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中國論文造假現象嚴重 根本原因竟是這個

  2015年,中國科研界發生過一件大醜聞,117篇論文因為造假等原因被國際知名出版集團集中撤稿,其中28篇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項目有關。該基金會也公佈了61份科研不端行為案件處理結果。通過翻看這些案例會發現,論文造假遠遠比普通人想象得更容易,也更無賴大膽。…[詳細]

  要點速讀1“無賴性論文造假”是一道奇觀,手段無賴、方式無賴、處罰結果無賴,沒有下限。2大家都知道現象存在,大家也都痛恨論文造假。然而,卻缺乏嚴懲手段。別説什麼單位的名譽受損,就算造假者自身也得不到什麼教訓。明明自己是科研人員,卻找造假中介代筆、評議,這是無賴之一

  科研論文的發表是需要“同行評議”的,也就是評審向期刊和出版社審稿平台提供評審意見。然而,117篇科研論文,統統都找了“幽靈”評審——第三方機構虛構出來的評委。不僅找,還扎堆找,在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有關係的28篇中,13篇與一個名為豐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第三方中介機構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虛擬“同行評議”只是小菜一碟,更不要臉的行為是自己不寫,找人來寫。結果就很可笑了。造假的公司是批量操作,同樣的圖片與數據能夠在多篇論文裏出現。今年9月,美國知名英文論文抄襲檢測網站PlagiarismWatch發表報告《科學論文代筆公司與掠奪欺詐型期刊合謀中國學者》。報告發現,多篇論文使用了相同圖表、相同研究對象、得出了相同實驗結果。

  同樣的圖表,你用我也用

  為了申請資格,在材料中篡改和偽造論文信息,甚至憑空生造,這是無賴之二

  找第三方中介來幫忙造假,好歹還要花錢,花時間,有人乾脆自己動手,在申請資助的時候,虛構論文。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佈了61份科研不端行為案件處理結果。細細讀來,有些行為大膽地令人瞠目結舌。來看安徽某大學一位叫郭傳友的申請者的問題(【】內為編者的總結,引號內是通報原文):

  1.【篡改期刊名+篡改作者順序+篡改論文語言】“第1篇論文實際發表刊物為《生態學雜誌》(《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郭傳友將期刊名稱篡改為《Journal of Ecology》(SCI影響因子5.694);論文作者順序實際為‘張興旺,張小平,郭傳友,丁建華’,郭傳友將自己篡改為第一作者;論文是中文論文,但是在申請書中以英文形式列出。”

  2.【篡改期刊名+篡改作者順序+篡改論文語言】“第2篇論文實際發表刊物為《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Journal of Ecology and Rural Environment》),郭傳友將期刊名稱篡改為《Journal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論文作者順序實際為‘張興旺,張小平,郭傳友,丁建華’,郭傳友將自己篡改為第一作者;論文是中文論文,但是在申請書中以英文形式列出。”

  3.【篡改作者順序+篡改發表年限】 “第3篇論文作者順序實際為‘王正加,黃有軍,郭傳友,黃堅欽,王華芳’,郭傳友將自己篡改為第一作者,且將論文發表年度由2006年篡改為2011年。”

  4.【偽造並不存在的論文】“ 第4篇論文根本就沒有發表,屬於偽造。”

  5.【篡改作者順序】 “第5篇論文通訊作者為張興旺,郭傳友排名第4,郭傳友將通訊作者篡改為自己,且刪除了論文的第三作者。”

  在申請書中,五篇基礎論文做了這樣的造假,然而卻順利地得到80萬元的資助經費。

  通過查詢,可以發現,論文造假的申請人拿到了80萬元的經費

  本以為上面這個案例已經算是多種形態、超乎想象了,然而必須承認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四川某大學吳國玉在申請書中報了13篇基礎論文,一查竟然發現有12篇署名都不是他,也就是説把別人的論文説是自己的。

  以上種種行為在讓人大開眼界的同時,也實在是顯示出沒有下限。

  造假人明目張膽,卻能夠突破防線,論文驗收、查證機制形同虛設,這是無賴之三

  這裏所指的論文驗收、查證不是指接收論文的國際期刊,而是説以論文作為重要衡量指標的評獎、評職稱、評項目。

  客觀而言,正是因為這些深度捆綁的存在,才會出現大量的論文造假。例如醫學論文是一個造假的重災區,因為臨牀、教學、科研這三個緯度是晉升職稱的考察對象。但是,一邊有大量的病人要看,一邊又要求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這中間就矛盾了。到底論文被運用到一個什麼瘋狂的程度,來看《人民日報》的報道:“多位受訪者表示,現在論文導向幾乎到了無孔不入的程度。除了單位內部的職稱晉升、年終考核、津貼獎金,國家相關部門的項目申報和結題、獎勵評審、人才評價、院士評選、學科評估,以及五花八門的單位排序中,論文都成為衡量水平高低的重要評價指標。”

  要求這麼多的論文數量,一方面驗收者和考評者可能根本就看不過來,另一方面,也許還存在默許造假的情況。

  “丁香園”針對三甲醫院醫生的調查問卷,論文真是職稱的敲門磚

  最無賴的是,處罰輕描淡寫、絲毫不重,行為不端不斷重複

  論文造假,已經成為科研工作者中公開的秘密,亦或者流行的“潛規則”。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書記處書記王春法在一篇訪談中提及,2013年進行的第三次全國科技工作者調查,總共發出36000份調查問卷,收回33000餘份。從中可以發現,近一半被調查者認為學術不端行為一直存在,分別有50.1%、43.7%、42.3%和36.7%的被調查者認為,虛假署名(沒有參與研究卻在科研論文署名的行為)、論文剽竊、研究結果報告過程中捏造和弄虛作假,以及一稿多投等現象較為普遍。

  大家都知道現象存在,大家也都痛恨論文造假。然而,卻缺乏嚴懲手段。別説什麼單位的名譽受損,就算造假者自身也得不到什麼教訓。

  2013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曾經通報過一次造假問題,抄襲他人成果、謊報個人信息、冒名侵佔他人成果等也都列在其中。例如,北京某研究所劉志華(男)2011年度獲得一項青年基金項目,在其研究背景中列了1篇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報上的論文。該論文第一作者為劉志華,標註的單位為哈佛醫學院,但此劉志華為女性,非彼劉志華(男)。實際上,在這期間,兩位劉志華都在哈佛大學做研究,劉志華(男)正好利用了這一點。然而,處罰是,撤銷劉志華相關項目,追回已撥經費;取消劉志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資格4年;給予劉志華通報批評。這個案例也可以放在今天。3年間,智能手機都從3G變成4G了,可造假及其處罰依然如故,還是通報通報再通報,批評批評再批評。

  這些通報批評能有什麼用呢?反正被發現處罰也不嚴重。算一算,造假的得失利弊,冒個險還是划算的。

  曾經被認為是超級學術新星的德國人肖恩,因為論文造假名譽掃地,不僅失去了在美國的工作,其博士學位也被吊銷

  論文造假,不管是在中國科研界還是在普通大眾的認知裏,都不是什麼新鮮事,也都深惡痛絕。然而,卻一直這麼無賴,沒有下限,這道“奇觀”實在是有辱中國學術界斯文,也浪費納税人的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52 字。

轉載請註明: 今日話題:中國論文造假現象嚴重 根本原因竟是這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