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作為明朝重臣,投降清朝,後又反清,為何不在《貳臣傳》中

公元1776年12月,乾隆皇帝下令國史館編撰《貳臣傳》。
在我國曆史上,人物傳記名目繁多,如“列女傳”“奸臣傳”“宦官傳”等等,可謂琳琅滿目,種類齊全。但從來沒有一個朝代以官方的名義,編撰過《貳臣傳》。這種特別的做法始於乾隆,是清朝的一個創舉。
吳三桂作為明朝重臣,投降清朝,後又反清,為何不在《貳臣傳》中

那麼,乾隆皇帝為何要命人編撰《貳臣傳》呢?在他的心目中,哪些人才是“貳臣”呢?
所謂“貳臣”,是指曾在前朝為官,後又背叛前朝,入仕新朝的官員。也就是指在朝代更替之際,兼仕兩朝的大臣。
按照乾隆的説法,這些人“遭際時艱,不能為其主臨危受命”,從道德出發,實在是“大節有虧”之人。因此他決定“自應於國史內另立《貳臣傳》一門,將諸臣仕明及仕本朝名事蹟,據實直書,使不能纖微隱飾,即所謂雖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者,為萬世臣子植綱常!”
乾隆編撰《貳臣傳》,與當時清王朝所處的歷史背景有一定的關係。
清王朝傳至乾隆朝,經過幾代帝王的勵精圖治,其統治已經非常牢固。特別是經歷“康乾盛世”的鼎盛時期後,清王朝的經濟已空前繁榮,國庫充盈。在平定了一系列叛亂後,清朝的疆域,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遼闊,形成了多民族國家的“大一統”局面。
吳三桂作為明朝重臣,投降清朝,後又反清,為何不在《貳臣傳》中

不過,在清王朝極盛的表面下,依然暗潮湧動,藴藏着許多危機。特別是波瀾壯闊的農民起義,始終提醒着這個曾經僻處遼東長城之外的少數民族,其統治並非堅如磐石,民族矛盾和民族意識依然長期存在。尤其是在乾隆39年爆發的王倫領導的農民起義,是自明末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反抗清朝統治的鬥爭,給了乾隆極大的震動。
乾隆為了進一步鞏固其統治,調和民族矛盾,同時也宣揚其統治的正統,因此下令編撰《貳臣傳》。
同時,乾隆也藉此警醒世人,即便是當年那些曾經叱吒風雲的人物,在乾隆眼裏,也不過就是一個“貳臣”。無論當朝的平民百姓抑或王公大臣,就別再惦記着反清復明自立為王的事兒了,忠君愛國才是正道。
《貳臣傳》裏共有收錄了123人,其中有文臣65人,武將58人。這些人又被分成了甲、乙兩類。甲類貳臣是為清朝的建立和鞏固立下赫赫功勳的人,他們“雖不克終於勝國,實能效忠於本朝”,諸如洪承疇、孔有德等人。乙等貳臣雖歸降了清朝,但毫無建樹,混吃混喝,如孫得功、錢謙益等人。
吳三桂作為明朝重臣,投降清朝,後又反清,為何不在《貳臣傳》中

説起來,最應該被列入這個名錄的是吳三桂。吳三桂作為明朝重臣,後來又投降了清朝,接着又反清。可以説,他這實實在在是個“貳臣”。但是乾隆竟然沒有把他收入其中。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是因為吳三桂在乾隆眼裏,屬於“或先經從賊,復降本朝,或已經歸順,復行叛逆,此等形同狗彘,靦顏無恥之人,並不得謂之貳臣”。因此,吳三桂被編入了《逆臣傳》,而且名列榜首。
《逆臣傳》是《貳臣傳》的升級版,收錄的都是像吳三桂、耿精忠這樣降而復反的人,還包括當初投降大順軍,又歸順大清朝的人。在乾隆的眼裏,投降一次就已經算“貳臣”了,何況降而復反,那必定是大奸大惡之人。
眾所周知,吳三桂生活在腐敗透頂的明末年間,是崇禎朝時期的武科舉人。靠着父親吳襄的廕庇,很快成為都督指揮,27歲時就升為寧遠團練總兵。崇禎時期,吳三桂很受器重,擔任遼東總兵,封平西伯,奉命鎮守山海關。
吳三桂作為明朝重臣,投降清朝,後又反清,為何不在《貳臣傳》中

1644年初,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帝自縊身亡。吳三桂曾一度萌生投降李自成的想法,其後因“衝冠一怒為紅顏”,降了清軍,並在山海關大戰中打敗李自成,被封為平西王。
1649年開始,吳三桂鎮守雲南,成了當地的土皇帝。1662年,他把南明永曆皇帝勒死在昆明,並由此晉升為平西親王,和尚可喜、耿精忠並稱“三藩”。
1673年,因不滿康熙撤藩,發動叛亂,出兵貴州、兩湖,並聯合耿精忠和尚可喜,發動了“三藩之亂”。
1678年3月,在和清朝周旋了幾年後,吳三桂已是日暮窮途,遂在湖南衡陽稱帝。但僅僅做了5個月的皇帝后,66歲的吳三桂就一命歸天了。
在乾隆眼裏,吳三桂之流純屬首鼠兩端之人,對於這樣的人,連“貳臣”都談不上。因此,乾隆下諭旨説:“至於叛逆諸臣,如吳三桂等,也應明正罪狀,另立一門,以昭斧鉞之嚴。”
最終,吳三桂就這樣被編入《逆臣傳》裏了。
(參考資料:《清史稿》)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29 字。

轉載請註明: 吳三桂作為明朝重臣,投降清朝,後又反清,為何不在《貳臣傳》中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