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時評丨誰的考場作文不賣弄?

大河報·大河客户端記者 張叢博

因為大量引用冷門的名人名言和冷僻字詞,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輿論熱議。

博時評丨誰的考場作文不賣弄?
坦白説,這篇文章讀來,真是感到汗顏,有些生僻字真的是頭一回見,立意也是似懂非懂,雲裏霧裏。

不過有懂行的大家,看過這篇文章後,給了定論:這些生僻詞、生僻典故都用對了地方。

既然如此,網友們便把目光聚焦到了這種乖張的行文風格,斥之為“不説人話”。

但對於這種指責,我不敢苟同,隨着互聯網文風的流行,“接地氣”“抖幽默”幾乎成了文風上的唯一正確方式。這也要不得。

《圍城》的作者錢鍾書,還留下了一部學術性隨筆著作《管錐編》。就有不少人説《管錐編》的內容過於艱深晦澀,也過於專業化。但不能因為晦澀,説錢鍾書是為了賣弄吧?實際上,這是錢老對中西文化融會貫通之作。

到底該用什麼文風,當然要看場合。你是為了讀小説悟人生,那看《圍城》就行了,你是搞相關的學術研究,那如果需要看《管錐編》你也不會因為晦澀而捨棄。

回到這位考生的作文,我想説的是,誰的考場作文不賣弄?估計誰都想把學到的高級詞彙、日常積累的個性語句套用上去,不就是希望改卷老師能多看一眼,多給兩分麼?

回到北宋開封的科舉考場,大文豪蘇軾同學也在考卷上自己編造了一個典故,可主考官歐陽修找不到出處,心裏納悶但還是給了高分。後來特意詢問蘇軾,蘇軾笑答:是我瞎編的。歐陽修聽後也只是哈哈一笑,還收下了這位學生。

不管是考卷還是生活,哪隻有一個標準答案?誰又能去苛刻一個學生考場上的賣弄呢?

我猜測,這位同學平時和同學説話,也不會是這幅高冷麪孔,我也相信,他的積累和見識,在未來一定有用武之地。就讓我們對奇才多一些寬容吧!

來源:大河客户端 編輯:張靜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93 字。

轉載請註明: 博時評丨誰的考場作文不賣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