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2015年07月28日訊】良好的閲讀興趣是孩子健康成長,開拓視野,健全心智的有效手段。隨着越來越多的電子產品出現在市場,如ipad,智能手機,kindle等產品都讓大家變得離閲讀這件事越來越遠,中國人的閲讀量在全世界來看也是很低的。培養孩子的 閲讀興趣至關重要,家長更要以身作則,有時候家長的不輕易舉動就打消了孩子閲讀的念頭,這都是不可取的。
不要讓閲讀習慣扼殺在不經意之間 家長要以身作則
近幾年來,非常真切的感受到了“閲讀”在孩子教育體系中地位的巨大改變。從最初因為孩子的自我興趣而閲讀,到現在成為學習一切知識的根基不得不讀,閲讀的重要性被步步拔高,特別是親子閲讀理念的流行,讓朗朗書聲傳進了家家户户。
5種爸媽,正毀掉孩子的閲讀興趣
對 於喜歡閲讀的孩子來説,喜歡的理由大致相同,那就是,從閲讀中感受到了很多的快樂;但不喜歡閲讀的孩子,不喜歡的理由卻千差萬別。不少爸媽向我們提問,我 天天陪孩子閲讀,但為什麼孩子還是不愛讀書?在沒有養成自主閲讀習慣前,往往是錯誤的共讀方式導致了孩子對閲讀的厭惡。為此,我們特別羅列了比較具有典型 代表意義的五類父母,快來看看你是不是中槍了?
不要讓閲讀習慣扼殺在不經意之間 家長要以身作則
1不考慮孩子的意願,勉強共讀
“寶貝,媽媽來給你講個故事。”
“我現在不想聽故事,我在搭積木。”
“來吧,這個故事很好聽哦。”
“唉,好吧。”孩子無奈地起身。
這 樣的對話,是否曾出現在你們家中?被強迫“邀請”來和你一起讀書的孩子,你是否發現他的注意力並不在你讀的書上,可能目光還在未完成的積木城堡上游離,可 以想見,這會是一次激不起孩子太多熱興趣的共讀。如果共讀常與“被打斷遊戲”聯結在一起,不但共讀原本美好的初衷,如“享受親密的親子時光”“豐富孩子的 想象力以及視野”等等,無法讓此刻的孩子感受到,長此以往,還會讓孩子對共讀產生厭惡。
修正:除閲讀外,孩子還需要其他更豐富的體驗
我 們常説,閲讀不能、也不應該成為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就像俗話説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孩子應該有讀書之外的更多體驗,比如遊戲、遠足等等,這 樣才讓孩子過得更快樂、更健康。那麼,為培養孩子良好的閲讀習慣,如何安排閲讀時間呢?一天中的共讀時間,可以選睡前固定一段時間(比如每天不少於20分 鍾),讓約定的共讀時間成為孩子每天的期待。其他的時間,隨意就好。
2書籍選擇,不以孩子興趣為導向
“媽媽,你給我讀讀《好餓的小蛇》吧。”
“哎呀,你都6歲了,還看這麼幼稚的書啊,這本你2歲的時候就看過了呀。”
“那你給我讀讀《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吧。”
“你現在長大了,還是一起來看看《昆蟲記》這樣的科普故事吧。”
孩子帶着書,一聲不吭地轉身走了。
不知道你有沒有犯過這樣的錯誤:常常把那些自己認為有用或者適合的書捧到孩子面前,而很少問孩子是否真正喜歡。如果孩子長期對閲讀的反應冷淡或者乾脆不喜歡,大人們就常常會給孩子貼個標籤:我家孩子不喜歡閲讀。而沒有思考過,孩子為什麼不喜歡閲讀。
修正:選書,要兼顧孩子的興趣
如果把孩子喜歡的書帶到孩子面前,和他們一起閲讀,真正不喜歡閲讀的孩子很少。為孩子選擇共讀讀物時,如何既兼顧到孩子的喜好又有所引導呢?可以和孩子在每天約定閲讀數量時,一部分由孩子自由決定;另一部分,交給爸爸媽媽選擇。
3共讀時,不停向孩子發問
“看,小藍和小黃合在一起變成了什麼顏色呀?”
