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特色從何而來——石港小學帶給我們的啓示

辦學特色從何而來——石港小學帶給我們的啓示
  辦學特色從何而來

  ——石港小學帶給我們的啓示

  優質學校之“優”,常常反映和體現在其辦學特色上,石港小學也不例外。她作為新優質學校,其最突出的成就和最顯著的標誌,就是“寫字育人”特色,進而使她聞名省內外,成為江蘇省書法教育特色學校、第二批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

  辦學特色從何而來,石港小學帶給我們的啓示至少有三點:

  首先,辦學特色是“傳”下來的。石港小學的“寫字育人”特色,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與她所在地的千年文脈密切聯繫的,更是與她百年的辦學歷史緊緊相連的。石港古鎮業已形成的 “書法、京劇、武術、盆景”四大特色文化,給石港小學以充足的營養。石港小學長期積澱的 “養正發矇”文化,給“寫字育人”特色以深厚的滋潤。離開了這些,辦學特色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其次,辦學特色是“創”起來的。石港小學“寫字育人”特色,不是簡單的傳承,而是歷代石小人持續創造和不斷革新的結果。從小範圍的寫字興趣小組,到全面的寫字教學、寫字教育、寫字課程開發;從 “個個端端正正地寫‘人’”,到寫出“端端正正的‘人’字”;從淺表的寫字技法抑或藝術,到 深層的“寫字養德、寫字怡情、寫字啓智、寫字健體”的文化育人,每前進一步都滲透着超越和體現着創造。沒有了這些,辦學特色就會失去活力而沒有生氣。

  再次,辦學特色是“做”出來的。石港小學的“寫字育人”特色,不是幾個秀才“想”出來的,更不是幾個人“喊”出來的,而是一羣人實實在在“做”出來的。他們編寫寫字校本課程,開設寫字大課、小課,學生每天一頁寫字作業,及時批改;每班教室前“一日一練”寫字展板,每週更換;每月一次寫字作業展評,學習交流;每學期一次寫字比賽,以賽促練;每年一次寫字水平測試,促進提高, “人人練寫字,處處有書法”喚起學生心理共鳴,校園處處瀰漫着學生書法溢出的馨香。捨棄了這些,辦學特色必然演化成空中樓閣、瓶中之花。

  最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辦學特色的形成,必須致力於學校、教師和學生的終身發展。就這一點而言,石港小學的“寫字育人”特色,或許是最為成功的實踐探索和最具價值的行動引領,因而更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鑑。

  附1:續傳統文化“養正發矇” 求創新發展“止於至善”

  南通市通州區石港小學有着一百多年辦學歷史,學校以“養正發矇”為辦學理念,以“寫字育人”為辦學特色,取得了喜人的辦學業績,成為省內外知名鄉村學校。其成功實踐概括起來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傳承學校文化,構建學校辦學特色

  石港是一所千年古鎮,自古崇文重學,舞文弄墨代代相傳,因此石港小學從創辦的那一天起,就註定與書法結緣。近四十來,學校致力於寫字教育研究,從一開始的寫字興趣組到後來的寫字教學,再到寫字教育直至寫字課程開發,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出了特色文化建設之路。學校還響亮地提出了“個個端端正正地寫‘人’,寫出端端正正的‘人’字”的寫字育人目標,經歷了從提高兒童書寫水平的技術表層走向“寫字養德、寫字怡情、寫字啓智、寫字健體”的教育深層的智慧轉身,學校發展也經歷了從“為特色而特色”的狹隘功利走向培養兒童文化品質、增強兒童文化自信和愛國情感的文化蝶變。因此,與其説寫字是學校的辦學特色。不如説“寫”人是學校的成功實踐。

