”,盲目的進行重點學科軟硬件建設,盲目追求高新精尖的科研成果,而忽視師生到底需要什麼?只有這樣,才會不斷鞭策每一所高校重新匹配重點學科與社會需求的平衡關係,讓每一位畢業生真正做到“學有所依”。
對於用人單位而言,就業數據調查也是維護畢業生質量的另一個保障。雙一流建設高校的畢業生在用人單位眼中,無疑都是社會的尖子生,用人單位為了招入他們,願意付出更多的代價。如果在代價付出以後,才發現某些畢業生的自身能力與工作崗位存在很大的出入,那用人單位不禁就要思考,這個高校、這個學科的教學質量是否已經達標,以後校園招聘還會不會考慮這個學校?種種的不足與優化,都可以在調查當中暢所欲言。
當然,要想調查數據得到滿分,調查重心還是需要放在畢業生自身,只有過硬的道德素養、專業水準、職業能力等,才能在招聘嶄露頭角,獲得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