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發現:它們是首屈一指的“吸毒王”,夏天濕氣重再也不用怕,醫院再也不去!!
醋泡姜,不僅祛濕,還有助於健脾胃。
夏季人們容易貪涼,導致陰虛虧損,吃生薑可以有效的驅除體內多餘寒氣。生薑宜早晨食用,以助陽氣升散,而晚上陽氣收藏,則不宜吃生薑,故民間有“早姜賽人蔘,晚姜如砒霜”的説法。

食慾不振,虛胖,肚子大?臉部光亮長痘?赤小豆薏米具有極佳的吸毒作用,用它泡水喝,濕氣排得乾乾淨淨。

這個祛濕茶的配方略有不同,有赤小豆、芡實、薏米、蒲公英、大棗、玫瑰花,祛濕排毒的同時,還能活血養顏,調理氣色。

解暑祛濕,蒲公英薏苡仁茶
中醫認為,蒲公英有清熱解毒利尿的功效,可瀉火除濕,可以改善濕熱所導致的噁心、舌苔發黃等問題,對濕熱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錯的效果。
淡竹葉始載於《本草綱目》。淡竹葉的利尿作用較好,以滲濕泄熱見長。能清心、利尿、祛煩躁,解渴消暑,解毒利尿,對於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口腔炎等有良好的療效。
紅豆薏米祛濕經典,加上芡實能健脾祛濕、固腎止瀉,槐米泄肺逆,瀉心火,清肝火,堅腎水。綠茶不發酵,祛濕效果更佳!馬齒莧清熱解毒,利水去濕,散血消腫之效。健脾祛濕效果更佳!
取蒲公英根0.7g、赤小豆1.7g、薏仁0.7g、淡竹葉0.2g、馬齒莧0.1g、槐米0.1g、芡實0.3g、綠茶0.2g,全部碾碎,做成蒲公英薏苡仁茶包即可。
祛濕穴位
濕熱體質的人,需要化痰祛濕。具有化痰祛濕作用的穴位中,最常用的是曲池、肺俞、八髎、中脘、足三里、陰陵泉。中醫治療濕熱體質,這幾個穴位健脾除濕。
肺俞穴:濕熱體質偏於濕熱內藴,表現為痤瘡、口臭的可以選用肺俞穴。位於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寬處。取穴時一般採用正坐或俯卧姿勢,對清肺經的濕熱療效顯著。
操作時,用食、中二指端在穴上按揉,約揉15-30次,用兩手大拇指腹自肺俞穴沿肩胛骨後緣向下分推,約分推30-50次。取穴時一般採用正坐或俯卧姿勢。
八髎穴:八髎穴有清熱利濕的作用,可每天按摩2次,每次15分鐘,對於濕熱體質偏於濕熱下注的人比較適合。
中脘、足三里、陰陵泉:可以和胃健脾,促進脾胃運化水濕,陰陵泉是脾經的合穴,也可以健脾除濕。這三個穴位也都比較適合濕熱體質的人進行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