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前興業銀行行長、現陸金所董事長李仁杰發表一場內部演講,這位自2002年起出任行長、帶領興業銀行從資產總額不足1500億元發展至自營資產逾5萬億元,富有創新氣魄的老牌銀行家如何看待“中小銀行轉型”這一問題?
陸金所董事長李仁杰
演講主要觀點摘錄如下:
一、當前經濟環境下,中小銀行最起碼面臨這三方面的挑戰
1、中小銀行異地擴張恐成“接盤俠”
在國家政策和市場環境的多重影響下,銀行業告別近二十年來“跑馬圈地”式擴張方式,通過跨地經營、開設分支機構直接帶來規模上量的發展模式受到限制。
很多銀行都有着天然的規模擴張的衝動,不少從業者把“貸款規模增長”視作是自己的一張成績單,如中小銀行在開設異地分支機構後,由於人生地不熟、對異地情況不瞭解,容易被表面現象所迷糊,往往成了當地其他銀行甩包袱時候的“接盤俠”,經營效果不如“老根據地”。
2、銀行業務結構快速轉型難度大
金融去槓桿政策主導,MPA考核日漸趨嚴,銀監會嚴格整治“三違反”、“三套利”、“四不當”行位,同業和表外理財業務發展受限,要求資金脱虛向實。持續推進減費讓利,中間業務收費受到限制。傳統貸款業務對資本佔用和資產收益要求高,銀行業務結構快速轉型難度大。
3、優質資產獲取難度大
經濟結構調整,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傳統企業推進去產能、去槓桿,加速企業優勝劣汰,導致銀行資產質量受損、不良率高企;而對於新興產業、銀行的瞭解度不夠,難以快速滲透,獲取優質資產難度大。
二、對中小銀行而言,零售應該是被予以足夠重視的業務板塊
1、相較企業部門和政府部門,居民部門槓桿率存在提升空間
近十年來,國家加槓桿加在哪裏?主要是加在企業和地方政府,企業部門和政府部門槓桿率持續增加,銀行傳統對公業務發展空間有限。而對居民部門的加槓桿程度相對低一點,這幾年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與國際比較仍然存在提升空間。
2、中外比較,國內銀行零售業務佔比存在提升空間
我2014-2015年期間去跟摩根大通交流,其零售業務和社區銀行仍然是利潤構成中最重要的部分,最近三年數據顯示,淨利潤第一大來源是消費與社區銀行業務,佔總利潤44%。富國銀行2006-2016年,社區銀行在收入結構中佔比保持在55%以上。整體來説,成熟市場中零售銀行業務收入佔比普遍高於40%。
3、P2P、小貸等行業的發展迅猛,反襯商業銀行在個貸業務上存在較大提升空間
這些年,很多網絡小貸公司、p2p風起雲湧。我有個手機號從90年代用到如今,是深圳的號,整天都收到‘要不要貸款’這類電話,這説明什麼?説明社會上這類業務發展得如火如荼。
如果打出來的電話99%都是無效的,我相信大家不會再接到這麼多類似的“騷擾”電話,為什麼這種營銷會大行其道?你看地鐵、社區裏的貸款廣告比比皆是,這説明肯定有市場,且市場空間並不小、市場競爭遠未充分。
這些機構的資金成本肯定遠高於銀行,但是人家業務照樣做的風生水起,為什麼?因為消費信貸這塊蛋糕很大,但過去我們看不起、不願意做這些業務。為什麼不願意做?一方面可能是因為看不起,另一方面可能是想做、但是沒有很好的方式方法、沒有很先進的工具去做,導致成本高、不良率高。
相較全國性銀行,區域性銀行在本地區有較強的客户黏性,對客户更瞭解,特別是西部、農村等經濟不發達地區對利率敏感性較弱,通過植根於區域特色,有助於提升利差,在個人零售及小微業務上取得優勢。如果區域性銀行朝這個方向持續努力,必將形成獨特的競爭力。
三、金融科技在中小銀行零售轉型中扮演什麼角色?
1、金融業的三次技術革命
從業期間,銀行業經歷了這麼幾個過程:第一個是手工記賬到電子化運營,我入行時間早,經歷過手工記賬;第二個是隨着智能終端的普及、通訊線路帶寬的加寬,逐步實現了從“線上到線上”、進入移動互聯的年代;如今進入了第三次革命:數據的採集、使用、挖掘、分析越來越多,雲服務、區塊鏈等技術全面興起,人工智能的普遍使用,更將為普惠金融的實現,帶來很深遠的影響。
每次技術的進步變革,都會為金融業在方式方法、組織架構、內部管理運作等方面帶來一場深刻的革命。
2、新生代更願意跟機器打交道
從我的觀察來看,中國的老百姓是願意改變、願意接受新東西的。美國很多銀行客户,還保留着使用各種支票,而中國從零售商業到零售金融,都產生了很有意思的變化:
過去大家習慣到實體店交易、現在都希望隨時隨地獲取零售服務;過去大家多在線下辦理業務,現在線上智能化已經很普遍;過去客户習慣由相熟的客户經理為其服務,但新生一代會更願意接受自助式的操作,大家更願意跟機器打交道。
願意嘗試新東西、願意接受改變、習慣於跟機器打交道。這些潛移默化的改變,將會為金融服務的業態帶來深遠的影響。如財富管理業務上,金融機構可以利用大數據+AI+智能投顧技術,更高效、低成本地幫助客户配置資產;又如在線上通過智能終端獲客、線下根據客户需求鋪設全渠道的“綜合體驗店”等。
3、金融服務外包的重要性
過去金融服務常被要求應該是“大而全”,思路一直都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但現在隨着技術的進步,整個業務流程、項目管理均可模塊化,模塊化以後完全可以實現外包。
實際上,現在很多業務流程,過去被認為是必須在組織體系裏面嚴格把控的,現在都可以做到集中管理、乃至是外包。
我認為,新技術的進步,解決了過去做零售業務“點多、面廣”、操作風險不可控等問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流程時效性得以硬約束。
打個比方,中小銀行小微信貸業務的貸前、貸中、貸後,均可實現部分流程的外包,如貸中的審批,人臉識別、聲紋識別,對資質存疑的客户進行微表情審核,基於心理學的原理、根據客户回答問題時的臉部微表情進行判斷,相較過去信貸員審核技術,更有助於規避人為的道德風險、更精準、成本更低。
大家掛在嘴邊的共享經濟、社會化專業分工,實際上講的就是這個理,自己做不划算,也不一定做得好,在技術允許的前提下,為什麼不考慮外包出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