“瑪德琳是哪個國家的小朋友啊?看,這個著名的建築叫什麼?”
“好了,寶貝,《小黑魚》的故事講完了。告訴媽媽這個故事講了一個什麼道理?”
剛剛還沉浸在美妙故事中的孩子,彷彿如夢初醒般開始磕磕碰碰地回答問題、總結道理……很多家長給孩子讀書時,總是希望孩子記住什麼或者知道些什麼,如果不提問題或提醒孩子注意,書就像沒讀過一樣。
請 大家再試着回想一下小時候的經歷吧:爸爸媽媽答應帶我們去公園或動物園玩,去之前如果特別叮囑我們要注意觀察,因為回來要好好寫篇作文,是不是我們的快樂 和期待都會打折?玩得戰戰兢兢?生怕漏掉什麼會被拷問?閲讀中頻繁提問也是這樣。當提問變成閲讀中的常態,孩子往往會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伴讀者可能會提 的問題上,而忽略其他可能吸收的滋養。久而久之,閲讀就不再是一樣快樂有趣的事情,而變成一種負擔,最終導致孩子對閲讀提不起興趣。
修正:讓孩子從閲讀中感受單純的快樂,記住什麼和知道什麼,遠遠比不上閲讀中進入書中、感受到什麼更重要。把閲讀的快樂還給閲讀本身,讓孩子從閲讀裏感受單純的快樂,讓閲讀帶給孩子潤物細無聲的滋養。
4識字後,強調孩子自主閲讀
“媽媽,給我講個故事吧。”
“你不是認識很多字了嗎?你完全可以自己讀啊。”
當 孩子識得一些字後,你是否經常讓孩子自主閲讀?可你是否還記得以前上學的時候,第一次讀到從未學過的文言文時的感受?那也是每個字都認識,但整篇文章在説 什麼,有時你卻並不一定懂?所以,對孩子來説也一樣,認識書本上字和理解字所表達的意義並不是一個概念。雖然就算不認識字,沒有人給他們朗讀時,他們也會 通過繪本中的圖畫,大概感知故事的內容,但是閲讀的樂趣和對故事的理解肯定會大大打折。
修正:即便孩子識字了,也請留出時間和孩子共讀
讀懂一本書不僅需要一定的識字量,還需要一定的生活積累。所以,我們建議,即便孩子識字了,也請留出一定的時間和孩子共讀,因為在這過程中,孩子可以隨時向你提問他還未明白的地方,這樣也更助於他閲讀力的提升。
當然,對於即將上小學和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已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和識字量,可以有一些自主閲讀,但仍建議父母撥出一定的時間和孩子共讀,幫助孩子逐漸過渡到完全的自主閲讀。
5用故事音頻代替共讀
“媽媽,給我講個故事吧。”
“不是給你買了故事音頻嗎?放給你聽哦。”
“可是,媽媽,我覺得你講得比較好聽。”
“怎麼會呢,音頻裏的阿姨講得多動聽啊,媽媽還有別的事要做呢。”
現 在世面上可供挑選的故事音頻,種類繁多。有些家長怕自己普通話不標準或是感覺沒有時間給孩子讀故事,就買來很多故事音頻代替每日的共讀。但是卻會發現,孩 子常常對音頻裏的故事不感興趣,仍自顧自玩耍;而當換成自己給孩子讀故事時,儘管不如音頻裏那樣字正腔圓,孩子卻依然聽得津津有味。
修正:再忙也請不要拒絕孩子共讀的請求
對 於孩子來説,父母的聲音就是世上最有温度最動聽的。所以,即便再忙,也請不要拒絕孩子的共讀需求。睡前抽十幾二十分鐘,和孩子一起讀一本書吧。因為對於孩 子來説,和父母共讀,不僅在於讀書本身,還在於和父母依偎在一起共享的温暖、踏實和安全感,這些都是任何一種音頻都無法替代的。(搜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