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品牌在國內汽車消費市場中是一家相當有影響力的品牌之一,尤其SUV車型更是贏得很多消費者的青睞,CR-V就是其中之一,因此日常直播聊到選車時,詢問CR-V的車友比較多,基於對本田2018年受到機油增多困擾事件的瞭解和產生的顧慮,筆者也傾向於建議優選混動版本,但同時會提示車友:無論混動版本還是燃油版本,都有可能存在機油增多的風險。
尤其是高寒地區的消費者,筆者給出的建議是最好迴避本田和豐田旗下部分車型,因為據筆者瞭解,機油增多、乳化一直困擾着部分消費者,而且作為主機廠來説,機油增多是一道相當棘手的難題,短時間難以攻克,徹底根治。
另外,身處南方地區的車友也不要存在僥倖心理,因為2018年初大面積爆發機油增多案例時,南方的朋友也沒能倖免於難,只是概率多少,情況嚴重與否的差別而已,所以,如果車友們打算選擇本田旗下車型,還要了解“機油增多”事件,評估自己能不能接受該風險,然後再做定奪。
為了回應車友關切,筆者檢索了相關案例,截止筆者截圖時止,統計到的2021年關於機油增多案例共計38個,細目如上面兩張圖所示。
其中紅框中包括2021款CR-V和2020款皓影,也就是説目前在售的車型中,也存在機油增多風險。
筆者摘選了部分參考價值相對較高的案例,僅供各位車友參考。
上圖案例中的具體車型為2019款混動版本CR-V,文內描述去年12月發現機油增多和乳化,4S店換了一次機油,之後該問題仍然存在,75次(編者注:疑似消費者筆誤)向廠家投訴,得到了“延保12年”的回應和解決方案,但這個解決方案附帶了一個條件,就是車主“必須在購車的4S店保養,且是有償保養”。
上圖案例中也提到了在購車時,車主詢問了4S機油增多問題,得到的答覆是召回後已全面解決,並稱“混動從設計原理上就不會存在機油增多和乳化問題”。
看來回答這位消費者提問的工作人員並沒有瞭解友商豐田和雷克薩斯遭遇的機油增多事件,要知道豐田和雷克薩斯遭遇機油增多困擾的車型多為混動車型,如果稍微瞭解一點,可能他也不敢如此信口開河。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上圖案例中消費者敍述為真實的話,4S店承諾“召回之後已全面解決”,然而車輛卻仍然出現問題,這是否構成消費欺詐呢?
不過這位車友可能也太天真了點,給各位車友一個建議,如果打算購買本田旗下車型,詢問機油增多問題是得到了“召回後已全面解決”的答覆時,問問相關工作人員能否以書面的形式寫進購車合同的補充協議中,雙方可以就該問題制定退換車協議,一下子您就知道這事兒到底是不是徹底解決了,各位説對不對呢?
上圖案例中的車型為2021款混動CR-V,描述較為簡單,僅供各位車友做個參考,也就是説在售車型同樣存在機油增多風險哦。
如上圖所示,2021款燃油版CR-V同樣存在機油液位超限情況,周知。
廣汽本田旗下的皓影作為CR-V的姊妹車型,同樣受到了機油增多困擾,我們來看看相關的案例。
上圖中的案例應該是來自一位呼和浩特車友,具體車型為2020款燃油版皓影,據車主描述,車輛行駛3000公里時發現機油增多現象,4S店售後以“廠家也沒給出解決方案”為由,告知車主沒事兒,放心開吧,跑高速會燃燒一部分。
這位車友還是相當實在,於是又行駛了1000公里,發現還是機油多,4S店售後給出了“先這樣開着,過兩天給回覆”的答覆。
過了兩天,這位車主得到了“燃燒不充分、機油上下浮動正常、機油有問題機油燈會報警”的回覆。並且寶馬也在這次回覆中無辜躺槍,無機油尺就沒法看機油液位,看來本田也是時候考慮考慮取消機油尺了,既降低了成本,又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上圖是一例2020款燃油版皓影,新車1個月就發現機油增多乳化情況,4S店稱無法解決,機油乳化和增多均系正常現象。
這位車主同樣提到了買車時,4S店宣傳該車無機油乳化增多現象,看來以後車友打算購買本田旗下部分車型,還真是有必要讓讓4S店落筆寫點什麼保證了。
另外檢索皓影關於機油增多的相關案例,2020款混動版本也有2例投訴。
綜合點評:
機油增多是一種結果,其另一種叫法為“燃油稀釋現象”,也就是燃油混入了機油,導致機油液位上漲。
機油乳化則是油水混合產生,不管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或者是燃燒後產生的水分,只要進入到曲軸箱後,就有可能與機油混合產生乳化現象。
機油增多會降低油液的潤滑效果,加大發動機相關摩擦副磨損,在2018年春季大面積機油增多案例爆發時,筆者也接到了安徽車友反饋的發動機損壞的案例,所以,機油增多對車輛使用壽命確實有一定危害。
所以,高寒地區的車友選車,筆者還是建議迴避豐田和本田部分車型,避免入手後遭遇增多困擾哦。
注:文內配圖源於網絡,侵聯刪。即興成文未及審校,若有錯誤疏漏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