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王仕蘭老人。王秀芳 攝
走進長順縣所把村村委會,遠遠看見一位老人正坐在扶貧微工廠的門口忙碌着。走近細看,只見老人兩手各拿一個零件,藉着太陽光,她快速將其穿在一起,並整齊擺放在布條上,待達到一定數量後,再仔細捆紮起來。
“一捆96支,收購價6角錢,我每月最少能掙600元。”老人説,自己名叫王仕蘭,今年已經76歲,之所以選擇繼續做工,是想靠自己的雙手為並不富裕的家庭出一份力。
2019年,王仕蘭老人的兒子突發腦溢血,鉅額醫藥費讓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要強的她總想做點什麼,但苦於沒有出路。
改變,來自於雲巖區對長寨街道的對口幫扶。2019年6月,在長寨街道辦事處的指導下,所把村運用雲巖區12.5萬元幫扶資金,採取“先建後補”扶貧模式,購進工業縫紉機設備50台,並通過村集體合作社與黔南海楓科技有限公司簽訂雨傘零配件組裝代加工項目。
所把村脱貧攻堅隊隊員賴詩江介紹,該項目採取“村委會 企業 貧困户”運作模式,由村委會委託企業進行經營管理,企業與7户貧困户簽訂為期三年的扶持協議,並按照項目投入資金的5%、6%、7%逐年給貧困户分紅。另外,為確保羣眾收入穩定,原材料和技術均由公司提供,待零部件所有工序完成後,再由公司統一收購。
“與別的扶貧車間不同,所把村的工廠都建在百姓家裏,我們稱之為‘家庭工廠’。”賴詩江坦言,留守在村裏的大多是老人和婦女,為方便隨時做工,村委會特按照就近原則,將50台縫紉機設備分成數組,建成一個個“家庭工廠”。“這樣一來,不僅節約了村民在路上的時間,也給他們提供了一個相互競爭的平台,更有助於提高其工作積極性。”
掛線、串螺絲、加固……一個完整的雨傘骨架有多道製作工序,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目前,所把村雨傘加工項目已帶動70餘名羣眾就近就業,王仕蘭老人就是其中之一。
“錢雖然不多,但有總比沒有好。”王仕蘭説,自己與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從沒想過能在家門口掙錢。
王仕蘭老人做好的半成品。王秀芳 攝
與王仕蘭不同,今年39歲的楊秋滿是一名留守婦女。儘管家裏種着幾畝地,但種地的收入畢竟有限,且農閒時節又無事可做,她只能乾着急。
2019年8月,楊秋滿選擇到村裏的雨傘加工廠做工。現在,她已熟練掌握各種加工工序,每月收入可達3000元左右。“農忙時節種地,閒暇之餘做工,啥都不耽誤。”楊秋滿笑着説,自己還要更努力,爭取早日過上好日子。
“從最初的3户發展到目前的38户來看,‘家庭工廠’給鄉親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在賴詩江看來,將扶貧車間建在家門口,可有效引導農村剩餘勞動力實現本地就業,進而激發羣眾參與脱貧的內生動力,不斷鞏固脱貧成果。
如今,所把村很多村民都擁有了雙重身份——農忙時節,他們是操持田土的農民;閒暇之餘,他們便成為加工雨傘骨架的工人。“村民們正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創造着更加美好的生活。”賴詩江説。