  二、植根地域文化,拓展學校育人渠道

  石港小學所在的石港古鎮有着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藴,學校充分發揮地域自然資源、人文資源等方面的育人功能,拓展學校育人渠道。學校發揮“五老”人文資源,使他們成為孩子們的精神“領袖”;邀請地方藝術名人和民間藝術家走進學校、走進課堂,引領學生走進石港的“書法、京劇、武術、盆景”四大特色文化,並且進行了富有創新的實踐嘗試,例如把書法與石港武術“王家拳”相融合,創編“書法操”,發揮了書法藝術與武術精神的育人功能;創編了多部反映兒童校園生活的現代京劇作品,發揮了民族傳統文化的育人功能。學校還充分發揮地域自然資源的育人功能,開展漁灣濕地研究活動、家鄉愛國名人祭祀紀念活動,滲透行動訓練、品行教育、人格影響。

  三、遵循兒童文化,養育學生育正情懷

  石港小學在實施“養正”德育的過程中,始終保持兒童的視角,讓德育活動既有意義,又有趣味。學校基於羣體性兒童文化,讓學生在活動實踐中開闊胸襟,關注社會,淨化心靈,昇華認識,端正品行,每年規範開展“少先隊授銜儀式”、“開筆儀式”等。基於進取性兒童文化,發揮榜樣的引領作用,每年隆重開展 “吳慰祖獎勵基金頒獎儀式”“漁灣十佳少年評選”等活動;基於遊戲性兒童文化,開展“童謠漢堡”創作傳唱活動,在富有情趣的遊戲中讓學生感悟、體驗、反思、改進。

  四、構建核心文化,發展師生核心素養

  學校繼承傳統、開拓創新,根據校歌《桃李流芳》中挖掘出“養正發矇”四個字作為學校辦學理念,將學校上世紀八十年代提出的“個個端端正正地寫‘人’,寫出端端正正的‘人’字”定位為學校的辦學目標,確立“正”為學校的校訓,“正己正人”為師訓,“走好第一步”為學訓,形成了以“正”為核心的學校文化體系。石港小學清晰的辦學思路表明,用漢字文化、用儒家思想的精髓等傳統文化培育下一代,用傳統文化滋潤孩童的心靈,促進學生健康可持續發展,是一種綠色發展的價值追求。從“十三五”開始,學校啓動了“正”文化引領下的核心素養課程開發與實施研究,這是基於學校傳統文化、辦學特色與創新發展的深度思考,是學校基於師生可持續發展的止於至善的不懈追與實施探索。相信石港小學在科學的教學理念與堅持紮實的實踐中,一定會創造更加輝煌的明天。

  附2:

  以文正人福桑梓,筆墨翰香繪人生

  南通市通州區石港小學 馬建

  以文正人福桑梓,筆墨翰香繪人生。“漁灣古地文山聳,範堤迤邐枕海東……造福桑梓兮,養正發矇……努力努力兮,黽勉始終。”這首1925年為石港小學創辦20週年創作的校歌,如今依然每天響徹在新時期的石港小學校園!以立德樹人為己任的“石小人”繼往開來,以近百年前校歌中的“養正發矇”為辦學理念,培育出以“正”為核心的學校文化體系。“正”,從一從止,乃是心中目標,腳下有行動;即為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我們的學訓即從“正”字本義衍生出的“走好第一步”,師訓則是“正己正人”。“正”,共五筆,喻為“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我校遵循立德養正、啓智養正、健體養正、審美養正、勞作養正育人原則,致力培養“新五好”墨香娃,努力實現“個個端端正正地寫‘人’,寫出端端正正的‘人’字”的辦學目標。千年古鎮石港素有書法之鄉、京劇之鄉、盆景之鄉、武術之鄉四大雅稱,以古鎮之文化資源造福桑梓,籍“全國中小學優秀文化藝術(書法)傳承學校”之平台,以筆墨翰香描繪兒童的精彩人生,是我校秉承四十年的精神追求與實踐探索。以 “寫字育人”校本課程建設為引領,探索“每日20分鐘寫字小課”“拓印、毛筆製作、篆刻、裝裱、硬筆、軟筆系列書法社團”“寫字正人書法操”“融教案與練功一體的特色寫字備課筆記”“學生、教師、家長系列書法比賽”等寫字課程樣態,真正做到既寫字,又育人,走出了一條鄉村學校品質提升的特色發展之路。

辦學特色從何而來——石港小學帶給我們的啓示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80 字。

轉載請註明: 辦學特色從何而來——石港小學帶給我們的啓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