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全盛時期,為何不佔據朝鮮半島?
觀察清朝全盛時期的疆域圖,你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近似海棠葉的版圖幾乎將整個東亞陸地囊括其中,卻唯獨留下咫尺之遙的朝鮮半島。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滿洲八旗無論面對長城、長江黃河,還是各大山脈,都沒有絲毫留情,為什麼獨獨對朝鮮半島網開一面呢?其實這個問題很難有一個標準的回答,因為要説朝鮮半島貧瘠多山、價值不大的話,它的環境比青藏高原還惡劣嗎?要説清朝不屑對朝鮮用兵的話,丁卯之役和丙子胡亂又怎麼解釋呢?
朝鮮半島三面環海,北邊連着亞洲陸地。朝鮮半島上現在有兩個國家,北邊的朝鮮面積約12.28萬平方公里,與福建省相當;南邊的韓國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與浙江省或江蘇省相當。
縱觀清朝與朝鮮王朝(李氏朝鮮)之間的交往,我更願意相信這是一種歷史的巧合,如果李氏朝鮮的不那麼恭順,或許早已被滿清納入直接統治之下。建州女真崛起之初面對的是明朝、蒙古和朝鮮的三面夾擊,而三者之中顯然以明朝的實力最為雄厚。為了集中全力對付大明,當清朝還是後金的時候就着力剪除蒙古和朝鮮帶來的威脅,為此努爾哈赤以聯姻的策略不斷籠絡蒙古各部,同時以軍事手段擊潰林丹汗部落。在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兩代大汗的努力下,蒙古問題基本解決,而接下來的目標正是朝鮮王朝。
圖-首爾景福宮,朝鮮王朝的宮殿之一
公元1627年,後金天聰汗皇太極派貝勒阿敏為主將,出兵朝鮮半島,因該年為丁卯年,史稱“丁卯之役”。平心而論,此時的後金軍隊並沒有一戰吞併朝鮮王朝的計劃和野心,其對朝鮮的軍事行動更像是報復對方在薩爾滸之戰中追隨明朝,同時也警告朝鮮與大明劃清界限。不過從後來的結果來看,儘管李氏朝鮮戰敗,但後金卻並未達成預定的戰略目標。在阿敏的指揮下,後金軍隊一路勢如破竹並很快攻陷朝鮮王朝都城漢城府,而李氏朝鮮王室則倉皇逃往江華島避難,此時後金尚未有足夠的水上力量,朝鮮國王因此躲過一劫。
然而國家破敗的現狀使得朝鮮王朝不得不屈膝投降,此戰之後朝鮮與後金約為兄弟之國,雙方通商互市,永結盟好。後金退兵之後,朝鮮儘管在明、金之間騎牆觀望,但卻並未斷絕與明朝的宗藩關係,其在身份上仍舊是明朝的藩屬國。丁卯之役顯然沒能將朝鮮從明朝陣線一側徹底拉過來,而在後來的明金對抗中,朝鮮屢屢暗中支持明朝的抗金行動,這使得皇太極感覺自己受到了欺騙。於是在將國號由“金”改為“清”之後,皇太極親統十萬大軍討伐朝鮮王朝,而這次李氏朝鮮國王遭到生俘。
皇太極的這次軍事行動史稱“丙子胡亂”,按理清朝應該將朝鮮直接併入版圖才對,但皇太極卻一反常態地將朝鮮國王放回,而代價是朝鮮必須放棄與明朝的宗藩關係,轉而事清朝為宗主國。如果從表象上看,我們似乎很難理解清朝的舉措,但仔細分析當時的形勢,或許就能夠明白皇太極的用意。當時明清對峙正進入緊要階段,清朝必須集中全力確保對明作戰的勝利,因此在朝鮮王朝臣服之後,不可能在當地留駐重兵,而李氏朝鮮得以延續也就在情理之中。
清朝入主華夏之後,李氏朝鮮的恭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表現得更為真誠,而朝廷也就滿足於對方作為自己的藩屬國存在。這樣的狀況一直維持到甲午戰爭,直到日本通過武力迫使朝鮮王朝與清朝脱離宗藩關係。
文:閆老師,圖:風長眼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