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緒三年至五年(1877——1879年),山西等省大旱三年,出現被稱為“丁戊奇荒”的近代最嚴重的旱災,甚至部分地區寸雨未下。自然災害引起的人口流遷,以忻州、雁北等晉北地區最為突出。晉北各州縣貧瘠的土地,惡劣的自然環境迫使大批百姓離開故土。
這些逃難的人一般回通過兩條向西的古道,湧入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和鄂爾多斯等地謀生。
明朝和蒙古通關互市後,一些軍防關口變成漢蒙貿易的通商口岸,其中兩處最重要,一是河北省的張家口,稱為東口;另一個是山西省右玉縣的殺虎口,稱為西口。
從明朝中期至民國初年四百餘年的歷史長河中,無數山西人、陝西人、河北人背井離鄉,從中原腹地通過這古道抵達蒙古草原的經濟和文化通道,帶動了北部地區的繁榮和發展。
從明代開始,政府就開辦馬市。從隆慶五年至萬曆十五年(1571--1587年)間,已開馬市十三處,僅萬曆十一年(1583年),交易馬匹達4.5萬匹。
開放官市的同時,民市也得到迅速發展。山西人用緞、綢、布、絹、棉花、針線、米、鹽、糖、果等交換蒙古人的馬、牛、羊、騾、驢、羊皮、皮襖等,尤其是山西的潞錫極受蒙古人歡迎,成為重要商品。互市獲利甚豐,吸引了許多山西人走西口。
清朝建立後,這種貿易仍然繁榮。此時,晉商實現了經營的多元化,包括糧食、棉布、棉花、絲綢、菜、絨貨、顏料、煤炭、鐵貨、木材、煙草、馬尾、人蔘、油、紙張、乾果、雜貨、銅、錫等,同時也發展起作為經紀人的牙行。晉商商業活動範圍之廣,超過了其他地方商幫。
通過走西口,作為移民主體的山西,逐漸形成了一批富晉大户,如今天我們所熟知的喬家、渠家、曹家等富商都是走西口而富的。山西太谷人王相卿和祁縣人張傑、史大學的大盛魁一直繁榮到清末。山西成為明代中國之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