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中國GDP會超過美國嗎?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洲開發銀行、摩根大通、野村證券、渣打銀行、花旗銀行等國際機構上調中國經濟增速預期後,近日又有機構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表達樂觀預期。
美國穆迪公司日前發佈報告,將中國2017年經濟增長率預估由6.6%調升至6.8%,將2018年經濟增速預估從6.3%上調至6.4%。
中國經濟能夠保持強勁和穩定的增長,不僅對中國而且對全球經濟而言也至關重要。未來十年,中國經濟能否依然強勁?GDP會超越美國嗎?
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認為,未來十年中國經濟將會發生十大變化:
第一,2027年前後,中國GDP規模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美國退居世界第二。
在這一時期,中國經濟繼續表現為“新常態”,經濟增速重心持續緩慢下移,即潛在經濟增長率下移。在2020年之前,中國經濟增速不會低於6.5%;2025年可能回落到5%左右;2030年可能只有4%,然後在3% ~4%穩定較長一段時間。按照這一“L型”走勢,到2027年中國經濟總量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是非常可能的。
第二,2023年前後,中國人均收入超過1.2萬美元,進入世界銀行認可的高收入國家行列,或者説屆時中國將成功突破“中等收入陷阱”。
2016年,中國人均收入已經超過8000美元;未來幾年,只要老百姓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保持基本同步,這個目標就可以實現。當然,大家可能更關心中國經濟能否實現可持續、包容性增長,或者説中國社會各階層收入和財富兩極分化能否有效縮小?應該看到,未來在促進經濟效率提升的同時,如何有效兼顧公平,讓更多中國老百姓分享到經濟發展和改革紅利,確實存在很多挑戰。
第三,到2020年,中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之後,創新驅動正在成為經濟增長第一推動力。但是,國有企業創新動力不足和科研體制僵化這些老問題,仍然束縛着中國生產力發展潛力的充分發揮,深化國企改革和科研體制改革勢在必行。
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第四,到2025年,中國將從製造業大國轉變成為製造強國。
最近兩年,中國政府開始力推《中國製造2025戰略》。當前,中國製造業規模世界第一,上下游產業鏈比較完整,在某些局部領域,如航空航天、高鐵、核電、高壓電輸送等,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但也存在大而不強、創新能力不足、生產模式粗放、資源利用率低等問題。
第五,中國互聯網產業或數字經濟取得世界領先地位。
2016年,中國網民數量已達7.31億,其中95%的網民通過手機上網。以市值合計超過5000億美元的騰訊和阿里巴巴為首,中國互聯網科技企業已位居世界互聯網企業前十行列。不久前,在德國漢堡召開的G20峯會把數字經濟作為拉動全球經濟增長重要引擎。中國正在實施“互聯網+”戰略,對傳統產業進行改造,發掘傳統行業發展潛力。我認為,在互聯網領域,中國最有希望實現彎道超車,成為世界第一。
第六,中國經濟對外保持基本平衡。
長期以來,中國經濟一直對外失衡,特別是對美國存在鉅額貿易順差。未來中國外貿順差將呈現逐漸收窄趨勢,最近幾年已初現端倪。隨着服務業擴大對外開放,中國服務貿易逆差將擴大,整體外貿順差收窄。中國經濟實現再平衡,包括解決中美貿易不平衡問題,需要通過擴大中國服務貿易逆差,對沖貨物貿易順差來解決。中國資本賬户開放的趨勢不可逆轉,但必須遵守穩中求進的基本原則、堅守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第七,人民幣加快國際化,開始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發揮與中國經濟地位大體一致的作用。
現在中國對外貿易中,人民幣結算已經達到30%左右;對外投資直接使用人民幣的規模也在擴大。2016年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籃子貨幣,是一個標誌性事件,標誌着國際社會期待人民幣成為世界第三大儲備貨幣。
中新社發 宋誠林 攝
第八,中國加速進入老齡化社會,將面臨一系列經濟和社會問題。
根據2000年11月底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中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8811萬人,佔總人口的6.96%,60歲以上人口達1.3億人,佔總人口10.2%,以上比例按國際標準衡量,均已進入了老年型社會。
未來十年,中國加速進入老齡化社會,生育率低、人口結構老化、社會保障制度落後、養老服務短缺等問題變得日益突出。隨着人口老齡化,儲蓄率下降和勞動力不足等都會對潛在經濟增長率產生負面影響。近年來,事關老年人的各個方面話題正在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不僅要滿足老年人的物質生活需求,滿足精神和心理層面需求也不可或缺。
第九,城鎮化進程繼續穩步推進。
到2030年,中國城鎮化率達到70%,算是基本完成城鎮化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將會發生一些深刻的經濟體制變化,比如,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社會保障和醫療衞生制度改革等,城市先進生產要素將與農村資源(如土地)進行深度融合,推動土地兼併和農業現代化。以產業化為核心,以新型城鎮化為依託,推動產業化和新型城鎮化“良性互動”,將有利於實現產業和城市的和諧統一,也是加快推進統籌城鄉一體化的根本途徑。
第十,中國經濟開放度進一步提高。
目前,國際社會出現一股逆全球化的潮流。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是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下,與所有“一帶一路”建設參與者開展平等合作。這是為國際社會提供了一個新的合作平台,為全球治理提供了一個新的公共產品,也為新一輪經濟全球化提供了一個新的方案。
這不像西方主導的老的全球化版本,會帶來很多副產品,如財富兩極分化、恐怖主義猖獗、顏色革命、社會動盪等。開弓沒有回頭箭,建立開放型世界經濟趨勢不可逆轉。以2016年9月G20杭州峯會為標誌,中國高舉起了新一輪經濟全球化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